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休閑娛樂活動,受到許多人的喜歡,相信大家對於釣魚常識已經有了壹定的了解,可是大家知道下雨天的時候應該如何釣魚嗎?跟著我壹起來看看吧。
雨水後釣魚技巧 1下雨天釣魚技巧
大家都知道,如果壹個地方,經常下雨的話,河流中的營養物質就會流失,導致水質越來越差,水中雜質多,氧氣少,魚兒食欲也差。壹旦下雨,水量增多,水中溶氧量和食物增加,改善了水質,魚兒食欲旺盛,是釣魚的好時機。
所以說,如果我們想要在下雨天釣魚的話,也是可以的,壹年四季只有冬雨是不可以的,其他季節都可以,釣法是有區別的(冬雨太冷,不宜下竿)。春雨有大雨小雨之分,大魚落在水面,響聲較大,魚會停止進食,不好釣魚。而春雨綿綿的毛毛細雨之中是比較好釣魚的,溫度在20度左右的小雨中,可以用子竿釣邊,用長竿釣灘,可以打窩釣,也可以寡餌釣。應選擇酒米、豆粉之類做窩餌,用紅蚯蚓做釣餌。
壹般情況下,春雨中釣魚不要急於打窩,而應先用釣餌試釣,確認釣點位有魚之後,再行打窩。打窩首先要打小窩,邊釣邊加我,也就是邊釣邊誘,實現長誘久釣,這是春雨中常用的釣魚技巧。每年初夏梅雨季節。
經常在間歇性的小雨和中雨中,穿上雨衣,騎自行車到太湖邊上的小河溝垂釣。幾天斷斷續續的梅雨,使陸上水不斷流入通太湖的小河溝,使水位升高。小河的水緩緩流向太湖,水中溶氧多,從陸地上帶入水中的食物也豐富,魚兒紛紛遊來覓食,最多的是鯽魚和鯉魚,也常可釣到鯿魚、草魚、鱖魚、黑魚、鯰魚、黃顙等。
夏雨中釣魚,下小雨時可以釣遠釣浮。天熱見雨,雨如甘露,魚會離底上浮補充氧氣和尋找食物,用懸浮釣釣草魚、鰱魚等上層魚,容易得手。夏天小魚之後,沒有北風時切忌不要在深水中死守,只要看見水面有草魚之類上層魚打花,便不必猶豫,改釣懸浮才是上策。至於夏天在大雨中釣魚,就可以打海竿釣魚,鉤、串鉤、方板鉤都可以用,壹般不要釣手竿。夏天大雨和中雨之後,也不要忘記改釣上層魚,雨後上浮,是魚的生活習性。
在秋風中秋雨中釣魚,最好玩釣串鉤,用紅蟲蚯蚓和活蛆作釣餌,釣潭、釣灣、釣深水。將釣竿抓在手上玩串鉤釣魚,比插竿釣法更好玩,秋雨咬鉤力度較輕,應充分利用手竿靈敏度上魚。
按雨量強度大小,分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下雨的過程可呈間歇性、連續性、陣性三種。這裏所說的雨天,指的是小雨或中雨,間間歇性、陣性雨的天氣。大雨、暴雨、雷雨,或雨連續下了幾天,皆不宜垂釣。
在雨中釣,釣位要選好,傾斜的泥坡處不可站,容易滑倒。兩水間的釣位要站在高處,不可站在臨水的斜坡上,跌入水中損失巨大。在下小雨和中雨時,在海濱、水庫、池塘活水處釣效果也很好。有雨就有風,風力最好是2~3級,4級以上的水面波浪比較大,持竿困難,風會掀起雨衣,淋濕衣服,最好不要垂釣。
下雨天釣魚的好處
春雨有利釣魚。春雨多為小雨,這個季節下雨並不會形成低氣壓,雨點落入水面,反而使水體溶氧量增加,魚兒倍感舒適,十分活躍,滿塘遊吃,快活無比。不過此時鯽魚鯉魚都離底上浮覓食,應改釣底為釣底浮方為適宜。選擇蒙蒙細雨或間隔小雨天出釣,魚兒頻頻咬鉤,收獲準能令人喜。當然,這指的是江南水鄉,北方大多數地區,初春、仲春時節氣溫仍然很低,下雨會使水溫變得更涼,魚兒只好呆在深水區,岸邊幾乎見不到魚。即使在南方,若早春時節降雨,由於氣溫水溫偏低,也會在壹定程度上給釣魚帶來不利。
雨和風同樣都是影響魚類活動的重要因素,與垂釣的進行和垂釣的結果有著密切的關系。常識告訴我們,下雨對釣魚有利也有弊,究竟是利還是弊,取決於雨勢和節氣。
雨勢有小雨、中雨、雷陣雨、大雨、暴雨之分-般來講,下雨使體溶氧量增加,魚兒食欲轉旺,有利於釣魚。尤其是蒙蒙細雨落到水面,激起層層漣滿,溶氧充足,水溫適宜,魚兒無驚擾之憂,四處遊動,攝食積極,最容易釣到魚。但初春和深秋時節,雨後氣溫過低,對釣魚並不有利。
雷陣雨、大雨、暴雨則不同,魚兒會惶恐不安,無心覓食,紛紛潛伏水底。加之大量雨水的流入,使原來水體的溫度乃至酸堿度發生改變,魚兒壹時間難以適應,不咬鉤也是在情理之中。更何況,大雨暴雨之中揮竿垂釣會讓人特受罪,遇此天氣,大多數釣友都采取回避。壹年四季,不同季節的雨天氣溫、雨勢多有差異,對釣魚的影響也不可同日而語。
夏釣“普通雨”。夏季的雨除掉雷陣雨、大雨、暴雨,便是普通雨,也就是說,普通雨系指中、小雨。夏天的中、小雨天氣照樣好釣魚,這種天氣涼爽宜人,水中溶氧得以補充,魚兒有了食欲。
同時,雨聲還可掩蓋外界的幹擾,魚兒不必顧慮。在這樣優越的天氣環境下,魚兒自然非常歡喜,覓食很積極。這時應在近岸選窩點,遠水處反倒不易釣到魚,原因是魚兒有雨天溜邊的習慣——等待吞食岸上沖下來的餌物充饑。釣諺雲“雨天魚靠邊,不必用長線”就是這個道理。
雷陣雨前和大暴雨中均不利釣魚。因為雷陣雨來臨時,天氣濕悶,氣壓驟降,水體缺氧,魚無食欲,大雨、暴雨雖然氧足食多,但泥沙齊下,水質渾濁,魚兒難以發現釣餌,上魚談何容易。須待放睛壹兩天等水自然澄清後再釣,正是好時機——魚兒因饑餓亟待進食,此時下釣,準獲豐收無疑。
由此可得出結論:春、秋兩季下雨,若氣溫適合魚類生活,下雨可增強食欲,對垂釣有利,反之則不利於釣魚。夏天氣溫高,水溫也高,壹般的中雨、小雨天氣,帶來涼爽和氧氣,魚兒活躍,來了胃口,故也有利於釣魚。春秋的大雨,夏季的雷陣雨和大雨、暴雨,雨前雨中均對垂釣不利,勉強揮竿,釣績必難如意。
世間的事物都不是絕對的,釣魚也是這個理。在大風大雨中偶爾也能碰上大魚——如果下雨的時間較長,水體被風雨激活,某些水體,較大的魚會瘋狂咬鉤,給垂釣者帶來驚喜。不過,這畢竟屬於個別現象,不能作為“大雨、暴雨中垂釣上大魚”的論據。
雨水後釣魚技巧 2壹、基本認識
因為釣流水,水的流速快,要盡量減少小白條等小雜魚的幹擾,使釣組能快速地落底,並使釣組有壹個寬敞的垂釣條件,故必須用長竿、長線、重墜、大漂。
二、釣組的配制原則
與平常釣靜水手竿競技釣組的區別不大,配齊竿線,不過用6.3~7.2米的長竿為好。主線比靜水釣稍粗壹點,腦線配制以所釣魚的拉力來定(不能太粗,以防掛底可起丟車保帥的作用)。浮漂用5~6號粗尾漂,釣鉤用伊勢尼2~3號鉤門寬壹點的為好,對釣組的靈敏度要求不高。
三、釣位
每壹條河的上源頭兩邊的回流區最佳。河渠主要是為農業生產和防洪抗旱服務的,有壹定的水位標準,超過標準就要排放,雨水充足的地方,河渠終年流水不斷。由於上源頭氧氣充足,流水又帶來各種豐富的餌料,加上魚的習性所定,遊到此水道後,既無法繼續上遊而去,又舍不得下行,就形成了壹個比較大的聚集區。由於河道水深,流水又急,電打、網捕不起作用,對魚的幹擾小。壹般的釣位距離“八字”形閘口急流區50米以外。由於“八字”形閘口流水面窄,而河渠水面兩邊比閘口寬了很多,就形成了兩邊的回流區和200米以內的相應慢流水區(超過200米距離魚相應密度就少了很多)。
四、定漂
在平水調漂的基礎上,去掉 2~3目的鉛皮,增加浮漂的上托力,把主線拋入所釣的水面。反復幾次試探水位的深度後,在水的流速不是很快時,把浮漂在主線上再調至鉤組落底後,浮漂呈斜臥狀2~3秒鐘開始直立並下沈最好。如果水的流速較快,把浮漂上調至釣組落底後,浮漂平臥在水面上,3~5 秒鐘開始直立為最好。
五、打窩
通過幾年流水釣的摸索,打底窩的效果比較明顯。最好是用顆粒狀的餌料,如碾碎的玉米等。不管用什麽樣的底窩,定要適當地加入壹些白面,調幹捏緊,以增加霧化效果和延長底窩的保存時間。根據水的流速投窩偏向上遊壹點,以使餌料落底後在釣位的正前方左右(因為每個釣場如有好的魚訊,定釣者如雲,只有正前方才是妳的真正釣位)。由於流水的沖刷,每隔壹小時投壹拳頭大的底餌,能長久保持好的上鉤率。
六、垂釣方法
雙鉤掛中號整條紅蚯蚓,把釣組拋向竿線能達到的上方水域。由於流水的作用,主線和釣組下沈的'過程中也在向下遊漂流,浮漂由平臥、斜臥開始垂直並隨之下沈。浮漂在完全沈入水中之前,釣組在凸凹不平的河底運動,使浮漂忽上忽下,動作很大,這都不是魚吃鉤的信息。這時的關鍵是用竿尖輕輕地把主線帶住,既不能緊,也不能太松,浮漂下沈,竿尖輕輕壹挑,把浮漂拉出水面,可減少掛底的機率。如有魚吃鉤,會有壹個輕微的顫動感傳到手上,此時迅速揚竽,必可中魚。如浮漂在水流運動中,不管斜臥和直立,只要漂尖輕輕的壹抖和突然下挫1~2 目,必是魚在吃鉤,也要迅速揚竿中魚。
流水把主線帶至下遊呈繃直狀時,須提竿重新再向上遊拋竿,形成壹個以窩點為主,上、下遊接近20米的可垂釣區域。
雨水後釣魚技巧 3壹、長竿短線七星漂朝天鉤釣法
這種釣法原流行於江淅壹帶水網地區,現在全國各地都很常見了。適合於1。5米以內水深,在水草、障礙物多的釣點是最佳的釣法。
“七星漂”泛指散子浮漂,未必壹定是七粒,根據需要可多可少,因為貼在水面,觀察起來不如立漂方便,但因為整套線組自重小,朝天鉤墜子又直接焊於鉤上,等於子線長度為零,靈敏度其實是最高的。魚餌在鉤上方,目標明顯,又不容易沒入淤泥和碎草中,有其明顯優勢。作為壹種變通,也有采用普通魚鉤、在鉤上方3、4厘米夾壹小鉛、調到浮力與重力平衡或重力略大的狀態,相比於朝天鉤有更好的入口性,但抗水草幹擾的能力就有所下降。
臺釣的優勢在於餌料的霧化散落、誘釣合壹,但粉餌是特別招小魚的,傳統釣法往往不采用粉餌,優勢反而在於抗小雜魚能力強。小魚較多的場合,應該用酒泡小米、玉米糝、大米和豆餅塊、紅薯塊等少含粉狀物的窩料,釣餌采用紅蟲、蚯蚓、小蝦、蛆、飯粒、加糖加香的白面團等,如用商品餌,則應加點粘粉,打揉得很軟粘,釣大魚還可以掛玉米粒、紅薯丁等。
釣餌無散落物,就沒有誘魚的餌料持續補進窩,所以傳統釣最重要的是及時補窩。看過很多人釣著釣著就斷口了,不知是不懂、還是懶於及時補窩,等魚散了、沒口了才想再打點窩料,等於是重新誘魚,耽誤了時機。補窩最好是用打窩器,不驚魚,如果沒準備,把小米摻在商品餌中搓大餌在鉤上抖落窩中也是壹法,只是會多引來些小雜魚。如果小魚鬧得輕,則可以采用蘸餌來增加誘魚,也起了到補窩作用,這時采用有所霧化散落的商品餌也是可以考慮的。
這壹傳統釣法也是可以視水情魚情加以改造的。
比如草窩比較稀松的地方、幹擾不大時,也可以借鑒臺釣雙鉤組合,增加中魚概率和誘魚效果。
朝天鉤也並非必須配七星漂的,改用短立漂則浮力更大,相應需要在魚線上加鉛配重,下降就更快,效率更高,在水比較深時更應如此,當然靈敏度會有所犧牲,但是值得,在草洞比較寬或水面無水草幹擾的場合采用短立漂也更便於觀察,作釣輕松很多。
七星漂的選用也有技巧,象青島沿海地區野外常遇風力較大的時候,要用大鉛大漂才便於把鉤餌遞到草洞,這時可以使用在漁具店能買到的大顆粒的成品泡沫散子浮漂,穿上十幾粒作為浮漂,還可以用下大上小的搭配運用來增加靈敏度,都是壹種靈活運用。鉛墜也可以分解為上下雙鉛以增加隱蔽性。方法很多,視情況而變化。有些地方還有采用十幾、二十米的超長竿,用包食釣,效果驚人,我的理解其實也是這壹釣法的延伸演變。
二、齊竿線甩大鞭釣法
齊竿線甩大鞭也是傳統釣法中的典型代表,最早流行於北方,因為北方多水庫、深塘,現在則同樣不分南北了,空曠無草無障礙的水面適用,因為釣得遠,往往有很好的效果。因為子線躺底有更好的隱蔽性,在對付狡猾的大魚方面常常更勝壹籌,在線組的穩定性、抗走水方面也更強。這時子線的長短、上下分鉛的運用也挺有技巧。
早先認為的傳統釣法不靈敏的觀念應該打破,以前是因為制漂技術、理念的落後,傳統立漂漂尾粗大,靈敏度低是事實,現在多采用臺釣用的細尾漂或在細尾基礎上加粗前幾目的浮漂,其實也有很好的靈敏度,競技比賽應對滑魚采用小跑鉛,不也是向這壹傳統釣法借鑒而來?所以各種釣法其實也在相互借鑒,走向融合。齊竿線甩大鞭就不能釣朝天鉤嗎?未必,只要有這種需要,同樣可以移植。釣餌的運用與前面所述是差不多的,多采用葷餌和粘餌,打窩和及時補窩同樣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小雜魚少則可以采用臺釣,用能霧化散落的商品餌作釣,就不必非得堅持傳統釣法了。
三、懸墜(臺釣)釣法
自臺灣釣法興起,並廣泛應用到休閑釣、野釣,帶給垂釣技法革命性的變化。這種革命性,除了調目與釣目相配合方面關於浮漂靈敏度的理論,個人認為其實最具革命性的是給餌料的運用帶來全新思想,改變了傳統用餌相對單壹的局面,極大豐富了魚餌所用的品種和方法。最初的臺灣釣法是搓餌,能霧化散落,誘釣結合,誘釣合壹,後來又進壹步發展出拉餌、刮餌,而搓餌也不再片面地講霧化、講散落,霧化、散落的快慢得根據水情魚情而來,軟硬、粘散、粗細等都得適應當時環境,也給釣魚人帶來更多可琢磨的問題。
拉餌在作釣速度、釣獲尾數方面明顯強於搓餌,緣於極好的入口性和快捷的上餌方法,主攻鯽魚是最常用的,但因為霧化散落性強,在野生水域往往受困於小雜魚的幹擾,所以常常會用到很大浮力的浮漂,子線還不能長,小雜魚特別多的水域甚至要采用滑鉛才行,而該拉小餌還是拉大餌、拉餌後需不需要再輕搓壹下這就是運用上的技巧和釣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搓大餌釣大魚,往往反而不需要用到大的浮漂,因為餌團大,下降過程中不容易被小魚打劫,子線長點問題也不大,除非小雜魚多得驚人。釣鯽魚有時也要用搓餌,頻率放慢還容易釣到個頭大的鯽魚,這時餌料是搓大還是搓小、應該軟壹點還是硬壹點,全憑釣者的判斷。搓餌的形狀其實也是壹種技巧,比如我常把餌團捏成三角形來釣鯽魚,這樣既保證餌團用量上排除小雜魚層層搶食,餌團到底後又比較小,便於鯽魚入口。
懸墜釣在野生水域常遇的問題是走水,走水既使線組不能穩定,又大大降低靈敏度,處理起來要仔細,要根據走水程度決定應對方法,調靈釣鈍、縮短子線、下鉤上方夾小鉛、短子線鉛墜輕觸底、滑鉛,分別能應對走水的弱與強,以此增強穩定性肯定是要的,但隨之靈敏度會下降,這時盡量保持些靈敏度是考慮問題的關鍵,要不就失去了臺灣釣法的意義,切不可粗糙地直接調個鉛墜觸底或打滑鉛就算完事,這時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
雨水後釣魚技巧 4壹、混養不分
之前去過的魚坑中有好幾個都是混養坑,包含鯽魚、鯉魚、草魚、鰱魚,甚至白條、川丁等,大小不壹且魚情、吃口非常復雜,筆者認為此乃坑主第壹計,不清楚此坑狀況的生手或休閑釣友,釣技認為還湊合的,壹天下來,可能也只釣獲十來尾壹兩重的小鯽魚就打道回府了,還不及野釣玩得爽,所以釣友您要是沒那金剛鉆,別攬這瓷器活。
二、坑蒙拐騙
還有就是個別坑主看妳是外鄉的,嘴上說剛撒的魚,垂釣中卻能感覺此坑大魚密度極低,鈔票都交了,布好窩子抽吧,壹竿接壹竿,壹竿接壹竿,早上到晚上,讓妳啞口無言。
三、臭不可聞
壹些魚坑常有入水口,但沒出水口,長年不換水、不清底,導致坑底淤泥厚重,臭不可聞。夏天尤其是伏天,您最好看清楚再下決定。有壹次我早上六點釣到早上六點半上壹尾5斤多鯉魚,三尾大板鯽,從六點半開始就再沒吃口。
我邊釣邊琢磨這是個什麽情況。這時壹小孩倒栽蔥掉入魚坑,她父親連忙跳入坑中,把小孩拔了出來。壹上岸,伴隨著殺豬般的慘叫,壹股惡臭鋪面而來,泥層又厚又臭,我也終於找到了原因。夜間此坑不讓垂釣,經過壹夜沈澱、冷卻,臭味漸漸變淡,淤泥漸漸沈澱,但上了4尾大魚之後,淤泥上浮,太陽出來之後,臭氣漸重,難怪了。雖立刻改為釣浮避開泥層,但惡臭蓋過了魚食的味道,直至晚上六點再也沒上魚。想壹想,這魚會吃嗎?
四、坑中藏坑
魚坑限制竿長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壹般來講主要是防止與對岸玩家纏線,動機善良。但有壹部分則不同,前不久去過壹個竿長限制5米4,結果6米之內水深只有1米。壹哥們偷著套了壹把手,竿長6米,配著他那流氓線甩出去發現坑中帶坑,且中間有4米水深,哥們嘆壹口氣,“真孫子!”收竿走人了。走的正確,那魚坑周圍壹顆樹沒有,1米水深,哪條魚不在中間呆著,跑淺灘來蒸桑拿呀!
五、餵藥撒藥
為保證盈利,減少被釣獲數量,很多坑主在撒魚前已經在車上撒藥餵魚了。還有的在夜間玩“半夜雞叫”,往坑裏撒。只有老板能知道哪天好釣,也只有他能知道哪天能釣,因此休閑釣友去了壹般豐收情況少,吃癟次數多。
雨水後釣魚技巧 5壹、天氣暖和壹點
初春季節,氣溫春暖乍寒,應選擇晴好天氣,尤其是連續幾日的大太陽天是出釣的最佳時機。通常為晴天風力在3級以下,上午9時至下午3時最好。這個時段在陽光沐浴下不僅人會感到暖意洋洋,魚兒也照樣歡快舒暢,見到有好吃的壹定不會放過。
要避開陰天或者下雨刮風的時候出去釣魚,陰雨天或者風力超過4級,不僅妳人會覺得不舒服,而且魚兒也會躲在深水裏不愛動,這時候釣魚壹般沒有什麽好的收獲的。
二、釣位靠近壹點
春釣邊,春釣草,是釣魚人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的垂釣經驗。向陽背風的灣子裏,水中有草或者石頭、樹樁等障礙物旁通常靠岸近,水位淺,陽光可以直射到底,水體升溫快,是早春時節魚兒愛去覓食的場所,選擇在此處下溝,往往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至於釣多深淺,應視情而定,通常不超過1米為宜。
三、布點要多壹點
早春釣魚,由於水溫低,魚的活力不夠,死守壹個釣點往往難以奏效。要根據春季魚兒慵懶,活動半徑小的特點,多點布窩。通常布上3-4個窩為宜,這樣可采取遊記方式,壹個釣點無魚了,可以幾個窩點輪換著釣。在布窩時需要註意的是餌料要精但量不壹定要大,布窩時使用布窩器,這樣可以精準到位,省時省力省料。
四、餌料鮮活壹點
溫度在15℃以下(通常庫區溫度還低2℃-3℃),使用葷餌腥腥餌尤其活餌要優於各種素餌。布窩用活蟲加腥香型商品餌、泡制的酒米就可以,而釣餌壹定要用活餌,且愈鮮活愈好。北方這個時節通常使用的活餌有蚯蚓,紅蟲,面包蟲等,最常用的是紅蟲,紅蚯蚓。紅蟲應根據個體大小采用不同的方式上鉤:蟲小或三個或四個用紅線系於鉤上;如果是單蟲著鉤,就要選用個大的,從蟲的腹部輕輕穿入,不露鉤尖,要盡量不使其體液流出。紅蚯蚓只取兩頭,去掉中段,上鉤時不露鉤尖,讓蚯蚓更好的保持其活性。鮮活的紅蟲,紅蚯蚓在鉤上不停地扭動,可以有效地逗引魚兒上鉤。
五、釣組靈巧壹點
初春時節,魚的活性差,魚口輕,信號弱,主要對象魚是鯽魚、小白魚及白鰷、馬口、公魚等小型魚,這對釣具組合提出了特殊要求,主要體現在小、靈、軟、輕四個字上。小是指用線用鉤用漂小。壹定要選用優質上好的釣線,我在初春時節主線為0.8號,腦線0.2號火線(此線入水後柔軟,其拉力達尼龍線三倍以上)。吊鉤為3號白色丸せ(此鉤條細,鋼硬,鋒利堅韌,是釣春魚的利器)。漂選用1號短尾小漂為宜。
有的釣友或許擔心在野釣線細鉤小會切線或脫鉤跑魚,其實不然,實踐證明,線細鉤小漂小靈敏度高,只要細心操控不會出現切線斷線或脫鉤跑魚的情況,還常常會有驚人的收獲。
靈為調得釣組靈,不過在提竿時機把握上,不能因為釣組靈而提竿過早過快,壹定要等魚餌完全被魚吸入口中吃牢後再提。通常為浮漂明顯升高或完全黑漂的瞬間抖腕,此時提竿十拿九穩。軟是指要選用軟調性釣竿。使用軟竿不僅手上感覺好,更重要的是便於操控,使操作更精確細膩,還能起到防斷線跑魚的作用。輕是要求施釣中手上操控輕柔有彈性。由於線組細,應克服動作過硬過急過猛,尤其是當中大魚時,千萬不要驚慌失措造成操作失誤,要利用軟竿的優勢,柔性控魚,切忌生拉硬拽。
這裏還要特別提醒:正是因為線小鉤小,千萬不可圖省事飛魚上岸,只要重達100g以上的魚就壹定要使用抄網。另外,進入仲春以後,隨著氣溫的漸漸升高,魚的活力不斷增強,要逐漸加大線粗,鉤的型號。
六、隱身再好壹點
善於隱蔽,不讓魚有所察覺或收到驚嚇是釣好魚的先決條件之壹。春季由於多是釣邊釣淺,隱蔽身體更顯重要。有關隱蔽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這裏我只著重強調三點:
壹是隱蔽服飾
重在巧裝,要穿同時節自然景物相接近的服裝,如迷彩服使服飾顏色同自然景物顏色渾然壹體,讓魚不便察覺。如果衣服穿著與自然景物反差太明顯,投射在水中會形成異常倒影,讓魚格外警覺。
二是隱蔽動作
取放物品,輕手輕腳,輕拿輕放,動作麻利,幹脆利落,忌拖泥帶水弄出大的動靜來,避免高聲喧嘩,壹切都在悄無聲息中進行,不讓魚受到驚擾。
三是隱蔽走動
因為是多個窩點輪換著釣,需要來回挪動走動。在從壹個釣點向另壹個釣點運動時,切記不要順著水邊走,這樣腳步聲和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也會讓魚有所警覺。建議走“M”線路,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走路響動和身體在水中投影,做到來無影去無蹤,神不知鬼不覺,好讓魚兒在自然放松的情況下就餌。
雨水後釣魚技巧 6其壹,使用多支海竿優於長手竿
手竿再長,畢竟釣域太窄小,而使用多支海竿,可遠釣也可近釣,遠可釣五六十米遠水域,近可釣七八米水域。而且數支海竿集中投餌,可以形“窩子”。壹旦釣中大魚,海竿可以放長線,大有回旋余地,通魚疲累,再抄兜上岸,十分方便靈活。而長手竿垂釣水域窄小,不方便道大魚。
其二 ,釣魚定點微誘餌優於頒需變位地餌
確定壹個釣點後,應堅持經常在此多撒誘餌,讓魚群常遊到定點水域“開飯”覓食,形成習慣。定點撒誘餌水域面積在l-5平方米左右,面積不要太大。此外,不要常變位,變動釣點越多越煩繁,得魚就越少,甚至釣不上魚。當然變動誘餌可以,今天撤雞鴨豬內臟葷腥餌,明天投魚蝦、昆蟲、蚯蚓葷腥餌或素餌,千萬不要頻繁換位,堅持耐心守點甩釣,不久將有魚群人“窩”吃餌上鉤。
其三,使用組合鉤優於使用單鉤
使用組合鉤,壹旦釣中大魚,8—10只的組合鉤,即使斷三四只鉤,由於魚的掙紮和滾動,還有六七只鉤發揮作用。如果使用單鉤,壹旦線斷、鉤直,必定大魚逃脫。
其四,使用中鉤於大鉤和小鉤
大中型水庫和大湖泊中什麽魚都有,但多為幾千至上萬克重的魚,故用中型鉤,可兼釣大小魚,比之單純使用小鉤或大鉤,要實在得多。
其五,還投優於近投
寬闊水域,魚密度小,警惕性高,壹有動靜馬上竄進。遠投底釣和浮釣能減少驚動魚群,而近投近釣,人說話、走動、投竿,常會驚動近水域魚群,不便垂釣。寬闊水域投遠底釣可釣鯉魚、草魚、鱗魚、黑魚、羅非魚等,遠投浮釣可釣鏈魚、鱅魚,特別是方便釣大魚。
其六.葷素餌榮用優於只用單味餌
廣闊水域,既有吃昆蟲、蚯蚓、小蝦、小魚、蟋蟀等的葷食性魚,又有吃玉米面、豆類、花生。米粉等素食性魚。因此,葷素齊備垂釣比只用葷餌或只用素餌垂釣好得多。
其七,勤撒和多撒誘餌優於懶撒和少撒誘餌
遼闊水域,勤撒誘餌和多撒誘餌,能增大誘魚目標,能使魚群常聚集搶食、經常遊至釣點覓食。誘餌可用剩飯剩菜、米粉、酒糟、豬牛糞、飼料、蔗糖瀝泥、雞鴨內臟、煮熟黃豆、玉米、花生、水果等。投誘餌量少,數次少,魚群吃完便遊竄而去,聚魚就減少,釣獲量必然不多。
其八,慢提竿優於快揮竿
寬敞水域,不管釣底釣浮,只見壹點動靜,馬上揮竿,常常空竿或脫鉤。實際上野生大魚壹般吃鉤緩慢、沈穩,常常是先聞壹聞,輕輕嘗壹點,才大口咬吃,讓大魚吃深壹些,遲壹些揮竿,收獲量必增大。
雨水後釣魚技巧 7壹、因岸形選釣窩
要先看岸形,壹般就是水庫、河流、小湖、溪流等四灣的這些淺灘處。我們最好就是選在淺灘低窪處,凹凸不平處、溝坎處或陡坎坡下地形復雜處。在這些地方施釣,能讓妳有壹個好的收獲。
二、因障礙物選釣窩
根據魚類的習性,它們喜歡在如橋墩、閘門、樹樁以及滯留雜物等附近淺水處嬉戲與尋找食物,這是它們的魚棲息場所,所以在這種地方比較容易釣到魚。
三、因時選釣窩
我們在不同的時候選不同的窩,我們在初春的時候,就不適合選釣窩,這是因為在淺灘早晚的水溫會比較低,魚兒很難適應。要選擇適宜的水溫,才能有利於選釣窩。所以我們在春釣的時候,要以“釣中間,不釣兩頭”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