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青花是運用天然鈷料在白泥上進行繪畫裝飾,再罩以透明釉,然後在高溫1300攝氏度上下壹次燒成,使色料充分滲透於坯釉之中。
呈現青翠欲滴的藍色花紋,顯得幽倩美觀,明凈素雅。青花是我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是釉下彩瓷的壹種,也是我國陶瓷裝飾中較早發明的方法之壹。
清代龔軾在他的《陶歌》中這樣稱贊青花瓷:“白釉青花壹火成,花從釉裏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
鑒賞
古代陶瓷款識,是鑒定其制作年代的重要依據,由於歷代青花瓷的款識的字體、寫法、料色和風格都有其顯著的特點,因此,只要掌握了款識的基本規律,就能準確地判斷古瓷的時代、窯口。古代青花瓷款識中的書法、圖案,對於書畫、篆刻藝術的創新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特點
青花是我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也是我國陶瓷裝飾中較早發明的方法之壹。其特點壹是著色力強,發色鮮艷,呈色穩定;二是紋飾永不退色;三是豐富多彩,明凈素雅。
有中國水墨畫的藝術魅力;四是不含鉛、砷等有毒元素,對人體無毒副作用;五是不但適合裝飾餐、茶具等日用瓷,而且也適合裝飾花瓶、大缸等陳設瓷;六是其制作原料含鈷天然礦物蘊藏豐富。
歷史
青花瓷器起始於唐宋,但了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經成熟,這是我國制瓷史上的時代的進步。元代以前,影青刻花的運用較為普遍,自莊重渾厚的青花出現以後,影青刻花的裝飾變便漸漸退居次要地位。
明代永樂、宣德年間,成化年間,嘉靖、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以康熙朝的青花最為突出,有瑩澈青翠、明亮靜麗的藝術效果,因此在明清兩代。
青花瓷成為中國瓷器生產的主流,備受人們喜愛,成為帝王嬪妃、達官貴人的必備之物。就連歐洲人也常以珍藏青花瓷來炫耀自己的富有。據說15世紀的薩克森國王,竟用4隊近衛軍向鄰國君主換取12個青花瓷瓶,來取悅新的王後。
新中國成立後,景德鎮的青花瓷器繼承歷代優秀傳統,開發了清新、明麗、具有時代氣息的新品種,在禮品瓷、展品瓷盒內外銷商品瓷等方面,都獲得了顯著的成效。
不但國家機關、人民大會堂和我國駐外100多個使館選用了青花瓷器,全國各大中城市的賓館、飯店,甚至單位團體、家庭等幾乎都用青花瓷器。更值得壹提的是。
青花瓷器已成為我國外交禮儀上的珍貴禮品。如美國總統尼克松1972年訪華時,周恩來總理送給他壹套名貴青花餐具;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訪日以青花文具禮贈日本皇太子、福田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