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占山生於壹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8歲時馬占山加入馬賊,在組織中逐漸累積功勞。張作霖身邊的吳俊升於1911年將他提拔為連長。1925年升任旅長,在九壹八事件前夕時為東北邊防軍第3旅旅長兼黑河警備司令。
1931年9月九壹八事變爆發後,張學良任命馬占山代理黑龍江省政府主席。10月中旬,在江橋抗戰中,關東軍以及同關東軍合作的張海鵬試圖進攻齊齊哈爾。
關東軍同馬占山軍於11月4日至6日在嫩江鐵橋北側大興驛附近發生沖突,關東軍的部隊是為了掩護鐵路修護部隊的步炮混編部隊,約800人,馬占山則率領約1,000名騎兵。
最後這場作戰因6日日軍增援抵達,馬占山軍先行撤離,該役日軍死傷約200人、馬占山軍死傷約700人。
11月11日,關東軍與馬占山軍對峙,向齊齊哈爾以北撤退的要求被馬占山拒絕,雙方再度發生遭遇戰;該役馬占山集結了省軍12,000人(步兵9,000、騎兵3,000,配備14門火炮),日軍則有6,000人、32門火炮。
這次遭遇戰持續到11月18日,在日軍空軍炸射下馬占山軍開始撤退,19日日軍占領齊齊哈爾。第2次若槻內閣針對關東軍進攻齊齊哈爾引起國際輿論譴責而暗示會以內閣總辭職進行抗議,結果關東軍通過激戰占領齊齊哈爾、馬占山撤離該城。
該役日軍戰死人數不多,但是因嚴冬作戰造成大量凍傷者,最終統計死傷達1,181人;而馬占山軍則是戰死500人、負傷600人,絕大部分部隊仍然是完整撤出。
此後11月下旬張景惠在關東軍的支持下於齊齊哈爾成立了黑龍江省的新政權。率領2萬大軍且聲望極高的馬占山抵抗到了最後。
1931年12月7日,關東軍參謀板垣征四郎到馬占山根據地,勸說馬占山就任將要成立的滿洲國的黑龍江省省長,馬占山被謝介石說服參加新政權的建立。
1932年(昭和7年、民國21年)2月5日,日軍占領哈爾濱後,成立滿洲國的活動加速,2月7日馬占山歸順關東軍。
2月16日,馬占山乘坐日軍飛機由哈爾濱飛往奉天(今沈陽市)。同日晚,在大和旅館舉行了張景惠(黑龍江省省長)、臧式毅(奉天省省長)、熙洽(吉林省省長)、馬占山(此後就任黑龍江省省長)的四巨頭會談(滿洲國建國會議)。
2月17日,張景惠任委員長的東北最高行政委員會成立。2月18日,該委員會發出電文,宣布東北地方脫離國民政府。
3月1日,東北最高行政委員會在張景惠家通過了“滿洲國”建國宣言,滿洲國從此誕生。馬占山任黑龍江省省長,並於同年3月9日兼任滿洲國軍政部部長。
不過,馬占山利用軍政部長身份繼續私下籌措作戰物資。4月1日馬占山與部分隨員從齊齊哈爾逃出,4月7日抵達黑河,通過無線電發出了東北全境徹底抗戰的呼籲,4月7日成立東北救國抗日聯軍。
不過在5月份東北抗日聯軍對哈爾濱攻擊時,因友軍程誌遠投誠日本,抗日聯軍戰敗,並處於劣勢。在1932年底前後東北抗日聯軍大多被日軍殲滅,馬占山在12月4日在滿洲裏市乘火車逃入蘇聯。
1933年6月,馬占山自歐洲回到中國,但他徹底抗戰的主張被蔣介石拒絕,只被任命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在1934年他到天津租界寓居。
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他支持張學良。
1937年七七事變後,1937年8月21日馬占山被軍委會任命為東北挺進軍總司令,隸屬在第八戰區,由傅作義指揮,率領騎兵部隊與日軍多次周旋。馬占山通過馬賊時代的經驗掌握了巧妙的遊擊戰術,在日軍官兵中獲得了“東洋的拿破侖”的別名。
1940年,馬占山被任命為黑龍江省政府主席;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被任命為東北行營政治委員會委員。第八戰區部隊戰後與中國***產黨軍進行平綏路戰役,兩軍僵持不下,也阻礙了國軍北上接收日占區的進度,在戰役後,馬占山便稱病寓居北平。
雖然在1946年10月馬占山被任命為東北副司令長官,但並未授予任何軍權,因此在1948年10月再度稱病辭職,再次返回北平寓居。1948年第二次國***內戰末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北平之際,馬占山推薦鄧寶珊給傅作義,與中***方面進行和平談判。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的1950年,他在北京逝世。享年64歲。
擴展資料:
江橋抗戰打響了武裝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壹槍,得到全中國人民的高度贊揚與支持,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
1931年11月4日,日軍向齊齊哈爾江橋發起進攻,“決戰江橋”正式開戰。江橋抗戰打響了中國武裝抗日的第壹槍。
當天,日本關東軍300余人乘拂曉大霧向江橋進攻,被馬占山部迎頭痛擊,敗退泰來;中午,日軍百余人在飛機掩護下攻我大興陣地,再敗;晚上,日偽軍糾結4000余人,山炮數十門,飛機7架,鐵甲車4輛,向我陣地猛撲,馬占山部英勇還擊。
次日,日偽軍8000余人,在百門大炮和20多架飛機掩護下發動強攻,我守軍步兵、騎兵配合,激戰到晚上,把敵人打退。11月6日,日軍又增派1000余人,增加野炮、重炮、飛機、鐵甲車等再度大舉進攻,馬占山親臨前線指揮戰鬥。
馬占山所帶領的抗日部隊確實用槍打下兩架日本飛機,其中壹架現在還擺放在江橋戰役紀念館裏。出身正規軍的馬占山部隊裝備有大炮,還有大量精銳騎兵,甚至有少量裝甲部隊,但和日軍戰鬥機相比還有些低劣。
為此馬占山想出了壹個妙招:他安排14排軍人,每排10人,仰躺地面上,形成壹個方陣,步槍槍口朝上,日軍戰鬥機飛臨方陣上空時,140支步槍同時射擊,壹架日軍戰機中了26槍,油箱起火後墜毀。那架飛機成了日本侵略中國以來,中國軍人擊落的第壹架戰機。
這場戰役,中國軍隊傷亡1800余人,斃日偽軍2000余人,嫩江橋上的日軍幾近全殲。為保存實力,馬占山乘夜放棄了江橋陣地,撤到大興站以北整頓補充。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教授趙貞介紹:“這是抗日戰爭打響之後我們打的第壹場殲滅戰,什麽叫全殲呢,日軍自己報道就只有兩個字叫‘全滅’,壹個沒跑出去,全被殲滅在這裏。”
百度百科——馬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