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壽寧西浦的基本概況

壽寧西浦的基本概況

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特色農副產品有花菇、茶葉、馬鈴薯、中華獼猴桃、油茶、蘑菇等,被譽為“中國花菇之鄉”;礦藏有葉蠟石、石英石、明礬、磁鐵礦、花崗石、石墨、高嶺土等。冶金、食品、輕紡、化工等產業初具規模;花菇、茶葉、鎂矽、鏡片、石雕、木雕、竹雕、根雕等20多種產品享譽國內外;“馮夢龍”酒多次榮獲國際金獎;壽寧綠茶“鳳凰舌”榮獲'99澳門國際茶文化博覽會金獎; 壽寧茉莉花茶系列獲中國國際茶博覽交易會名茶評比三項金獎。 壽寧的特產是半縣花菇半縣茶。壽寧縣是福建省花菇的重要產地,特別是近年來壽寧菇農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發展花菇生產,壽寧已壹躍成為華夏花菇生產第壹縣,被譽為“中國花菇之鄉”,全縣花菇生產規模達1億袋,產量達3萬噸,單項產值居全國首位。在1994年菇市上,壽寧花菇被評為“菇中之王”,1996年壽寧花菇栽培技術通過福建省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的鑒定,該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壽寧是全國茶葉大縣,茶園面積12萬畝,年產茶葉8000噸。由於氣候溫暖濕潤、常年雲霧繚繞,所產茶葉具有葉厚、形美、耐泡、味醇等特點。“鳳凰舌”、“洞頂霧芽”、“宮山仙蕾”、“壽山香茗”等高檔名優茶,多次榮獲國際、國內名茶評比金獎。

馬鈴薯是壽寧的又壹特產。壽寧縣年平均氣溫15.9℃,降雨量1600毫米。在馬鈴薯生產季節,晝夜溫差達7-10℃,非常適合馬鈴薯生長,全縣年種植馬鈴薯5萬畝,總產量6萬噸,外貿出口5千噸。

壽寧縣山水資源豐富,山地面積1167.2平方公裏,占總面積的88.9%,森林覆蓋率69.8%,木材蓄積量195萬立方米,天然植被340多種。全縣大小溪流1700多條,年平均徑流量18億立方米,可開發水電裝機容量45萬千瓦,是全國第二批農村電氣化縣和福建省水電十強縣。豐富的水力資源是發展高耗能工業的理想之地。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已發現的金屬和非金屬礦產21種,尤其是葉臘石、石英石、明礬、白雲巖等礦種,不僅面廣量多,品位高,且易於開采,是發展建材、陶瓷工業的好礦產.

南山風景區地處壽寧縣南陽鎮南山山脈,由南山頂、金雞山、葫蘆嶺、百洞巖、天文臺舊址等風景點組成,面積約15平方公裏、主峰高1454.4米。這裏,山明水秀、石洞雄奇、地貌獨特、勝景繁多,是閩東北、浙南壹帶著名的風景、旅遊、避暑勝地。

南山頂風景點主要由龍巖寺、天池、石鯉朝天、夢龍塑像、摩崖石刻等組成。龍巖寺始建於明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至今已有560年歷史。

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公元1638年--1642年任壽寧知縣期間,曾多次登臨絕頂,遺蹤尚留。福建第壹位進士薛令之(福安廉村人、唐神龍進士)也曾結廬南山、苦讀成名,現讀書處遺址尚存。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令人贊嘆的詩篇和墨寶,如清道光年間知縣何如謹在天池旁石刻上書道:“……鐘聲喚醒遊仙夢,蛩語催成感事詩。獨倚危峰數星鬥,蒼茫天意竟誰笑”的詩句;清道光年拔貢龔靈翼描繪天池、石鯉的詩句“池在寺之前,魚在山之巔。身大池不容,翹首向青天”。

此外,還有福建著名書法家朱以撒、佘險峰都留下了筆跡,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增添光彩。葫蘆嶺是著名的風景長廊,米磨巖、葫蘆巖、狀元帽、金牛臥翠、表面波海馬等維妙維肖,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叫人贊口不絕,每塊石頭都能說出壹個優美動聽的傳說。

“兩岸農家煙漠漠,十橋風景柳依依;金鐘山下流芳遠,攬勝遊蹤客忘歸。”這首詩描述的是壽寧縣犀溪鄉西浦村富有江南水鄉特色的秀麗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西浦村不僅景色秀麗、風光旖旎,曾被命名為省級園林式村落;而且在歷史上特別是趙宋時期更是名聞遐邇。這個方圓不足2公裏的村落和在這裏世代居住的繆姓族人,在長達壹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演繹出了許多動人事跡,直至今日仍為世人津津樂道、口齒噙香。

  • 上一篇:麻婆豆腐怎樣做才好吃?
  • 下一篇:小班遊戲教案《小兔跳房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