早期修建長城采用就地取材的方法,即夯磚壘墻。這與修建民居所用納方法壹樣其具體方法是:將兩排木板豎起成為墻的兩邊,接著分層將泥土倒入密封的木板之內,然後將其夯實。木板平均有4米長,可裝80立方米泥土。這樣可以生產出8~10厘米厚的磚層,不過後來也發現有3~20厘米厚的磚層。有時,也把薄薄納蘆葦層夾在泥土層中,以此加速磚的幹燥過程。在戈壁沙漠及草原地區,城墻的建造取材於當地的植物。人們將15厘米厚的紅棕葉或蘆葦與不太厚的卵石和泥土層進行混壓,這樣就制成了壹種具有當地特色的磚墻。在塔裏木盆地,城墻則是用大捆的灌木從,白楊樹幹與夯實的土坯混合建成的。
所有城墻***同的重要特點,就是每層都要用力夯實,然後再夯上另壹層。這種建築的耐久性,可從保存下來的幾節城墻中得知。這幾節城墻建於公元前656年。在中匡北方,公元前300年的秦城墻仍有3米高。城墻底部有4.2米寬,城墻上部有2.5米寬,是用黃泥與少量碎石夯實而成的。在甘肅,保存有4米高的漢城墻,其中包括位於王門關的壹座最大的要塞。城墻的墻磚在拐角處犬牙交錯,方形的城門上窄下寬,這樣可以防止城墻坍塌。在這個地區,還保存有100多座烽火臺。它們或用夯實的土坯建成,或用曬制的磚坯修建。在這幾節城墻上,每隔1600~2500米,就有壹座下寬上窄的烽火臺,臺的底部面積為17平方米,臺高25米。烽火臺的墻上。還有明顯的腳手架的痕跡。長城大部分修建於明代,那時出現了壹些新的修建方法。長城的西段,仍按傳統方法修建。但為了保護首都北京不受蒙古人和滿族人的侵犯,它的東段都用石頭和磚頭砌成,其地基是夯實的土或碎石。其他如山海關這樣依山臨海的要塞,修建得很像壹座小小的城堡。這兒有備戰用的掩體和隱蔽處,可開閉的吊橋,訓練兵勇用的操練場,戰備倉庫。外面還有草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