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出身於沒落的士族地主家庭,他的壹生經歷了各種坎坷磨難。他兩歲的時候,父親病逝;12歲的時候,母親病逝;20歲的時候,家裏壹貧如洗。正是這樣的苦難、貧窮,成了他入世的最根本原因。
陶淵明從20歲開始了自己的遊宦生涯,之後的20年裏,他曾五次任官,五次辭官隱退。如此反反復復,直到四十多歲的時候,看透和厭倦官場的他,決定從此不在出仕,毅然選擇了辭官,回歸田園生活。
他的壹生,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詩歌著作,他的田園精神更是影響著無數後人。
壹、陶淵明隱世思想的產生
1.家庭環境熏陶
陶淵明出生時,家裏條件並不好,但在他父親之前,他的祖輩們都混得不錯,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當年是江東響當當的大人物。陶侃雖有錢有勢,但不胡作非為,他的壹生務實重幹,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陶侃曾曰:“民生在勤……當惜分陰,豈可遊逸?”而陶淵明不慕權貴、追求自然的思想正是源於祖輩們的熏陶感染。
2.時代社會環境影響
陶淵明生於東晉時期,其所處的時代,戰亂頻繁、社會矛盾尖銳、政權分裂,宦官當道。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出身寒門的才子幾乎沒有出頭之日。官場的黑暗腐敗,讓陶淵明倍感失望,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他,最終選擇了辭官、歸隱。
二、陶淵明的隱居心態
1. 歸隱山居,回歸自然的快樂
陶淵明在《歸園田居》(其壹)寫道:“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這首詩詞是詩人在辭官歸隱後所作。追溯歷程為東晉安帝義熙元年,詩人到江西當縣令,剛上任還未到三個月,詩人便以“不為五鬥米折腰”為由而辭去官位,自此與田園相伴終老。
“性本愛丘山”這是陶淵明的人生情懷,厭倦了官場的爭名奪利,爾虞我詐,陶淵明也像很多文人雅士壹樣,選擇了回歸自然。帶著對現實的無奈和感慨回到了鄉下,陶淵明的心中多了壹份喜悅、向往與自由。
詩詞中,詩人用簡短形象的字詞為我們描繪、構建了壹幅美麗的田園風景畫。淳樸、自然、寧和的農村,美麗、和諧的自然景象,讓人不禁感慨、追悔、慶幸。當年誤入“塵網”那麽多年,現如今終於“復得返自然”,別提有多開心。八九間草房茅舍,十余畝地,這是農人的傲人資本。扛起鋤頭開荒種地,在房前屋後栽果樹,看著村莊飄揚的人間炊煙,聽聞村子巷口傳來的狗吠聲、雞叫聲,人生再無冗繁瑣事煩惱。在如此歲月靜好的地方,守著壹方凈土,自由、快樂也!
2.辛勤勞作的樂趣和滿足感
在古代,農民地位不高,尤其是魏晉以來,更有“恥涉農商”的說法。陶淵明是壹位不以農為恥的詩人,相反,他經常踏入田間,積極參加各種勞作活動,他認為勞動是壹件快樂的事情。可以說,他的思想遠遠超越壹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識。
在《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中,作者表達了自己第壹次下田間勞作的新鮮感和喜悅感。當然,田間勞作不單只是有樂趣,還有苦累,但總的來說,詩人認為,勞動是美的。
在《桃花源詩並記》中,陶淵明非常形象地表達了勞動給人帶來的歡樂感,桃花源中的人們,不以勞作為苦,因為人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他們善於在勞作中尋找快樂,即壹種“怡然自樂”的心態。詩人著墨於描寫勞動人們的怡然自得,實際也是在表達自己對勞作的熱愛。
3. 生活的窘迫,孤獨與焦慮相伴
說到陶淵明,人們給他的定義更多的是“自然、淡和、恬靜”。陶淵明的詩詞作品中,有很大壹部分是描寫田園風光和自然的,然而,認真品讀這些詩詞,妳會發現,詩人其實不僅僅是在表達自己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喜愛,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生活、對人生的焦慮思考。
在詩人眼中,農村是美好的,田園生活也是美好的,所以他總能自娛自樂,以此讓自己能夠獲得壹種內心的安定感。但是,當生活陷入窘迫時,各種問題就會接踵而來,這時詩人心中回歸田園生活的喜悅感漸漸消失,內心開始變得焦慮和不安。
陶淵明在《歸園田居》(其四)中寫道:“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詩人用“炎火”、“螟蜮”等詞,為我們展現了農村因戰亂禍害而造成的荒蕪、蕭條、破敗場面。白天沒有食物吃,寒夜沒有被子蓋,這是何等淒慘的境地?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誰還能夠壹如既往保持那顆平淡、恬靜的心?
所以,對陶淵明來說,歸隱田園,既是壹種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壹種艱辛的體驗。若要問其中的酸與甜,恐怕只有詩人自己最為清楚。
陶淵明的田園詩,為我們展現了壹種曠世的自然美,壹種真正意義上的人與自然關系。
在自然中體驗生活,感悟生命,陶淵明的田園詩,實質就是壹種與自然、人生達成***鳴意識的獨白、吶喊。透過他的詩,我們看到了壹個不慕榮華富貴,不貪戀錢財權利的詩人形象,他用豁達、超然的心境活出了別樣的人生。
參考文獻
[1]楊宇璇.從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