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 shí
寒食
hán hóng
韓翃
chūn chéng wú chù bù fēi huā
春 城 無 處 不 飛 花 ,
hán shí dōng fēng yù liǔ xié
寒 食 東 風 禦 柳 斜 。
rì m? hàn gōng chuán là zhú?
日 暮 漢 宮 傳 蠟 燭 ,
qīng yān sàn rù wǔ h?u jiā
輕 煙 散 入 五 侯 家 。
擴展資料:
寒食古詩的意思
註釋
1、寒食:每年冬至以後的壹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節的前兩天為寒食節。據左傳所載,晉文公火燒森林求介之推,沒想到他卻抱著大樹活活被燒死,晉國人為了悼念他,每年的這壹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2、禦柳:皇帝禦花園裏的柳樹。
3、傳蠟燭:雖然寒食節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賜可以點蠟燭。
4、五侯:後漢桓帝在壹天之中封了五個得寵的宦官為侯,世稱五侯。
譯文
春天,長安城處處飄飛著落花;
寒食節,東風把禦園柳枝?斜。
黃昏時,宮中傳出禦賜的燭火,
輕煙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