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尤其在中國),閏月特指農歷每二至三年增加的壹個月。為了協調回歸年與農歷年的矛盾,防止農歷年月與回歸年即四季脫節,每2~3年置1閏。古代曾采用十九年置七閏的閏周,到唐代的《麟德歷》時廢除了固定閏周,采用無節令月置閏,因此是該閏時置閏。
農歷是中國的傳統歷法,所采取的傳統農歷是壹種以陰歷為基礎,同時又融合陽歷成分而形成的歷法,即為陰陽合歷。陽歷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壹圈為壹回歸年而制定的。陰歷則以月亮的陰晴圓缺變化而制定,根據月相確定日期和月份。壹個陰歷朔望月平均為29.5306天,12個朔望月為354天或355天,與陽歷回歸年(約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計的時間差距會超過壹個月。因加入了陽歷成分,故農歷是兼顧太陽、月亮與地球關系的壹種歷法,屬陰陽合歷。由於純陰歷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歷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不能反映季節。與陽歷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陰歷年相比陽歷年在天數上有時會相差壹個月;為了協調陰歷年與陽歷年之間的天數,於是農歷便通過“置閏法”進行調整使兩者年總天數相適應。
現行農歷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即每隔兩年到三年,就必須增加壹個與上壹個月相同的農歷月份,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置閏法的規則是依據與陽歷回歸年相關的二十四節氣來定的。壹個回歸年分為二十四節氣,如果二十四節氣從立春排到大寒,那麽單數個就叫做節氣,雙數個叫中氣。農歷用十二個中氣分別表征壹年的十二個月,中氣與中氣之間的平均相隔相較壹個陰歷朔望月會多出近壹天。長此以往,總會出現中氣在月末的現象,那麽接下去的壹個月必然會沒有中氣而只剩節氣了(也就是下壹個中氣位於之後第二個農歷月的月初)。於是這個沒有中氣的農歷月份就被稱作上壹個月的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