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錘砧勞作上是行家裏手,在造型設計上苗族銀匠也堪稱高手。究其原因,壹方面是苗族銀匠善於從婦女的刺繡及蠟染紋樣中汲取創作靈感。另壹方面,作為支系成員,也為了在同行中獲得競爭優勢,苗族銀匠根據本系的傳統習慣、審美情趣,對細節或局部的刻畫註重推陳出新。工藝上的精益求精,使苗族銀飾日臻完美。當然,這壹切都必須以不觸動銀飾的整體造型為前提。苗族銀飾在造型上有其穩定性,壹經祖先確定形制,即不可改動,往往形成壹個支系的重要標誌。
苗族女性銀飾,愛其潔白,珍其無瑕。因此,苗族銀匠除了加工銀飾,還要負責給銀飾除汙去垢,俗稱”洗銀”。他們給銀飾塗上硼砂水,用木炭火燒去附著在銀飾上的氧化層,然後放迸紫銅鍋裏的明礬水中燒煮,經清水洗凈,再用銅刷清理,銀飾即光亮如新。
歷史上的銀飾加工原料主要為銀元、銀錠。也就是說,苗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復始,經年累月,積攢下的銀質貨幣,幾乎全都投入了熔爐。正因為如此,各地銀飾的銀質純度以當地流行的銀幣為準。譬如民國時期黔東南境內是以雷山為界,其北邊銀料來自大洋,純度較高,南邊來自貳毫,銀飾成色較差。20世紀50年代後,黨和政府充分尊重苗族群眾的風俗習慣,每年低價撥給苗族專用銀。
苗族銀飾工藝是世代相傳的,由於生產條件的限制,苗族人對手工的依賴很大,因而練就了高明的手工藝能力,在某些領域,甚至可以說是“天下無雙”!苗族的銀飾每壹件都是獨壹無二的精工之作,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機械批量生產的銀飾相比,手工銀飾真正承載了苗族的文化和傳統。
苗族銀飾全系手工制作,有三十多道工序,形成鑄煉、錘打、焊接,編結、洗滌等壹整套工藝過程。
首先是鑄煉,即將銀料放在“銀窩”(坩堝)內,把坩堝放在爐子上,用木炭全部蓋好,用風箱鼓風增高溫度。銀料全部溶化成液體後,把它倒在卡條狀的糠槽內。約半個小時後,銀料凝固,再取出趁熱錘打。
錘打是先將熱銀錘打成四方形長條,若需制銀片,則把它攤寬,若需制銀絲便錘成細圓條,再用絲眼板拉絲。苗族銀飾多由方條、圓條、張片和細絲組成。方條、圓條做工粗,工藝較為簡單,多為錘打而成。張片制作較為精細,工藝要求也高,耗時較多。先將銀條錘成大張薄片,然後按需要剪成小塊,放在模子內壓成花紋輪廓,再貼在松脂板上鏨刻成細致的花紋。銀絲制作更為復雜,分粗細兩種。苗族藝人掌握了熟練的抽絲技藝,他們用壹個特制的絲眼板,板上有粗、細、方、圓不同的眼孔,可以拉出4毫米直徑的粗絲,也可以拉出電光絲般的細絲。這種拉絲工藝可與聞名中國的成都拉絲工藝媲美。
將各種組件合成的過程就是編結過程,編結時輔以焊結等工藝的使用,將不同的組件固定在壹起成型。
後將整件飾品放入特制的溶液中洗滌,去除汙漬,或將壹件件古舊銀飾放在溶液中洗滌成光亮耀眼的飾品,這是最後壹道工序。
苗族銀飾制作的相關器具包括:火爐、風箱、坩堝(俗稱銀窩)、鐵錘、牛角錘、鐵砧、園木磴、沖具、刻具、拉絲眼板、銅鍋、鉗子、鑷子、油燈吹管、鉛坯模具、松脂板等。
苗族銀飾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手工操作完成。苗族銀匠不僅在錘砧勞作上是行家裏手,在造型設計上堪稱高手,他們善於從婦女的刺繡及蠟染紋樣中汲取創作靈感,並根據傳統習慣、審美情趣,在細節、局部的刻畫上推陳出新。經過銀匠巧奪天工的設計和加工,件件銀飾各具特色。尤值壹提的是“呆四連環梅花套戒指”,它如同現代的小魔方,由四個連環組成,每個連環上有“<”形狀,平折成90度,其上飾有數朵梅花,每環交錯套在壹起,能分能合。此戒指若分開後,不熟悉之人難以復原。
苗族銀飾的制作以黔東南和湘西的工藝最高。有的銀飾制作工藝很復雜,著名的如黔東清水江、舞陽河兩岸的銀花、圍腰鏈、銀羽、銀泡、銀雀、銀索、銀冠、銀羅漢、銀鈴,湘西和黔東北的銀鏈、銀花、銀耳環、釵牙簽、銀鈴、銀蝴蝶、銀牌、銀披肩以及祭祀用的銀冠等。制作這類銀飾費工極大,有的要經過多程序的加工,如制銀索,要將銀拉成細如頭發的銀絲,然後集數十根銀絲編成每面都呈“人”字形的六棱銀索,很多銀匠因此損傷了視力;再如壹付銀角需要203片銀花焊接而成,而每壹片都是要經過手工編制和焊接壹點點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