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靖江文化

靖江文化

靖江市,簡稱“靖”,位於中國華東,江蘇省長江下遊北岸,襟江近海,東、西、南三面臨江,南至東南與江陰、張家港隔江相望,東與如臯相鄰,西北與泰興相連,是江蘇省新興的港口工業城市,擁有優質長江岸線54公裏,水陸交通便利。

靖江被國吅務吅院列為對外開放地區並加入蘇錫常火炬帶,成為上海浦東開發區和蘇錫常火炬帶向蘇北輻射、延伸的重要“橋頭堡”。

靖江為江蘇長江以北的壹流強市,領跑蘇北各縣市。

靖江是少有的江北吳語城市。

靖江話屬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

靖江文化屬吳文化、吳越文化,靖江人屬江浙吅民系。

習俗

廟會習俗:靖江歷史上是個多廟會的縣,鼎盛時期,有大小廟宇160多座,還不包括村村皆有的土地廟在內。

因為多廟,自然就有很多廟會。

廟會也叫香期,即善男信女們集中進廟燒香的日子。

各廟的香期都不同。

靖江有“三月三,上孤山”的說法。

而城隍廟的想起有四次:正月十五、清明節、七月半和十月初壹。

其他的廟也都有自己的香期。

廟會是善男信女的神聖的節日。

這壹天,他們天不亮就起身,齋戒沐浴,換上幹凈整潔的衣服,背著香袋向廟裏走去。

香袋是杏黃色的,上有“朝山進香”四個字,內裝香燭紙馬。

春節習俗:正月初壹婦女不上竈燒早飯,忌汙穢神明,讓其帶好孩童不致哭鬧,圖開頭大吉。

早餐吃米粉圓子,稱“團圓”。

對上門拜年者,款以花生、蠶豆、瓜子、糖果等,謂之“甜嘴”。

午餐吃餛飩、團或除夕剩余之飯菜,意為“年年有余”。

午後,三五結伴擲骰子、玩紙牌、搓麻將以消遣取樂,直至“落燈”(正月十八)洗手。

整日間,“送財神”、調“蒼龍”者(變相乞討)走街串巷,調龍燈、舞獅子等民間文藝活動遍及城鄉。

將晚,各家呼孩童早睡,不點燈火,謂不幹擾“鼠婚”。

當晚各戶將地掃凈,初二不掃地,謂地生日。

初二起,外出拜年。

拜年之規,先近親後遠親,壹直延續到初七八日。

俗說:“拜年拜到初七八,有酒剩點壇子腳”。

初五敬財神,城鎮商賈之家多以重禮祭祀。

元宵節習俗:農家用米屑做成雞、魚、豬、鴨、棉花包、果品等模型,塗以彩色蒸熟,早晨供於佛前,焚香點燭,以祈“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靖城、季市等較大集鎮還舉行花燈活動。

農村龍燈、花船亦雲集於市。

此日,各廟宇為自然香期,信者去寺廟燒香。

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湧吅向街市看燈看戲。

故農村稱生下的女孩為“正月半上吅街的”。

正月十三起,各家晚間在佛像前點燭掌燈,歡聚於燈前,有的約鄰居聚於壹堂,在佛前請“九姑娘”,蔔問少女的愚、智;或請“田禾姑娘”、“灰堆姑娘”、“屎缸姑娘”等,預蔔當年年歲豐歉、人畜吉兇。

如有患眼疾者,還許願於來年燈期懸掛“天燈”。

傳統

弦八彈,靖江講經,腰鼓,泥狗子,孤山廟會,小獅子舞,蕩湖船,打蓮湘,秧歌舞,龍燈舞,唱鳳凰。

飲食

早餐以粥、豆漿、豆花、油條、蒸飯、煎餅、饅頭、燒餅、面糕為主。

中餐主食壹般是米飯。

清淡,色香味俱全,不甜,不膩。

本地靠江,水產很多。

特產

靖江肉脯、長江三鮮、蟹黃湯包、羊肉、秈子粥、季市大爐餅、酵、馬橋餛飩、老汁雞、紅燒蹄膀、團、蟛蜞、竹筍、金波酒、香沙芋。

  • 上一篇:陽臺吊頂晾衣架有哪幾種?如何選購?
  • 下一篇:對中國傳統音樂的感想和評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