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韓服(朝鮮)為什麽前面總是頂個大肚子?

韓服(朝鮮)為什麽前面總是頂個大肚子?

朝鮮族長期生活在風光秀麗、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的我國東北地區。在我國少數民族中,朝鮮族服裝比較獨特,呈出現素凈、淡雅、輕盈的特點。

朝鮮族壹般喜歡素白色,以示清潔、幹凈、樸素、大方,故朝鮮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稱,自稱“白衣同胞”。民族服飾可分為官服、民服、節日服、喪服等。進入初期,朝鮮族人民多居於偏僻的山村,服飾的原料主要以自種自織的麻布和土布為主。二十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滲透和近代文化的輸入,機織布和絲絹、綢緞等面料開始傳入,服飾的顏色也隨之多樣化了。

官服為過去歷代王公貴族的服裝,依官位、官職、身分而異,但基本式樣大體壹致。冕服為其代表,用黑色綢緞做團領,肩部有帶色之龍,袖口畫有火、華蟲、宗彜等圖案。裳用紅綢緞縫制,裳前有藻、粉米、黼黻的圖案。“藻取其潔,粉米取其養入,黼取其斷,黻取背惡向善”。還有男痕跡女裝之別。

男裝白色居多,愛穿“燈籠褲”。男子的上衣衣短,斜襟、寬袖、左衽、無紐扣,前襟兩側各釘有壹飄帶,穿衣時系結在右襟上方。他們還喜歡外套黑色或其他顏色的帶紐扣的“背褂”(坎肩)。也有外著道袍或朝鮮長袍者。道袍是過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後成為男子出門時的禮服。長袍當大衣穿,有單、夾、棉之分。冬天上穿短大衣或棉、毛大衣,下穿燈籠褲。這種褲子褲長腰寬,褲襠和褲管肥大,便於在炕上盤腿而坐。穿時將褲腰前部折起後系上腰帶,褲管下口用布帶系綁。

女裝壹般白色,短衣長裙。短衣有長長的白布帶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結。長裙多有長皺褶。裙有纏裙、筒裙、長裙、短裙、圍裙之分。年輕女子壹般愛穿筒裙、短裙。年輕姑娘和少女多穿背心式的帶褶筒裙,裙長過膝蓋,便於勞動。衣裙的顏色五光十色。短衣長裙永遠不變。隨著紡織工業的發展,如今婦女們穿用的衣料顏色更是絢麗多彩、不拘壹格。只有短衣長裙這壹傳統民族風格久久不變,因為它符合朝鮮族婦女的審美心理,充分反映了她們溫順、善良和勤勞淳樸的美德。

中老年婦女在中老年婦女多穿纏裙、長裙,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纏裙為壹幅未經縫合的裙料,由裙腰、裙擺、裙帶組成。上窄下寬,裙長及腳面,裙擺較寬,裙上端有許多細褶,裙帶酚冥在裙腰兩側,穿時用纏腰壹圈後系結在右腰壹側。因為這種裙子很長,穿著時為了不使裙擺拖地,壹般都把裙的壹端從右邊提上來掖在系帶裏。穿這種裙子時,裏面必須加穿素白色的襯裙。

朝鮮族兒童多穿七彩上衣,色彩斑斕,好像彩虹在身,使孩子們顯得更加聰慧可愛。關於七彩衣的起源,說法很多。有的認為是出於審美心理;有的認為是出於避邪的目的;還有的認為是過去朝鮮婦女善於保存各種顏色的布塊,用來給孩子做衣服等等。

節日裝基本款式同日常服飾,只在色彩上講究。

朝鮮族服裝的結構自成壹格。上衣自肩至袖頭的筆直線條同領子、下擺、袖肚的曲線,構成曲線與直線的組合,沒有多余的裝飾,體現了“白衣民族”的古老袍服的特點。

  • 上一篇:面臨失傳的閩西客家十番音樂
  • 下一篇:飛科剃須刀哪款好?2016飛科剃須刀最熱款式推薦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