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營造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
首先,我們要審視傳統教學理念或教學方式,傳統小學數學以規律教學為主,輔以題海戰術,讓學生從規則出發,認識事物、熟悉事物。誠然,如此能讓學生快速了解知識本質及應用場景,但課堂學習過程枯燥,學生思考時間與空間較少,教師在課堂中擁有絕對權威,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探究樂趣被人為抹殺。而權威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道路上最大的阻礙,缺乏學習樂趣的課堂不足以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因此,教師必須優化教學結構。壹方面改變過去壹言堂式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擁有足夠的思考空間,實現自主探究學習,獲得知識,感受數學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及探究樂趣。另壹方面建立平等、寬松、民主的教學環境,讓學生獲得良好的課堂學習情感體驗,敢於挑戰權威,在課堂上大膽提出自己的問題。同時教師也要教會學生聆聽,尊重他人,在課堂上有序發言,多給學生壹點發言自信,少給學生壹點發言顧慮。
二、建立合理問題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小學數學課堂常用的教學方式,通過創設壹定教學情境,讓學生思維處於特定環境之中,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壹)再現生活情境
小學生學習生活經驗有限,通過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讓學生產生熟悉感,有助於促進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發現問題的習慣,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例如,學習《多邊形的面積》壹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我們的房子有九十六平方米的,也有壹百九十六平方米的,這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往往人們會忽略身邊習以為常的事物,小學生同樣如此,通過生活化問題情境,在學生腦海中產生壹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創設問題探究情境
探究學習與優秀問題情境的創設是分不開的,通過設置相關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實現知識與思維能力的雙重發展,而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必然會發現壹系列問題,並著手解決問題,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與問題解決能力。問題探究情境需要教師建立壹個開放的教學環境,學生在高度自主的環境下進行探究活動,完成相關教學目標,對學生自學能力、思維能力、自覺性及教師教學藝術等都提出較高的要求,因此壹般用於高年級數學教學中。
(三)沖突式問題情境
所謂沖突式問題情境,指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與學生認知經驗相沖突,在學習過程中解決矛盾、發展矛盾,利用矛盾調動學生求知欲,推動課堂教學發展。例如,學習《四則運算》壹課時,前面我們已經分別學習過加、減、乘、除四種運算法則,教師可以給出壹道例題,如3×5+9÷3﹣2,讓學生進行計算,絕大多學生得出的計算結果是等於6,會按從左至右的順序計算,這時教師可以給出正確答案“16”,引起學生好奇,讓學生思考為什麽等於16,再適時引入四則混合運算規則,糾正學生所犯錯誤,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認知沖突中進步。沖突式問題情境不僅要學生學會相關知識,更要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對與自身認知相沖突的地方提出質疑,從而增強學生問題意識。
三、走出課堂
僅靠課堂教學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是不現實的,需要引導學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之中,多方面培養、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其壹,教師要在課堂上留“尾巴”,既可以家庭作業的形式,又可以是課後探究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課堂,讓學生在課後有問題可想。其二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這種閱讀是廣泛的,不壹定是數學,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展開思考、質疑,從而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有利於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科學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向素質教育方向發展。問題意識的培養不是壹蹴而就的,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在長期教學中善加引導,運用優秀教學方式,制定增強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途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