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鬼節都有哪些日子

鬼節都有哪些日子

鬼節有上巳節(三月三)、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四個節日。

1、上巳節

俗稱三月三,是漢民族傳統節日,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歷三月初三。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等內容。

上巳節有起源於蘭湯辟邪的巫術活動之說,用蘭湯以驅除邪氣。蘭草被用作靈物,有香氣襲人的特點,古人在舉行重大祭神儀式前,須先進行齋戒,其中包括當時最好的洗浴方式“蘭湯沐浴”。

2、清明節

也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3、中元節

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佛教則稱為盂蘭盆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它的誕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幹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它是追懷先人的壹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4、寒衣節

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秋祭”、“十月壹”,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農歷十月壹是進入寒冬後的第壹天,古時有授衣、祭祀、開爐等習俗,提醒人們註意寒冬要來了。這壹天,婦女們要拿出棉衣,送給在遠方戍邊、服徭役的親人,在為親人送去寒衣的同時,逐漸發展為祖先、亡人也壹並送去過冬寒衣。

  • 上一篇:韓式田園風格衣櫃效果圖
  • 下一篇:小學生體育運動有哪些項目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