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高新區範圍:青島高新區由膠州灣北部園區(含新產業團地、新材料團地)、青島高科技工業園、青島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青島科技街,以及市南軟件園構成。
1992年11月,國務院批準成立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青島高新區)規劃面積9.8平方公裏,2006年6月,國務院批準在膠州灣北部擴大高新區面積9.95平方公裏。
擴展資料
產業格局
青島高新區自成立以來堅持向高端聚焦、向國際化聚焦、向市場份額大的行業聚焦,進壹步優化提升產業方向,實施六大產業發展工程,累計引進項目重點產業項目935個,總投資2176億元。
六大產業全部獲批國家級特色產業示範基地,“新興產業組織創新示範工程”被科技部列入“創業中國”行動計劃。
1、軟件信息產業工程。
聚焦軟件、硬件兩大領域累計引進重點項目和重點園區162個。
其中,中興網信青島科技產業園、總投資30億元的金山雲小鎮、總投資15億元的華為青島雲計算數據中心及聯合創新中心簽約落戶,國內首家6英寸第二/第三代半導體集成電路外延片生產線項目落戶建設,國內首個國家級保密技術產業園揭牌。
2、醫療醫藥產業工程。
聚焦精準醫療、新藥研發和醫療器械領域,累計引進產業項目111個。
其中,黃海制藥、山大中美國際創新產業園、歐博方、華仁太醫、易邦生物等壹批項目落戶建設,引進幹細胞生物診療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奧克國際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壹批生物醫藥研發平臺。
3、智能制造與新材料產業工程。
聚焦傳統生產線智能系統解決方案、機器人、石墨烯等領域,累計引進產業項目130個,集聚了全市80%以上的機器人企業,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安川、日本發那科齊聚高新區,全球排名前10的機器人企業已入駐6家,聯東U谷國際企業港建成啟用。
獲批建設青島市石墨烯科技創新中心,國內首個國際石墨烯創新中心、全市首個石墨烯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石墨烯公***檢測平臺落戶,國內首個外資石墨烯項目簽約落戶,全球首條石墨烯導靜電輪胎投入量產。
4、金融業工程。
聚焦傳統金融、基金、互聯網金融領域,累計引進商業銀行分支機構8家、基金創投機構115家,管理基金規模120億元。
設立全省首家科技特色支行,與中關村***建全省首個互聯網金融產業園,全市唯壹的基金園區投入使用,獲批國家首批創新創業企業債試點,藍海股權交易中心分中心、上海股權交易所青島孵化基地落戶建設。
逐步引進形成集傳統金融、基金、互聯網金融於壹體的完整產業鏈,力爭建設青島北部的金融中心。
5、互聯網產業工程。
聚焦垂直電商、大宗商品交易、應用類網站、雲與大數據等領域,累計引進青島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中國移動數據中心、美空網項目總部、中民投互聯網區域醫療管理總部、青島高新化工橡膠現貨交易中心、青島中藥材現貨交易中心、青島中膠石墨現貨交易中心等壹批行業知名企業。
推進中國智谷青島園區、海克斯康智慧產業園、凱豐互聯網科技產業園、青島國際大數據產業園、華通軍工電子科技孵化園開工建設,打造成為區域互聯網產業發展新高地。
6、高端服務業發展工程。
聚焦總部經濟、文化創意、中介機構、旅遊業領域,累計引進高鐵時代廣場、華通科技總部和研發中心、東唐影視創意園、海爾全球創新中心、海爾新興產業園、方特夢幻王國、伊甸園等壹批項目落戶建設,打造國內壹流的高端服務業集聚區,全面提升對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支撐能力。
青島市歷史沿革
青島市市名以古代漁村青島得名。
青島市專名“青島”本指城區前海壹海灣內的壹座小島,因島上綠樹成蔭,終年郁郁蔥蔥而得名“青島”,後於明嘉靖年間首度被記載於王士性的《廣誌繹》中。
明萬歷七年(1579年),即墨縣令許鋌主持修編的《地方事宜議·海防》中,有關青島之名相關記載,青島所在的海灣因島得名青島灣,由此入海的壹條小河也被稱為青島河。
青島河口於明萬歷年間建港,稱青島口;河兩岸的兩個村落分別得名上青島村和下青島村,河源頭的壹座山於1923年也被定名為青島山。
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百度百科-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