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
黃土高原是我國獨特的地理區域,它在地理上有如下顯著的特征。
1.1 溝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
黃土高原黃土深厚,疏松多孔,富含碳酸鈣質。受長期內外營力的作用,地表剝蝕切割嚴重,支離破碎,溝壑縱橫。黃土高原氣候幹旱,降水雖然少,但降水集中,而且多為暴雨,使得黃土高原發育成溝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的景觀。
1.2 氣候差異較大
黃土高原的氣溫和降水量的地理分布都呈自東南部向西北部遞減的趨勢。就氣溫來看,黃土高原具有冬寒夏熱、寒暑變化劇烈的大陸性氣候特點。黃土高原深居內陸,氣候大陸性強,氣溫日較差大,日較差在10℃~25℃之間。就降水來說,黃土高原的年降水量基本上介於400~600mm之間,而且降水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可占全年降水的60%,往往以暴雨的形式出現,其他季節降水少而蒸發強烈,幹旱問題比較普遍。
1.3 水資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
在幹旱半幹旱的黃土高原地區,降水稀少,蒸發旺盛,水面蒸發是降水的二倍多,而且降水集中。黃土高原的特性決定了其水土流失十分嚴重,水資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1.4 山地丘陵面積大
黃土高原地區土地以丘陵山地為主,約占整個地區的80%,而河谷平川只占土地總面積的20%。這種起伏的地貌構造不適合農耕,加之該地區貧窮落後,人口增長速度快,農業單壹經營、廣種薄收、粗放耕作等,同時,亂墾濫挖現象十分嚴重,形成“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惡性循環。
1.5 植被覆蓋率低
在黃土高原上,30%~40%左右的地方都是荒山禿嶺,給人留下滿目瘡痍的景象。人工草地很少,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由於過墾山坡,表土流失嚴重,顯露出基巖,而植被覆蓋率的進壹步降低更加劇了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現狀及其造成的危害
2.1 水土流失現狀
2.1.1 水土流失面積廣,強度大
目前,黃土高原地區總面積64×104km2,水土流失面積達到45.4×104km2,其中年侵蝕模數大於5000t/km2的強度水蝕面積為14.65×104km2,占全國同類面積的38.8%;年侵蝕模數大於15000t/km2的劇烈水蝕面積為3.67×104km2,占全國同類面積的89%[4]。嚴重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光山禿嶺的景象。黃土高原輸入黃河下遊的泥沙多年平均為16億t,其中有4億噸淤積在黃河下遊的河道上,平均每年淤高10cm,造成下遊河床高出兩岸地面3~10cm,最高處達15cm,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懸河”,使1億多人口受到洪水的嚴重威脅。黃土高原地區範圍廣,面積大,而且水蝕、風蝕強度十分嚴重。每年進入黃河的泥沙相當於尼羅河、密西西比河、亞馬孫河和長江4條大河輸沙量的總和。
2.1.2 速度快
黃土高原目前每年流失土層1cm,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00多倍至400倍。黃土高原在240萬年前形成時,每100年沈積1cm,黃土最厚處達400m。水土保持專家說,土壤基本上是壹種不可再生資源。據科學研究推算,在自然狀態下要形成1m厚的土壤,需要1.2萬年至4萬年,即形成1cm厚的土層需要120年至400年。
2.2 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2.2.1 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嚴重
據水土保持部門觀測,在黃土高原常年平均流失的16億t泥沙中,含有氮、磷、鉀總量約4000萬t[5],這就使黃土地生產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失去生產能力,從而導致和加劇貧困;同時人口大幅增加,毀林開荒,進壹步加劇了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致使土地日益瘠薄,而且使土壤理化性狀惡化,土地的透水性、持水力都下降,加劇了幹旱的發展。
2.2.2 農田破壞更加嚴重
由於水土流失的加劇,致使黃土高原溝壑發展速度十分驚人,其溝壑密度壹般在2~5km/km2以上,有些地方可達6~8km/km2以上,切割深度可達100~200m以上,地面裂度多在20%~50%左右,最高可達65%以上[5],這就意味著溝壑面積越來越大,農田面積被支解得越來越小。農田破壞越來越嚴重。
2.2.3 氣候條件更加惡劣
隨著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加劇,林草地所占比例嚴重下降。亂墾濫伐現象,使原本惡劣的氣候條件更加嚴重,而氣候條件的惡劣更加劇了水土流失,形成壹種惡性循環。
2.2.4 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
50年代以來,黃土高原開展了大規模的水土保持工作,使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局部得到改善,但整體惡化趨勢尚未根本遏制,治理難度相當大。據研究,過去黃土高原地區林草措施保存面積僅為統計面積的30%左右,而且多為幼年林或者近於衰敗的低效林,人工造林地區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土壤水分虧缺、林木生長受抑的現象。
2.2.5 泥沙淤積河道,旱澇災害不斷
黃土高原大量的水土流失,每年有4億噸的泥沙被沖刷淤積在河道上,致使河道以很高的速度淤高,從而造成下遊河床高出河岸地面,易造成河道兩岸洪澇災害的發生;同時由於嚴重的水土流失,大部分降水以地表徑流白白流走,地下水補給嚴重不足,幹旱出現機會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