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魯迅哪些作品體現其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魯迅哪些作品體現其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魯迅作為近代社會中的文學大家,在當時的黑暗社會中發出了振聾發聵的聲響,希望人們能夠因此而看到社會的不公、看到社會的弊病,從而積極向上。魯迅在作品中有不少批判傳統糟粕文化的內容,比如《狂人日記》中對那歷史吃人的批判,比如《祥林嫂》對於封建思想的痛斥,但是魯迅也並沒有因此走上壹條偏激的道路,他批判傳統文化的糟粕,但同時註重於傳統文化積極的壹面,並將其引用於自身的作品之中,其中最為突出的典範就是其晚年所寫的《故事新編》。壹、《故事新編》簡介

《故事新編》其中包含了八篇小說,分別為《補天》、《奔月》、《理水》、《采薇》、《鑄劍》、《出關》、《非攻》、《起死》。 每壹篇都是根據歷史中的神話、傳說或是史書記載改編而來,在題材上具有親近性的同時,有進行了新的自我理念的闡發。

二、《故事新編》中的古今結合

《故事新編》之所以被稱為?新編?,就在於魯迅發掘出了那些傳統故事,同時又熔鑄進了新的內涵意蘊,無論是對於過去故事不利之處的改寫,抑或是與當代思想、當代現實的結合,都讓人感受到耳目壹新。

比如《理水》中對於大禹無私奉獻精神的贊頌,而其中的學者山又是對當時社會中沽名釣譽者的嘲笑與諷刺;比如《出關》中刪去了老子學說中無為的壹面,強調他不畏權貴、蔑視黑暗的勇氣與無畏;比如《鑄劍》中通過眉間尺和楚王的爭鬥,表現出了對於封建社會的挑戰,表現出了對英雄人物的贊頌。

魯迅通過《故事新編》,既傳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時又不忘過去的鬥爭意誌,從而讓整部小說集充滿了個中意味。

  • 上一篇:香港人的服裝特色?
  • 下一篇:壽陽旅遊景點介紹 壽陽好玩的地方壹日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