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對什麽是好的,正當的行為方式這壹問題

對什麽是好的,正當的行為方式這壹問題

對“什麽是好的、正當的行為方式?”這壹問題的思考和爭議由來已久,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倫理學思想和倫理立場。大體上,可以把這些倫理立場概括為:功利論、契約論、義務論、德性論。

壹、功利論

功利論著名原則是“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認為確定的道德規範必須直接有利於實現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能為最大多數人造福,能使最大多數人快樂、自由、健康或其他內在價值的行為就是正當的行為。

二、 契約論

契約論的基本論點是把國家的產生說成是人們相互之間或人民同統治者之間相互訂立契約的結果,即國家是***同協議的產物。這是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最有影響的關於國家起源的學說。

三、義務論

也叫“道義學”“本務論”“道義論”或“非結果論”。在西方現代倫理學中,指人的行為必須遵照某種道德原則或按照某種正當性去行動的道德理論,與“目的論”“功利主義”相對。

四、德性論

德性論指德性倫理學,是規範倫理學的其中壹個理論,是把關於人的品格的判斷作為最基本的道德判斷的理論。德性倫理學聚焦在道德主體,即行為的推動者,道德主體的性格為倫理行為的推動力。

西方倫理思想傳統的主要特征:

1、價值兩分的張力結構

西方倫理學思想傳統從形成伊始具有兩分張力的特征。

2、神人二元的倫理互競

兩希傳統的源頭實際預訂了西方倫理思想不僅始終無法真正逾越雙軌並行的思維軌道,而且也不得不時常面對兩種傳統之間的競爭局面。

3、個人和權利優先

個人中心、權利優先絕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只是近代西方資產階級倫理思想的本質特征。

4、道義論與目的兩分

道義論和目的論是倫理學的兩個不同或相互對立的基本取向。他們分別以道義和目的為倫理思想的宗旨。

  • 上一篇:請問怎樣曬稻谷,如何曬稻谷
  • 下一篇:怎樣做風幹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