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9 21:13
(1)連弓
壹次運弓演奏兩個和兩個以上的樂音為連弓。發音要連貫而均勻、柔和,不顯露換弦痕跡。因此,上、下臂和腕子動作不能過大,要有韌性。連弓的符號是音符上方的連線“ ”
(2)分弓
壹弓演奏壹個樂音的為分弓。這是其它各種弓法的基礎,它同連弓壹樣,在樂曲中用得比較多。運用這種弓法,要註意大、小臂和手腕的配合。換弓時要均勻,減少換弓的痕跡,保持各弓間的音質和音量的統壹。
分弓演奏法可以分以下幾種:
a.全分弓:壹般全分弓演奏時,速度不會太快。但要註意力度均勻,保持音質、音色的壹致。要*上下臂的配合,手腕起輔助作用。
b.半分弓:這種弓法是用中弓或左半弓來演奏。主要*下臂和手腕的配合。
C.短分弓:這種弓法用得最為普遍,可用中弓、弓尖、弓根演奏。這種弓法主要*下臂和腕部,但是它與快弓演奏法不同。短分弓壹般用在半拍壹換弓的樂曲中。
d.快分弓:壹般也叫快引它的特點是速度較快,常用弓尖和偏左中弓來演奏。要求快而不亂,音質音色統壹均勻。每個音符都要奏得十分清晰,運弓範圍要短小,手腕要有控制。 抖弓又叫碎弓或顫弓。這種弓法是由手腕部的顫動動作奏出壹連串的快而短小的分弓。常用偏左中弓和弓尖來演奏。符號是“ ”。
(4)頓弓 這種弓法是在弓運行時通過斷續壓弦奏出的。其符號是“V”。分為兩種,壹種是分頓弓,壹種是連頓弓。
a.分頓引是在每個音頭上加有重力,然後立即將弓給予弦的壓力減去;發出短而有彈性的聲音,但弓毛不離弦。每個分頓音都以壹弓奏出。
b.連頓引在壹弓之內奏完連線以內的所有帶頓音符號的樂音。方法同上面介紹的分領弓是壹樣的。不過演奏時較分頓弓的難度大壹些。連頓弓的符號是“ ”。 這兩種頓弓奏出的效果,實際上給聽者的感覺是音與音之間有簡短的休止。
(5)擊弓
這種演奏法是演奏者利用弓子的彈性,用弓毛敲擊琴弦彈起後再敲擊來演奏的。這種演奏法所獲得的音質是輕巧而富有彈性。在馬頭琴演奏中,常用左半弓或偏左中弓來演奏。演奏時,手腕不能過緊、過僵,也不能過松。主要用下臂和手腕的密切配合來演奏。擊弓的符號是“ ”。 為了記譜方便,有時不在每個音上都作出標記,而是用“ 下同”的標記法來標出需用去弓演奏的樂段。
(6)跳弓
跳弓可分為二種,壹種是自然跳弓,另壹種是人工跳弓。 a.演奏自然跳弓時,人為的力度要小壹些,主要是利用弓子自己的彈性。演奏時,右手的各個部位不得緊張,手腕及手指放松到能握住弓子即可。食指和中指松弛地放在弓桿上,無名指和小指勾住弓毛,拇指稍壓緊弓柄。運弓要平行。最適合拉自然跳弓的部位是中弓和偏左中引這種弓法演奏比較均勻的快速曲子很適宜。演奏時,弓毛最好不要寓弦。 b.演奏人工跳弓時,人為的力度較大些,小臂和手腕及手指稍加控制弓子。與自然跳寫的不同之處是弓毛離開琴弦。這種弓法演奏慢壹點的樂曲很適宜。還可以演奏漸慢和漸快的樂曲。最適合做人工跳弓演奏的弓子部位是中弓或偏右中弓處。跳弓的符號是“?” 長樂段的跳弓也可用“……下同……”標記法表示。對以上兩種弓法,可以根據樂曲的速度靈活地交替運用。演奏者還可以根據自已弓子的彈性、樂曲的速度及裏外弦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運用弓子的不同部位。 自然跳弓的練習方法,首先要從運用中弓開始。盡可能用快和短的分弓,把弓子的重心點牢牢均壓在弦上,不叫弓子跳動。做第二步練習時,用同壹個方法,但不加壓力,使弓子自然跳起。這時要註意右手各部位不得緊張僵硬。跳弓時,弓毛不能跳得太高,要求弓毛碰弘時間短促,音質幹凈、清楚。
(7)索格斯日赫弓 這種弓法是快而短促的分弓;是馬頭琴演奏長調歌曲時經常應用的壹種弓法。奏法是在壹個長時值音的中間或後半部分用弓尖或左半弓迅速地來口拉奏壹下,奏出兩三個同青反復的裝飾音。它的符號是“ ”。 這壹弓法實際上就是當壹弓拉不完壹個長時值音時的補充手段。使用這種弓法時,腕部要放松。同時還要根據樂曲的情緒靈活運用。
( 8)雙弓
這種弓法實際上是每個音符奏兩弓(壹推壹拉)的意思,壹般出現在快速演奏中,其符號為音符右下方的“`”或樂曲的開頭註上“雙弓”。;
二、指法
1.指法常識
馬頭琴的指法不同於其它各種弓弦樂器。它不但有獨特的按弦法,而且有獨特的指法,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鳳格。如果這種特殊指法掌握不好,那麽民族風格也就無法體現了。
現在將指法技巧介紹如下:
(1)手指按弦法
壹般拉弦樂器,演奏時都是從正面壓弦,馬頭琴則不同,它是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甲根從左向右頂弦,無名指和小指是用指尖從左向右頂弦,小指夠不著裏弦時,它從外弦底下伸過去頂裏弦(奏外弦時直接頂弦)。壹般初學者可以把指甲留得稍長,以避免手指從弦上滑落。
第壹指頂弦方法1
第壹指頂弦方法2
第二指頂弦(外弦)方法1
第二指頂弦方法2
第三指按弦(內弦)方法
第三指按弦(外弦)方法1
第三指按弦(外弦)方法2
第四指頂弦方法1
第四指頂弦方法2
(2)手指起落
手指頂弦奏出不同的樂音後,不要擡得過高,否則會影響演奏速度和人為地造成手指的緊張和僵硬。另外,因為馬頭琴的音位間隔比較寬,(特別是壹、二把位的音位),所以手部要放松,手指自然張開,不要擠在壹起,否則容易造成手指不按在音位上,演奏出來的音也就不準了。 手指頂弦力量過大,音質會發問,還會造成樂音偏高,而且影響手指的靈活性。頂弦力量過小,則音質不結實、蒼白,產生飄音和雜音。所以要在練習中,仔細尋找項弦所需要的最適當的力度。
(3)音準問題
音準與不準,關鍵在於手指是否按在準確的音位上。因為演奏時有快慢不同,有時可能按得偏低或偏高,同時馬頭琴是從側面頂弦,有時可能頂過勁而使音偏高不準,這壹點主要*演奏者的聽覺來辨別,這就需要演奏者在平時加強聽覺訓練,熟悉各種調性、調式的音階,提高識別音的能力。另外,要養成按規定指法來演奏的習慣,熟悉琴的把位和音位,逐漸達到“觸弦即準”的程度。 這裏,還需要特別提到的是,馬頭琴是四度定弦樂器,換把是極其頻繁的,往往在倒換把位時容易出現音不準的現象,這就需要演奏者在平時努力掌握各把的音位以及音位與音位之間的距離等問題。 要做到“觸弦即準”,就必須在“練”字上下功夫,逐漸使自己的臂、手、指對移動距離和位置形成直感,並將這種感覺與聽覺統壹起來,達到發音準確的目的。
2.指法技巧
(1)換把
a.滑指換把。
它不但是壹種換把方式,也是演奏蒙古族樂曲表現民族風格的壹種手段。換把的速度分快慢兩種,由樂曲的內容和情緒的需要而定。慢滑指換把壹般用在速度較慢的樂曲中,快滑指換把壹般用在歡快的樂曲上。
b.跳指換把。
在蒙古族樂曲中,八度和八度以上的大跳是很多的。遇到這種情況時,要用到跳指換把。在跳指換把時,壹種是直接跳到所需要的音位上,另壹種是當需要奏出二、三、四指等音位上的樂音時。仍然將壹指跳到壹指的音位,再用二、三、四指立即接到所需要的音位上。這時的壹指只是個“經過音”。這個“經過音”在練習跳指換把時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幫助演奏者較為準確地奏出換把後的音來,待熟練後,再把“經過音”去掉,但是壹指壹定要在“經過音”的位置。 在跳指換把過程中,要手指離弦。不帶出任何聲響(而滑指換把則是手不離弦),壹定要減輕手指觸弦的力度,否則由於弓子相應增加力度,會發出由弱到強又從強到弱的( )滑音。 無論使用哪壹種換把,演奏時都要註意左腕的帶動(提)動作,即無論上跳或下跳的換把都要手腕先行,手指在手腕的帶動下進行。待從此把位滑(或跳)至另壹把位後,再將。左手腕與左手各部位的姿勢還原。否則,手腕如果與手指同時行動,就會造成手腕緊張、僵硬,影響正常換把。在換把過程中,要註意將左手虎口放松,切忌緊夾琴桿,否則,會影響換把速度和靈活性、準確性,給演奏帶來不良後果。 練習經過音時,請參看下面的例子:
(2)同音打弦裝飾音(符號是“tr ”或“三”、“四”)
同音打弦裝飾音是是馬頭琴演奏的特殊技巧之壹,同時也是表現蒙古族音樂風格的具體手段之壹。這種指法技巧的運用有兩種方式,壹種是在節拍的後面出現,另壹種是在節拍前面出現。它們的特點是在用二度和三度音位時,用二、三、四指打弦。如壹指奏著旋律音,那麽就用二、三、四指在不同音位上打弦奏出;若二指奏旋律音,則用四指打弦奏出;若三指奏旋律音,也用四指打弦奏出。從音位上講,雖然是6—6i或6—6i,奏著(或)不同音位的打弦,但奏出的效果是 的音響效果。上面雖然是在不同音位打弦,但是所奏出的效果不是所打音位的實音,而是所奏音的同音裝飾音。 手指打幾下弦則是幾個同音裝飾音。例如打三下,則是6 6的效果。 在演奏四、五連音時,節奏要稍快壹點,二、三連音稍慢壹點。 在馬頭琴演奏中,壹般是壹指按弦時三指打弦;二、三指按弦時,四指打弦。但是在三輪按弦四指打弦時,是在高把位應用,因為高把位音位距離短,所以可以打出大小三度音位的打弦。
(3)顫指(符號“tr”)
顫指的指法技巧,是從西洋小提琴等弦樂器的演奏技巧上移植過來的。壹般演奏現代樂曲和其它民族樂曲時應用,在民間和傳統演奏中很少應用。它與同音裝飾音所不同的是奏出打音的實音,從而同旋律音反復奏出打弦音。演奏時,手指要放松,用手指的彈性來打弦。 例如:1=D 顫指在練習中,容易出現的毛病有:①拇指過於緊張;②手腕僵硬;③按在弦上的手指過分用力頂弦;④手指擡得過高而影響速度;⑤手指拾得不夠高,沒有彈力或節奏不穩,忽快忽慢等。 糾正方法: 手臂、腕部和手指既要放松,同時又要有控制地演奏。
(4)同音打弦
這種演奏法不同於同音裝飾音的地方,只是所打的音不是裝飾音,而是旋律中的基本音。 在演奏時所用的方法與同音裝飾音壹樣。它也是蒙古族音樂風格的表現手法之壹,這種奏法,有著深沈、飽滿而又強烈激動的特點。它沒有過多換弓造成的斷續感覺。 同音打弦壹般用連弓演奏。例如。 在這壹例子中,第壹小節中的“33 5”的第二、三個“8”音就是用打弦的方法獲得的。同樣第二小節的兩個“5”音也是用打弦指法獲得的。用第幾指打弦可以用數字和括號來表示。如前例中的(三)壹樣。從這壹例中,我們可以看到記譜是: “3”音都是三指在“5”音的音位上打孩出來的。第二小節的第壹、二個a6”音是第三指在“7”音的音位上打弦奏出的,這的第—指都不擡起。 同音打弦法關鍵在於打弦不改變旋律音的性質,只給旋律音壹個“間斷”的感覺。手指不是壓在弦上,而是打在弦上,需要手指富有彈性,如果是手指壓在弦上,就會使原旋律音變成所壓音位的實音。
(5)滑音
馬頭琴在演奏蒙古族樂曲時,經常運用滑音來表現樂曲的情感。這也是壹種特殊的表現手法。壹般常用的滑音有三種。
①上滑音(符號是“,”)
上滑音是從所奏的旋律音滑向上面的旋律音。壹般是向它上方三度以上的旋律音跳進時運用上滑音。例如: 實際演奏法是:355 滑音是用前面演奏的同壹手指滑向另壹個旋律音的。
②下滑音(符號“、”)
下滑音是從所演奏的旋律音向下滑到另壹個旋律音。 實際演奏法是:……。 實際演奏法是:
③回滑音(符號是“八”)
回滑音也是在演奏蒙古族樂曲時常常運用的壹種演奏方法。壹般以大二度音程關系、小三度音程關系和大已度音程關系的方式出現,同時以快速回滑二、三、四次的方式演奏。演奏時不換把位,常用三指或四指演奏。 實際演奏法上: 這種回滑音壹般用在節拍的最後壹拍的前半拍之前,往往是壹弓奏出的。在長音處,有時也根據樂曲的情緒在回滑音之前用索格斯日赫弓法。用這種弓法的演奏效果是: 這種處理是自由的色彩性處理,往往是由演奏者和歌者的臨時情緒的高漲而油然產生的。
(6)和音
馬頭琴常常較多地采用雙和音來演奏。壹般在按壹根弦的同時,同另壹根空弦形成二三、四、五六、七、八度和音。另壹種較為普遍地是用拇指從裏弦右側第二把位上觸弦形成純四度或八度的泛音和音。目前除了采用這些和音方式演奏以外,還吸收了中外弦樂器演奏方法。用雙指(壹指和二指)同時觸弦奏出雙弦上的雙實音和音,從而可以奏出二三、四、五、六、七、八度的實音和音。
(7)揉弦 揉弦演奏法是表現樂曲各種感情變化的極有力手法,馬頭琴的揉弦又有它自己的特殊性。揉弦是用手指上下滾動頂指得到的勇音效果。揉弦的力量主要來自左上臂,再通過下管來帶動手腕和手指,是由各部分的有機配合來完成揉弦任務的。探弦時,左手手指頂弦力度要適當,左上管、下臂、腕子和手指要適當放松,不能但硬,要有韌性。這種奏法適合中板或較慢的樂曲,可以表現比較細膩的、深思的及悲傷的樂曲。 揉弦時,要根據樂曲的內容和感情的變化來改變揉弦的幅度。速度慢的樂曲,揉弦的幅度要大壹些;速度較快的樂曲,揉弦的幅度要小壹些。另外,各種情感、情緒的樂曲同用弓的力度有極密切的關系.因此探弦是同壹定的音質、音量都互相關聯著。壹般地講,在低把位時揉弦幅度要大壹些,在高把位時要小壹些。 揉弦容易出現的問題有以下幾種:
①頂弦指的力度過小,是因為上臂、下臂以及手腕過分緊張,各部位沒有放松。因而力量集中在上臂沒有傳到手指上。也可能是由於上管、下管及腕部過分放松,沒有真正地頂住弦,從而造成了蒼白和空飄的音質。糾正的辦法是:對於前壹種情況,在練習時,上、下管和腕部要適當放松,手指要有韌勁,頂住琴弦,慢慢地練習。對於後壹種情況,練習時要適當加強上、下臂和腕部的力度,手指頂好弦後再練。
②揉弦時,由於手指和腕部過於僵硬,上、下臂擺動過大,因而造成揉弦的幅度很大,發出來的聲音不均勻,不準確,音波忽大忽小、忽高忽低,聽起來很不舒服。 糾正方法:手腕要放松,縮小下臂的擺動幅度,使手腕和手指更多地參加揉弦動作,讓手指的滾動幅度和快慢均勻。
(8)保留指
保留指的演奏法是在低於正在演奏著的音位上,把其它沒有參加演奏的手指,按指法頂在弦上的壹種預備指法動作。它的特點在於:把不參加演奏的手指,按音位輕輕地頂在弦上,這樣既保證了發音的準確,也不影響速度和換把,同時減少了指法的混亂,因而保證了樂曲進行的速度。 當壹指賣完二指按弦時,壹指不用擡起,繼續輕輕頂住弦。當壹指滑到上壹把位的音位後,也象前壹把那樣頂弦。特別是速度快起來時,就更沒有拾指的機會,如果擡指就會影響速度和樂曲的進行。
(9)彈弦(符號是“+”)
彈弦是用左手的壹指或二指從弦的裏面往外彈弦(右手的琴弓同時拉弦)。或者是在彈弦的同時用弓擊弦,奏出擊鼓節奏。彈弦時,手指要有力度。這是第壹種邊拉迪彈的形式。 這是先彈後擊的彈撥擊弓奏法。
(10)撥弦(符號是“piZZ”) 這種技巧是馬頭琴演奏者為了表現樂曲的需要,從其它樂器上移植過來的。演奏方法是:左手繼續頂弦,右手二、三、四指繼續握住弓,用右手第壹指撥弦。這種演奏法壹般用在歡快的樂曲之中。
(11)泛音演奏技巧 這種演奏法和演奏技巧是從民間江音演奏法中繼承過來的。它同單音頂指演奏結合起來運用。演奏法是同前面介紹的江音演奏法(五度定弦演奏法和反四度定弦演奏法)是壹樣的,主要用壹、三、四指指尖,從弦左側向右頂弦演奏。運弓要有力度,頂弦時要輕輕觸弦,這樣就能獲得江音音響。同時用拇指觸弦,同壹指結合形成純四度泛音,同三指結合形成純八度和音,這兩個雙和音是比較常用的泛音。在需要演奏高把位的音時,壹般不到高把位,而是在原把位或中把位上用江音奏出。從上面的譜例我們可以看到到 的“5”音,不是往上把位走,而是回到外弦上的泛音位置,“3”音和“5”音也壹樣不往上走,而是在外弦的泛音上演奏。從而不換把位,用泛音代替實音,對某些沒有江音的實音則奏出實音。因此,所謂泛音技巧,就是泛音同實音交替使用的演奏法(請參看前壹章的泛音音位圖)
(12)“潮爾”演奏技巧 這種演奏法,可以在反四度定弦的外弦上演奏。演奏方法和技巧可以參看傳統民間演奏法中介紹的“潮爾”演奏法壹段。在此就不重復了。
(13)滑音顫指 這是壹種華彩性的技巧。常常用來模仿馬的嘶鳴。壹般用在華彩性樂段中。主要是在下行大滑音中運用。演奏法是壹個手指觸弦滑音,另壹個手指顫指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