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是整部故事的中心人物,他的身上承載著作者祈望回歸純真世界的願望,並肩負著探尋人生真諦的使命。他代表著兒童純凈無瑕的精神世界,並以洞悉世事的、屬於孩童的目光發掘世間的真情和溫馨。
在他的眼裏,人與人、人與事物、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系是直接的、自然的,未曾經受現代文明和成人世界功利思想的侵染。
這種單純的、無私欲的內心世界使他在看待事物時能夠褪去浮相直觀其本質。因此,他才能看出飛行員童年所畫的圖畫是“蟒蛇吞吃大象”,而並非是成人所認為的“帽子”。因為,他懂得“用心去看才能看清楚,用眼睛是看不見本質的東西的。
擴展資料:
作品鑒賞
傳統童話大多選擇的是全知敘述,敘述者處於故事之外。而《小王子》的敘述者是“我”,“我”既是童話的敘述者,也是其中的壹個重要人物。 “我”所敘述的故事情節很簡單,但作品的成功之處在於:隱含作者並不僅僅將“我”作為壹個陪襯。
“我”在完成敘事任務的同時,也在深化著作品的主題。“我”是個還抱有童真的成年人。因為抱有童真,“我”難以認同於成人世界的理性和功利,這讓“我”從小便與所謂的“大人”們產生矛盾。
又因為“我”是成年人,“我”壹開始難以完全理解小王子的純真和感性,於是“我”與小王子產生了矛盾。“我”與大人們的矛盾、小王子與“我”的矛盾其實質均在於孩子和成人的矛盾,是理性與感性、麻木和摯愛的矛盾。而在這關鍵性的矛盾中,“我”都起著映照的作用。
可以說,“我”猶如壹面鏡子,照出了成年人的理性、功利、迷惘,也照出了孩童的感性、純真和愛。隨著“我”與小王子日漸加深的了解和情感,“我”最終回歸到孩童時的狀態,認同小王子的價值觀和情感,崇尚著愛的哲學。至此,童話的主題便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