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尚武對培養中華民族精神的價值與作用。

尚武對培養中華民族精神的價值與作用。

中國武術是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礎,伴隨著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壹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隨著中華民族的繁衍發展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和演繹,無數的仁人誌士投身於武術運動的研究和實踐中,武術也逐漸發展為壹門綜合文化,從技術層面上,它融踢﹑打﹑摔﹑拿﹑跌﹑擊﹑劈﹑刺等動作,並按照壹定規律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種攻防格鬥功夫﹑套路和單勢練習。從文化層面上,它更匯集了儒、釋、道等社會哲學、中醫學、倫理學、兵學、美學、氣功等多種傳統文化思想和文化觀念,註重內外兼修,諸如整體觀、陰陽變化觀、形神論、氣論、動靜說、剛柔說等等,逐步形成了獨具民族風貌的武術文化體系。武以載道——武術所承載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武術精神,而武術精神無疑是中華武術的魂魄,她滲透於武術技術之中,貫穿於武術文化的始終。中國武術的修強調身心俱修,除了身體層面的強身健體、防身抗暴,更重要的是培養勇者無畏、仁者無敵的武術精神,使自我擺脫身心束縛,走上自由之路。

尚武精神之提出:

在歷史上,第壹次明確提出“尚武精神”的是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1920年,孫中山先生應上海精武體育會之邀,為其出版的會刊《精武本紀》作序,欣然寫下“尚武精神”四個大字,並進壹步把“尚武精神”歸納為“以振起從來體育之技擊術,為務於保國強種有莫大之關系。”他把體育、技擊、強國、富民結合在壹起,提出“求自衛之道,重尚武精神。”

孫中山先生提出“尚武精神”,有著其特殊的社會背景。近代史上多次的列強入侵,使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和屈辱,使中國社會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後,黃皮膚的中國人被貶稱為“東亞病夫”,蔡鍔曾這樣描述“體魄之弱,至中國而極矣。身體不具之婦女,居十之五。嗜鴉片者,居十之壹二。龍鐘憊甚而若廢人者,居十之壹。還有跛者、聾者、盲者、啞者、疾病零丁者,又居十之壹二。所謂完全無缺之人,不過十分之壹而已。” 另外,清朝末年“重文輕武”的思潮也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中國人的形象是“曲背彎腰,男子婦女樣”,由此可見,當時的國民身體素質達到無以復加的羸弱。

在內憂外患的緊急關頭,很多仁人誌士提出了用尚武來強國強種的主張。他們提出的“尚武精神”的主要是通過繼承和發揚傳統武術,練功習武,增強體質,來達到強國強種、富國強兵的目的,當時的“尚武精神”,是在“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背景下的呼喊,它集中代表了中華民族愛國、強身、保民、自強、抗爭、向上的精神,是壹個時代的最強音。

尚武精神之淵源:

梁啟超先生曾指出:“中國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上古時期的初民,因為部落的頻繁戰爭而形成了強悍好勇的民族性格。習武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至夏商周三代,雖已強調禮樂教化,卻仍然重視武備。對青少年的教育講求文武並重,即所謂“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其中的“射、禦”就是旨在培養保衛國土的武備之才。當時學校以軍事訓練和祭祖禮儀為主,謂之“國之大事,在祖與戎”。被稱之為師氏的老師也由車官擔任。上古初民尚武的風氣和習武為主的內容,造就了中華民族剽悍的性格和尚武傳統。與當時濃烈的尚武風氣相適應,先秦時期的民間社會中,出現了壹批武藝高強,擊技出眾的武士、劍客。

春秋時期,壹部分士大夫努力恢復夏商周三代的禮樂文化傳統,他們的主要目的是進入上層社會參政,此為“儒士”。而另壹部分人則保持著尚武傳統。他們來源於平民社會,不斷汲取平民倫理觀,即為“俠士”。“儒”與“俠”,“文”與“武”從此分流。自此儒家文化占主導地位的文化傳統方始形成,武術文化中尚武崇德的內涵也初步成型。

漢時,尚武之風空前高漲,這壹階段的練武之人已成為影響政局的壹種社會力量。當時的價值觀念和倫理準則,如重諾、輕財、品德高尚、不仗勢欺人等,是尚武之風在民間迅速擴展的原因。但是,當時由於崇尚“重交結倫”、“任俠行權,以眶毗殺人”,在中國大民眾心中,形成了班固所謂“死黨主義”的價值觀,導致了不分是非,只管私義,動輒殺人的“快意恩仇”傳統意識的產生,這是其中的糟粕。對現今社會來講是完全不可取的,應予以摒棄。

  • 上一篇:小木作的介紹
  • 下一篇:山水畫上色調色技巧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