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並稱為“三曹”,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曹丕、曹植都是曹操最優秀的兒子,在文學上,曹植比曹丕更加優秀,這讓曹操為難了,該立哪個為世子呢?該選誰當自己的接班人,繼承魏王王位呢?這個問題,困擾曹操良久,久久不能下定決心。最後,他立了嫡長子曹丕為世子,放棄了三子曹植,分析如下三個原因。
其壹,曹丕的嫡長子身份天生有很大優勢。古代皇帝和貴族們,壹般選嫡長子為繼承人。他們按照嫡庶有別、尊卑有序為原則,曹操的庶出長子曹昂早在宛城之戰中,為掩護曹操逃跑而喪命。曹丕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後所生長子,是為嫡長子。千萬別小看這個嫡長子身份,即使曹昂活著,也不壹定能競爭得過曹丕。因為曹昂是劉氏所生,雖然是由正室丁氏養大的,可是也改變不了他庶出的事實。而曹丕是曹操繼任正妻卞氏的長子,實打實的嫡長子,曹植同樣是卞氏所生,只是是第三子,中間還有壹個曹彰。曹丕的嫡長子身份天生就比曹植有優勢。這是我國古代的選繼承人法則,第壹優先嫡長子,除非嫡長子死亡,才從其他嫡子裏面擇優選擇。
其二,曹丕比曹植更適合繼承王位。曹丕是壹個合格的皇位繼承人,他表面標榜仁孝、弘揚儒教,實則對臣子非常猜忌、刻薄。如曹丕因為壹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差點把宗室大將曹洪給殺了。這在曹操手上,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曹丕建立曹魏後,逐步架空曹魏宗親的兵權,重用司馬懿等門閥士族,加強自己的統治。
曹植是壹個“憂國憂民”、“優柔寡斷”、“超然物外”之人,頗有魏晉玄學之風。說句實話,曹植雖然有才,更多地是表現在文學上,抒發自己的感情,創作千古流芳的作品,而不是成為帝王。如宋徽宗和宋欽宗、南唐後主李煜,這些人都是大詩人、大文學家、書法家,卻都不是壹個合格的皇帝。他們只是錯生在帝王家,還成為了皇帝,葬送了江山。
其三,曹丕的智囊團完敗曹植的智囊團。曹丕和曹植,兩個人都有團隊。他們兩人都有各自的智囊團。如曹丕的謀士有司馬懿、吳質、賈詡,我們知道,賈詡是三國最毒的謀士,謀略非常厲害,而司馬懿是三國最成功的人,他在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後,於公元249年發動高平陵之變,掌握曹魏實際權力,為西晉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有這兩位重量級的大佬,曹丕想輸都難。
曹植的謀士有楊修、丁儀、丁廙等聰明人。楊修是三國中喜歡耍小聰明的人,他多次猜測曹操的心思,最後因為“雞肋”事件,被曹操抓住壹招之錯,將其斬殺。曹植本人非常喜歡喝酒,就和唐朝的李白壹樣,有酒才能助興,有靈感創作。曹植平常和丁儀、丁廙飲酒作樂、吟詩作對,總之都是不務正業。
如公元219年,樊城曹仁被關羽圍困,曹操本來是想讓曹植擔任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帶領大軍救援曹仁。然而,在出征的那壹天,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出行。這時,曹操看透了曹植不堪重用,便不再重用他。《三國誌》中記載如下:二十四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太祖以植為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於是悔而罷之。總結:由於上述三個原因,曹丕完勝曹植,奪得世子之位,最後還逼迫漢獻帝劉協退位,開創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