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字玄德,人稱劉皇叔,被呂布稱為“大耳賊”。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為人忠厚,好結交豪傑。書中第壹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中敘述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成為千古美談。
“仁、善”是他的主要性格特點,有“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之誌,愛護百姓,從不允許手下擾民。當陽撤退之時,十幾萬百姓跟隨他渡江,雖然情勢緊急,但他決不棄民先行,博得了百姓的愛戴。
他知人善用,對士能推心置腹,始終信任。在長阪坡,麋芳、張飛都說趙雲去投了曹操,劉備卻毫不懷疑地說:“子龍從我患難,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也。”
至於對諸葛亮,從三顧茅廬到白帝城托孤,始終敬愛信任。重情義是他的另壹大特點,關羽被東吳殺害後,劉、張旦夕號泣,誓死復仇,必要伐吳,連諸葛亮、趙雲等心腹之臣也無力勸阻,導致伐吳失利。
擴展資料:
劉備人物形象與曹操人物形象對比:
《三國演義》把蜀劉團體作為全書的中心,把劉蜀與曹魏兩大政治團體作為情節發展的主線,肯定了劉備“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政治理想,頌揚了他寬人愛民從而深得人心的政治品質,贊美了他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政治風度。
反之,對曹操,作者著力批評他“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極端利己主義,揭露了他狡詐、忌刻和專橫。這種“擁劉貶曹”的傾向,寄托了宋元時代在民族壓迫下對歷史上漢族政權的依戀、對明君的期盼和對暴君的憎惡,具有進步意義。在小說中,作者也沒有全盤否定曹操,有時也突出了他非凡的膽識和智謀;對他的貶斥,主要是道德的批判。
《三國演義》中涉及重要歷史的地方與史實相符,但在細節處又多有虛構,從而形成了小說“七分實事,三分虛假”的面貌。正是這“實”與“虛”的有機結合,才使《三國演義》既保持了歷史的基本真實,又使情節具有豐富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也異常生動。
百度百科-劉備 (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