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山西傳統民間藝術 高蹺的來歷及特色

山西傳統民間藝術 高蹺的來歷及特色

高蹺的來歷及特色: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說丹朱> );考古學家認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 )兩者可互相印證。 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註釋,可知“長股國”與踩蹺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壹註釋中,不難想象出腳上綁紮著長木蹺,手持長木制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著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傳承演變:

山西省內各地的高蹺高度不壹,高蹺低的低至數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山西芮城、新絳等縣,高蹺的高度達到壹丈五尺甚至壹丈八尺。平時,高蹺以四尺左右的高度為多見。 高蹺在山西的延傳歷史悠久,在晉中壹帶榆社縣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蹺、雜技的圖畫,雖然高蹺無文字記載,但最遲也應從北魏開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蹺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蹺和武高蹺兩種。文高蹺重於扭和踩,武高蹺以表演特技為主。

浮山縣的武高蹺,頭蹺為指揮,二蹺是領隊,戲曲人物居中,最後由醜漢壓陣。表演首先扭各種場圖,然後表演“過仙橋”、“跳桌子”、“跳雙凳”、“大劈叉”等各種難度大的動作。

垣曲縣境內的胡村壹帶,高蹺主要是表演特技。這裏的高蹺表演,不但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鬥等技巧動作,而且還有擡二節、擡三節、坐擡、立擡、組合擡等高難度擡法,並能構成“馬拉車”、“過天橋”的造型。這個縣的高蹺,難度最大的是“上虎梯”。

新絳縣境內的柏壁村和交口縣的雙池鎮的“撲蝴蝶”,是既有故事情節,又有許多高難度動作的高蹺節目。這個節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飾演旦角,挑著蝴蝶前行,男青年飾演小生,持扇撲蝶,小醜搖動撥浪鼓嬉戲追逐,甚為活潑、生動,趣味性很濃。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鷂子翻身”、“越頭跳”、“後滾翻”、“單腿跳”等技巧動作。 稷山縣和右玉縣的“走獸高蹺”,是由兩人表演的連體高蹺。高蹺表演者腳綁木蹺,腰縛獸皮,前系獸頭,上身扮演與之相應的人物,組成壹組造型,在樂曲鑼鼓聲中邊舞邊前進。

夏縣等地的三人合踩的四只蹺,四人***綁五只蹺的“連腿高蹺”,進行表演中要求配合默契,難度是很大的。

在原平、平定、定襄縣境內的高蹺,邊扭秧歌步,邊變換隊形,然後進行評說和演唱,叫做“高蹺秧歌”。在隰縣的幹家莊,還有在蹺腿銜接處拴上個小鈴擋的“響鈴高蹺”表演方式。

山西省境內,高蹺表演形式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不拘壹格。這些高蹺的表演時間,壹般都在農歷正月十五左右的鬧“紅火”活動中,高蹺是整個活動中的壹種表演形式。這種活動內容機動性大,行動比較自如,可以在大場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二三層無蹺)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壹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壹躍而下等絕技。

  • 上一篇:鄭州到佛山快遞要多久?
  • 下一篇:我國的傳統節日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