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專業:民俗學
導師姓名:楊太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年度:20060501
論文頁數:1-40
語種:中文文摘
中圖分類號:K891.2
關鍵詞:韓國面具 面具舞 文化闡釋 巫術意識
論文摘要:人類最原始、最偉大的夢想並不是戰勝自然力、征服自然,還有壹個主體性目標,即超越自我在物質上的超越表現為生產力與生產方式的發展進步,在精神上的超越則表現為對宗教信仰和對藝術的追求面具巧妙地將這兩種超越合二為壹,將它獨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現出來面具產生於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人們的巫術觀念與巫術意識,屬於巫文化的壹種考古學和文化人類學研究表明,世界上絕大多數民族,在搖籃時期都曾產生過面具它是壹種古老的、世界性的文化現象,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重視當人們面對面具時,無論它是被懸掛或是被擺放在某壹特定的地方,還是由人帶著進行表演,都會使人的思維與想象活躍起來面具獨特的美會把人帶入另壹個彼岸世界,讓人感到它的古樸、激昂、神秘以及生命的跳躍面具是人與神靈相溝通的中介它可以讓人隱藏在背後,保護人們的安全面具不僅是作為工具性的物質上的存在,同時,它也作為壹種精神上的象征,深深地植根於人們的觀念當中在今天這樣飛速發展的年代裏,那些被唱著流行歌曲、玩著網絡遊戲、用電腦進行動畫設計所吸引的年輕壹代也許並不會註意到面具這壹獨特的文化風景在古代社會裏,舉凡生產活動、社會組織、鬼神祭祀和節慶娛樂都有與之相關的面具可以說,面具是神靈的代表,它參加壹切涉及群體繁衍生存的重大儀式面具文化是人類文化中絢麗的壹頁韓國的面具文化可以反映出韓國總體文化的特征,獨特的韓國文化也因面具這壹風景線而標新立異本文***分為六部分,第壹部分主要論述了面具及面具舞的起源和發展第二部分對韓國面具及其分類進行文化綜述第三部分對韓國面具舞的歷史文化價值、它在韓國舞蹈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中運用了埃德蒙·利奇的結構主義對韓國面具的功能進行闡釋,以及面具和面具舞所發揮的正、負功能第五部分是對中韓面具文化的比較第六部分是結語,對面具及面具舞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與論述本文所論及的民俗事象不局限於哪個地區,也不局限於韓國,而是放眼全球,只要是與本文論題相關的便為我所用其中主要采用了比較民俗學的研究方法本論文的價值並不在於像自然科學那樣提供了普遍適用的正確解答或者作出某種判斷,而是在於提供了有價值的解答嘗試,體現在功能主義分析法運用於面具信仰民俗中所包含的操作方式探索的價值性上,而非表現在結論的可驗證性上本文在理論研究中不乏創新之處,具體創新點包括壹、在韓國面具的研究中,還未曾有過學者利用結構主義方法對面具功能進行文化上的闡釋本文中,筆者運用英國人類學家埃德蒙·利奇的結構主義理論,對韓國面具文化進行闡釋二、本文中,筆者采用了比較民俗學的方法,將韓國面具和中國面具進行文化上的比較,其中包括制作材料與工藝、色彩象征意義、兩國民眾在不同歷史條件下所產生的心理軌跡的相似或相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