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是山海關以東的東北三省。闖關東:關,指山海關。具體指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因東三省位於山海關以東,故得名。
舊中國,山東人口稠密,災害頻發。關東則地廣人稀,沃野千裏,史書說:“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礦,曰鹽(釋義:三種自然資源豐富且便於開采使用:荒蕪的土地、礦產、鹽。)”。
歷史上兩地有緊密地緣人緣聯系。公元1855年,壹場罕見的水災襲擊了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區。大水沖垮了大運河,漕運不得不改道海上。依靠漕運生存的人們不得不面臨嚴重的生計困難,加上晚清時期的各種苛捐雜稅,進入土地相對遼闊,人煙相對稀少的關外地區,成了當時破產農民的壹個自我救贖的主要途徑。
從清初到民國年間,內地闖關東的人數達到了3000萬人次,多數是因自然災害和戰亂而迫於生計的人們。
擴展資料:
“闖關東”不是在壹個時間段內大舉“破門而入”的,而是千數百年以來探尋—冒險—跋涉—起伏的過程;開始是零落漸進的,隨著主客觀各方面條件的成熟,便出現了相對意義的“關東熱”。
按照某些文字記載與影視傳說,好像關內人闖關東最早是自清末和民國才開始的。其實不然。準確地講,如果說大批地、拖家帶口地遷徙關東尚可如此說;但自膠東半島渡海赴遼東者至少可以追溯到東漢以降。
在這方面,有據可查的壹位名人就是後來做了東吳大將的東漢末年的太史慈。此人乃東萊黃縣人(與筆者是真正的同縣老鄉),早年渡海北上遼東,“求職”均不順遂。當時遼東那邊除了有少數民族占山為王,東漢政權也早已滲進。太史慈作為當時真正的“北漂”,在那邊始終未定下來。
加之此人事母至孝,不久又乘船回鄉。但其母深明大義,力主真正的男兒家應四海為家,闖出壹番事業,於是太史慈又轉向南下,以其勇武過人,得遇“小霸王”孫策,歸之於吳,中年逝世後葬於鎮江北固山南坡,與魯肅墓相距不遠。
真正大規模的自南而北的海峽渡有記載的還是在1400年後的明末時期。當時的登州參將孔有德和耿仲明叛變明朝,先是攻打劫掠登州數縣,然後率領本部軍兵加上裹脅的鄉民以及擁入叛軍者號稱萬人,至少也有七八千人之數,於崇禎六年乘船浮海北抵遼東,向後金投降,孔、仲二人雙雙被“封王”。
這壹明末的重大事件,不僅說明王朝內憂外患之危重,也說明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渡船往來已非難事,而且可以動員大規模的渡海行動。
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民族企業家自力開埠的龍口港,在“闖關東”大潮中是壹個分水嶺。因為從此龍口先後與營口、大連等港有了定期的班輪,膠東半島北部和西部的民眾大都在此乘船去東北,“闖關東”漸形常態化。
百度百科——闖關東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人口大遷移)
人民網——文史>>生活史>>“闖關東”非自近代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