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陶瓷龍紋的各朝代演變

陶瓷龍紋的各朝代演變

龍紋是陶瓷器裝飾的傳統紋樣之壹,最早出現在中原地區龍山文化陶寺類型器物上,彩繪蟠龍紋陶盆是最富有特征的器物。此時龍紋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標誌,與氏族圖騰崇拜有關。

在二裏頭文化早期(夏文化)陶器上,有淺刻的龍紋。

商代前期與中期灰陶器及白陶器上,流行夔紋。夔為壹腳的龍,習稱夔龍紋。

西周印紋硬陶上,尚有夔龍紋。戰國及漢代彩繪陶上出現龍鳳紋和蟠虺亦是龍的壹種。

南朝晚期至唐代,龍多作堆貼、捏塑在器物上。而作為壹種紋飾或圖案在瓷器上出現大抵是在五代時期。

唐宋以來,龍紋在瓷器上朝藝術化方向發展。

到了元代,龍紋的藝術水平達到了壹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至明清,龍紋在瓷器上達到了全盛期。

可以看出,龍紋有壹個從簡樸到繁麗,從宗教化向藝術化,從隨意性向規範化發展並蔚為多元的發展過程。

具體來講,宋代以前陶瓷上的龍紋尚無規範,多作獸狀,軀體粗壯、獸形腿、三趾鷹爪,龍首有角無須。宋代龍紋形體已有定式,直至元、明、清代,均身作蛇形,身至尾漸細,四肢有羽毛,趾有三、四、五不等,龍首有角、發、須。

宋元以前以三、四趾龍紋居多,明清時期官窯瓷器上所繪皆五趾龍紋。

龍紋的體態,宋、元、明、清也有不同的文化:宋代龍紋頭小腳大身軀壯,發後沖,有須,三趾,有威武感;元代龍紋頭小,頸細,肢瘦而有力,龍首無發或疏發,須發前後沖,舌長,身繪魚鱗片或斜格紋;

明代永樂以後,龍體變粗,張嘴伸舌,上顎高突,五趾為鷹爪,俗稱風車爪;成化至正德時期,龍紋多閉嘴,方首,毛發上豎,龍睛圓睜平視;嘉靖至萬歷時期,龍身又趨細長,毛發增多,龍首上顎伸出,面端鼻尖繪成如意狀,似豬嘴,俗稱豬嘴龍;崇禎時期始見正面龍,俗稱老頭龍。

清初龍紋尚存明代遺風。至康熙時期,龍嘴變短,眼睛變小,身軀變肥,頭發像獅子,龍須細長而卷曲,神態兇猛。雍正時期仿明代龍紋,但頭部特征同清代;乾隆時期龍身粗,毛發多,嘴部特征仿明代,整體有蒼老感;嘉慶、道光以後,龍的身軀更為臃腫,龍紋的繪制呆滯,線條簡化,龍的下噪聲低垂,毫無威嚴之感。

龍紋形態也富於變化:元代始有翼龍,明清時期還流行蟠龍、行龍、立龍、側面龍、正面龍、披發龍、海水龍、戲珠龍、雲龍等形神各異的龍紋,陶瓷飾品將龍紋發揮到了極至。

  • 上一篇:阿炳為我國的民樂發展作出了哪些貢獻
  • 下一篇:青春之歌故事梗概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