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歷史上稱為“齊魯之邦,禮儀之鄉”,不僅是個經濟大省,而且獨具豐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文化風貌。為促進與東盟各國的交流與合作,為便於新聞界同仁的交往和互動,請允許我向會議簡要介紹山東燦爛的齊魯文化。中華文明的搖籃地,目前公認的有六塊。它們是:泰山周圍、華山周圍、四川盆地、江漢平原、長江下遊、遼西平原。其中泰山周圍是最早最大的壹塊。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4000年前的龍山文化等,都是在泰山周圍首次發掘,並以發掘地的地名而命名的。中華文化的開拓者伏羲、炎帝、黃帝的活動和貢獻,相當多的是在山東。後來的齊國是炎帝後裔所建,魯國是黃帝後裔所建。
春秋時期,魯國因其保存了完備的周禮而成為當時中國思想文化的重鎮。齊國則在齊桓公、管仲的主持下率先改革,國力強盛,九合諸侯,壹匡天下,成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首。戰國時期,齊國又躋身於七雄(秦、楚、齊、燕、韓、趙、魏)行列。那時的齊國,經濟發達,文化繁榮,軍事強大,壹度稱雄於民。東方的齊國與同時期西方的希臘,成為世界的兩極。春秋戰國是思想活躍、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的時代。在齊魯大地上,湧現出孔子、孟子、曾子、子思、墨子、管仲、晏嬰、孫子等賢哲聖人。他們是齊魯文化的奠基人。齊魯文化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流。齊魯文化以“人”為本,以“仁”為核心,以“和”為貴,以“禮”為形式,以“天人合壹”為目標,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山東近水樓臺先得月,所受熏陶最深。有人作過統計,《二十四史》中涉及到的山東人達1000多位。智聖諸葛亮,書聖王羲之,愛國詩人辛棄疾、李清照,短篇小說家蒲松齡等,既是齊魯文化的繼承人,也為豐富發展齊魯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山東人誠實守信、熱情好客、禮讓待人、吃苦耐勞、尊師重教、尊老愛幼、扶弱濟貧等傳統美德,其源蓋出自齊魯文化。
進入20世紀,山東再次成為世人關註的壹片熱土。1919年,第壹次世界大戰後的巴黎和會醞釀把德國在山東省的種種特權轉交給日本,激起了中國青年學生、工人階級的極大憤慨,爆發了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五四”運動。抗日戰爭時期,山東是日寇實行“三光”政策最殘酷的地區之壹。從膠東到魯西,從沂蒙山到微山湖,從鐵路線到臺兒莊,到處燃起抗日的烽火,沈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把向解放區進攻的重點放在陜北和山東。山東那時只有4000萬人,卻有100萬人參軍,1000萬人支前,出了22萬名烈士。孟良崮戰役、萊蕪戰役、濰縣戰役、兗州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著名戰役的勝利,都離不開山東人的浴血奮鬥。有部電影叫《車輪滾滾》,從壹個側面反映了那段如火如荼的革命鬥爭史和山東人民的巨大貢獻。
正是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這幾十年的革命鬥爭,形成了中國***產黨領導的人民大眾的革命文化。山東人愛黨愛國、擁軍愛民、不屈不撓、前赴後繼、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賦予革命文化以豐富的內涵。1978年12月,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山東地處沿海,較早地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由西向東逐步推開。擴大出口、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等開放政策,由東向西梯次實施。圍繞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社會主義新山東,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實施科教興魯、經濟國際化、城市化、可持續發展戰略,成為全省上下的***識。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正在變為廣大幹部群眾的實際行動。海爾、海信、澳柯瑪、巨力、時風、皇明、魏橋、華泰、南山、金鑼、太陽紙業等壹大批著名企業脫穎而出。山東人的誠實守信、公平競爭、人才觀念、創新意識蜚聲中外。這種適應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包括吸收外來文化優秀成果在內的新文化,就是富有山東特色的現代文化。
總之,5000年形成的優秀傳統文化,壹個世紀以來形成的人民大眾的革命文化,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的現代文化,組成了獨具特色的齊魯文化。這朵文化奇葩,是山東的,也是全國的、世界的。花香四溢,優秀文化的傳播是不可阻擋的;海納百川,優秀文化要做成現代大文化,就壹定要吸收世界壹切優秀文化成果。“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各國新聞界同仁到山東來采訪、調研、觀光、作客,大眾報業集團壹定會熱情接待,真誠合作,***同加深友誼,發展事業。
推薦到 CNKI下載篇論文:
山東半島地域文化的界定、內涵及其傳承趨向
依據地理環境認定,山東半島的地域文化應該是半島文化。山東半島的準確地理範圍應該是在河北省與天津市界地的岐口和江蘇省臨近山東省界的臨洪口壹線之東,濟南到泰山壹線是它的根部。山東半島的地域文化積澱深厚,異彩紛呈,其中漁耕文化、齊文化、賢哲文化和港口文化是山東半島地域文化獨特建構的主要文化形態。地域文化傳承通常有兩種方式,並遵循兩種規律。山東半島的地域文化傳承從總體上說屬於第二種傳承方式、第二種傳承結果。凸顯海洋文化、融合周邊文化、兼容日韓文化、趨同世界文化,這是山東半島地域文化傳承的基本趨向。海洋戰略將成為山東半島發展的主要戰略。
作者單位: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地域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
關鍵詞:地域文化;內涵;方式;趨向
分類號:K203
DOI:cnki:ISSN:1008-7214.0.2006-02-015
正文快照:
無論從文化人類學還是地域文化學的意義上講,山東半島地域文化都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對地域文化的認定,可以依據歷史積澱,也可以依據地理環境;可以依據民族區域,也可以依據生存方式;可以依據人文現象,也可以依據社會模式;等等。通常依據地理環境認定地域文化便於涵蓋其地域整個歷史的各個時期,從而更為科學。依據地理環境認定,山東半島的地域文化應該是半島文化。與山東半島南北對峙的遼東半島,也應該是半島文化,只是同為半島文化,因種種不同的歷史和文化的因素,而各有其不同的內涵。地域文化是國家和民族文化具體而實在的部分,進行地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