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鯽魚,曾經公認的淡水美味,為什麽越來越不好吃了?

鯽魚,曾經公認的淡水美味,為什麽越來越不好吃了?

四大家魚並不是只有青、草、鰱、鱅壹種說法,有的地方比如廣東順德,還有鯇(草)、鱅、鰱、鯪的說法。不過,不論哪種說法,都不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地位特殊的鯉魚和鯽魚。

鯉魚的生世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了,今天來了解同樣非常有名,非常家常,同樣存在感也在逐漸降低的鯽魚。

壹,小小的美味,鯽魚

鯽魚,又叫鯽瓜子、鯽殼魚、河鯽魚、土鯽魚、喜頭魚等等。它是龐大的鯉形目家族成員,鯉科鯽屬。所以鯽魚和鯉魚很像,但鯽魚個頭比鯉魚要小很多。兩者最容易區分的方法是看胡子,鯽魚沒有胡須,而鯉魚有。

▲ 鯽魚

▲ 鯉魚

鯽魚個頭不大,釣來的大多在1兩至三兩之間。野生鯽魚從水花(剛從魚卵中孵化出來的小魚,也叫魚苗、魚花)長到3兩,大約要用3年。

鯽魚肉質細嫩鮮美,是普通中國人生活中最常見的魚之壹。

雖然數量眾多,分布廣泛,但個頭不大,長得也不算快,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似乎這就是鯽魚沒法位列四大家魚的原因。

鯽魚個頭不大不是問題,有科學在。工程鯽是壹種通過生物工程技術人工繁育的鯽魚,又叫湘雲鯽,特點是自身不能繁育,所以專心長肉,生長速度快,是普通鯽魚的3~5倍。相比普通鯽魚,工程鯽個頭也更大,當年魚苗最大就能長到0.75千克。但肉質較松,味道不如野生鯽魚。

釣友釣獲的工程鯽,壹般來自魚塘逃逸

鯉鯽魚,也是用生物工程技術培育的魚,有胡須,個頭也完全像鯉魚,比鯽魚大得多,但它的側線鱗片數和脊椎骨的數目與鯽魚相同。

二,鯽魚湯白不白的關鍵

鯽魚第壹個特點是分布廣,數量眾多。

原因是它適應能力強,耐低溫,耐低氧,所以除青藏高原外,全國各地都能看到。各種稀奇古怪的水坑池塘裏,都能釣到鯽魚。

1970年代發行的丹麥50克朗紙幣背面上的鯽魚,是丹麥畫家Ib Andersen作品。在歐洲,鯽魚同樣常見,歐洲人並非完全不吃河魚,但海魚更加優先。

鯽魚還擅長下蛋。有人奇怪,抓到的鯽魚肚子裏總是有魚籽,壹年到頭沒完沒了的有籽。這是鯽魚的生存策略決定的,鯽魚不挑生活環境外,繁殖力強本身就是技能。鯽魚從出生到能參與繁殖僅需壹年時間,有的地方的鯽魚才7,8厘米就能產籽了。

鯽魚水花

民間有“千年魚籽,有水就有鯽魚”的說法,當然這是誇張,有水就有鯽魚,那是靠產籽數量巨大做到的。看起來孤立的天然水體之間總能有各種機會互通,比如暗河、比如洪水,比如龍卷風,比如沒銜緊魚的飛鳥、比如熱愛放生的人……所以,鯽魚也就到處都是了。

鯽魚籽當然也不能保存千年,“千年魚籽,萬年草籽”,至少千年魚籽是個誇張的說法,並沒有科學證據。自然界中,目前所知只有非洲的某種鳉魚的卵可以在幹燥環境下生存壹年。

鯽魚在古代又叫鮒,喜歡成群。李時珍《本草綱目》引宋人陸佃《埤雅》的說法:“鯽魚旅行,以相即也,故謂之鯽;以相附也,故謂之鮒。”

成語“過江之鯽”就是用來形容又多又濫的。而成語“涸轍之鮒”,說的是幹枯的車輪印裏的鯽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遠水不解近渴的典故出自這裏。這些都說明了鯽魚對於我們的生活是多麽的親近和日常。

鮒壽司是古老的壽司,使用琵琶湖的白鯽

鯽魚在日本也是傳統食物。鮒壽司起源於8世紀,在春季將琵琶湖中的鮒魚,即當地特有的白鯽捕獲之後,先去除魚鱗和內臟,抹上鹽後儲存起來,兩三個月後魚體內的血水漸漸排出。在夏季時將魚取出,壹層魚壹層米飯這樣層層鋪好,並放上重物壓實,幫助其發酵。存放時間可以從幾個月到壹兩年。

由於長期的發酵,鮒壽司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其酸腐味,很多人無法接受它的味道,認為它是“黑暗料理”,也有人喜歡吃這樣的味道。因為壽司存放的太久,已經“熟成”了,所以也稱為“熟壽司”。

鯽魚第二大特點,是好看。

帶著鯽魚原始風情的觀賞魚:草金魚

絕大多數鯽魚顏色都是灰黑素淡的,但是自然界也偶爾存在紅色、金色等彩色的鯽魚,經過人們有意識的收集培養,就演變成了中國文化的重要符號——金魚。關於金魚最早的文字記錄是在晉代。中國金魚在16世紀傳入日本,17,18世紀傳入歐洲。

鯽魚的第三大特點,是美味。

鯽魚個小,刺多,這種魚向來不太受西方人待見,但是在中國卻代表著魚的家常美味。

袁枚的《隨園食單》認為,扁身帶白色的鯽魚最好,肉容易爛,脫骨,而黑脊圓身的就刺多肉硬。袁枚認為,鯽魚的最佳吃法是蒸。

今天吃鯽魚比較精的,應該主要是壹些釣友,他們對不同生長背景、不同品種的鯽魚非常熟悉。很多釣友也持和袁枚類似的觀點,認為混水裏長的鯽魚更好吃,它們壹般顏色偏淡。而清水中的鯽魚就體色黑亮,肉就比較老,而各種工程鯽都不如野生鯽魚好吃,發育快,壹般意味著運動少,肉質松。魚塘、水坑裏吃飼料的魚也不如自然采食的魚好吃。

鯽魚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天,它經常承擔的任務是制湯。

▲ 簡陽羊肉湯

四川簡陽羊肉湯的制湯過程,除了使用簡州大耳羊,還要使用到鯽魚。魚和羊的碰撞得到完美的鮮味。

鯽魚豆腐湯是最家常的營養湯,被認為是滋補佳品,特色是湯汁乳白,這被很多人當成評價這道菜是否完美的關鍵。白色仿佛是被榨取出來的魚肉精華,令人食欲大開,每壹滴都不能浪費。

▲ 鯽魚豆腐湯

其實湯中的白色是脂肪乳化在水中的光學效果,本質上就是壹種乳濁液,呈色的原理和牛奶其實是類似的。所以傳統煮鯽魚湯要用豬油來煎魚,這樣味道香且脂肪多了湯色效果有保證。另外,魚自身的脂肪進入湯裏還與溫度和火候有關,煎好魚後下滾水,再用大火繼續猛催,就容易得到白湯。

湯汁的乳白色,是脂肪的功勞,所以鯽魚湯的主要營養成分就沒那麽神奇了。脂肪增加了香味和視覺誘惑,能幫助很多需要增加營養的人多吃點飯,但不能只喝湯,壹定要吃掉真正富含蛋白質的魚肉和豆腐,否則得到的就只是包含脂肪和胡椒香氣的水而已。

蘿蔔絲煮鯽魚,是壹道傳統半湯菜,同樣是先煎魚後煮湯,是美味的冬季時令菜。

鯽魚刺多吃起來很費勁,但是火候到了就沒事了。酥鯽魚是壹種特色冷盤,是南北都有的傳統菜。

▲ 酥鯽魚

用白糖、醋、料酒、醬油以及各種香料將鯽魚用砂鍋或平底鍋慢燉收汁至骨刺酥爛,就是壹道老少鹹宜的美味。效果是魚體完整,但是入口即化(小編扣錢詞匯),甜酸適口。

荷包鯽魚是南方工藝更顯繁復的紅燒做法。

▲ 荷包鯽魚

鯽魚去鱗去鰓,脊背開膛去內臟。將豬肉、火腿、海參、玉蘭片、魚肚、冬菇、口蘑等切成豆粒大小,用醬油、料酒、蔥姜、豬油等拌好裝入魚腹中,用竹簽封口。將魚下油鍋炸六分鐘,再用醬油、糖、料酒等加清湯微火慢燉,得到顏色紅潤的美味。

用豬油煎魚是增香的重要操作。煸炒出香味的五花肉丁、豆腐、火腿丁等,是很多菜中鯽魚的靈魂伴侶。

袁枚中意的清蒸鯽魚更麻煩壹點。有道傳統菜芙蓉鯽魚就是清蒸做法,其要點是先要稍微汆燙鯽魚再泡冷水,以便輕輕撕去魚皮。然後再與網油、火腿、香菇等配菜合蒸,最後和蒸蛋羹壹起擺盤。

▲ 芙蓉鯽魚

三,妳對鯽魚變心了嗎?

鯽魚在國內大部分地區都有養殖,江蘇省、湖北省和江西省位居國內鯽魚養殖的前三強。其中江蘇、湖北養的鯽魚加起來占了國內產量的三分之壹。可以說傳統的魚米之鄉仍然是鯽魚的主產地和主要消費地。

湖北是國內淡水養魚第壹大省,湖北人也最愛吃魚,這裏產的魚80%也在當地消費。

根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3-2016年鯽魚的養殖產量整體呈現增加趨勢,2016年達到高峰300.5萬噸。2017年以來,中國鯽魚淡水養殖產量略有下降,價格也略有下降。除去養殖業遭遇魚病幹擾等原因,人們似乎對鯽魚也有點變心了。

回過頭看,鯽魚美食地位下降,原因可能是這些:

第壹,有名的鯽魚菜幾乎都是傳統菜,限於鯽魚的自身條件,很難再新造出新花樣,沒有新故事可講,而且價格低廉附加值不高。另外這些傳統菜還都挺考驗廚藝。煎魚、制湯、蒸魚,看似簡單,但每壹項都挺難。就算是單純將魚燉酥,也是件非常耗時耗精力的事。

第二,市場供應的養殖鯽魚和雜交鯽魚雖然肉多,但口感確實有下降。人們喜歡的還是野生鯽魚、土鯽魚的味道。野生鯽魚好吃,雖然產量不大,但到處都是,就不會讓人珍視。

鯽魚味道成了釣魚休閑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不是釣友,沒有那麽多細微的感知。第三,飲食文化是會變的。消費升級和生活節奏的改變逐漸反映在人們的飲食習慣上。如今食材增加了很多,無論是賞味、吃肉還是用於給母嬰老人增加營養,選擇都變多了。肉少刺多的鯽魚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自然就下降了。不是鯽魚不好吃,而是人已經挑花眼了。

豆瓣鯽魚。對魚的賞味是個有巨大地理和文化背景差異的事情,重視調味和充分挖掘食材的風味是我們的飲食傳統。

市場上的大塊分割成品魚肉越來越多,肉厚刺少、風味醇厚的海魚、外來品種越來越受歡迎,被越來越多的家庭列入食譜。而在外吃飯,鯽魚菜肴受歡迎程度也下降了。吃飯越來越快的節奏下,沒人願意為鯽魚的兩口肉耗費力氣。

從享受慢剔骨頭,細品魚肉的時代,來到大塊朵頤,“喜新厭舊”的時代。

煎鱈魚。三文魚、鱈魚等肉多刺少、容易烹飪、滋味醇厚的魚越來越受青睞。

  • 上一篇:高壓絕緣材料有哪些?
  • 下一篇:黑龍江的歷史人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