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極起式
2、金剛搗椎
3、懶紮衣
4、六封四閉
5、單鞭
6、金剛搗椎
7、白鶴亮翅
8、斜形
9、摟膝
10、拗步
11、斜形
12、摟膝
13、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剛搗椎
16、撇身錘
17、青龍出水
18、雙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鶴亮翅
22、斜形
23、閃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閉
26、單鞭
27、雲手
28、高捋馬
29、右擦腳
30、左擦腳
31、左蹬壹跟
32、前趟拗步
33、擊地錘
34、踢二起
35、護心拳
36、旋風腳
37、右蹬壹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拿
40、抱頭推山
41、六封四閉
42、單鞭
43、前招
44、後招
45、野馬分鬃
46、六封四閉
47、單鞭
48、玉女穿梭
49、懶紮衣
50、六封四閉
51、單鞭
52、雲手
53、擺腳跌岔
54、金雞獨立
55、倒卷肱
56、白鶴亮翅
57、斜形
58、閃背通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閉
61、單鞭
62、雲手
63、高捋馬
64、十字腳步
65、指鐺捶
66、猿猴獻身
67、單鞭
68、雀地龍
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轉身雙擺蓮
72、當頭炮
73、金剛搗椎
74、收式
擴展資料:
陳式太極拳又分老架和新架兩種,老架是清初陳王廷所創,原有5個套路,又名十三勢,另有長拳壹百單八勢1套,炮捶1套。從陳王廷起,經過300多年的傳習,積累了不少經驗,對原有拳套不斷加工提煉,終於形成了近代所流傳的陳式太極拳第1路和第2路拳套。這兩套拳動作都是經過精心編排的,其速度和強度不同,身法、運動量和難度也不盡相同,但都符合循序漸進和剛柔相濟的原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