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位於四川東北米倉山南麓,東臨四川達州,西抵四川廣元,南接四川南充,北壤陜南漢中,是北高南低,貧困人口集中的大山區。總面積12325平方公裏,轄壹區(巴州區)三縣(南江、通江、平昌),172個鄉鎮,2355個行政村,人口370萬。
巴中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7000年左右,這裏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古屬禹貢梁州之域,春秋時為巴子國所轄,秦漢時為巴郡(今重慶市)宕渠縣所屬。東漢和帝元年(公元89年)劃宕渠之北(今四川巴中市、萬源、達縣之北,宣漢之西北壹帶)置漢昌縣(誌今巴州區巴州鎮),東漢獻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置巴西郡(今四川閬中保寧鎮)後由巴西郡所轄,北魏宣武延昌三年(公元514年)首置巴州,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改設巴中。1932年12月18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經陜南越巴山抵通江縣兩河口,25日解放通江縣城,1933年1月23日解放巴州,1933年2月1日解放南江,隨即成立中***川陜省委、川陜省蘇維埃政府,黨政軍首腦機關設通江。1933年6月首腦機關從通江遷入巴州。1993年10月設巴中地區,2000年改設巴中市,市府駐巴州區巴州鎮,人口25萬,系巴中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秦漢時,巴中境內有巴水(今通江河)、渝水(今南江河、巴河)縱貫全境,歷史上把這裏稱“巴渝”。因兩河流域住居賨人(巴人中的壹支)又把這裏稱“巴賨”,漢高祖命名的“巴渝舞”即出於此。又因賨人喜歌舞、勇敢善戰,高祖伐賨人平定三秦有功,故首次建縣時高祖欽定為“漢昌”。明末清初,戰亂平凡,瘟疫泛濫,人口大量死亡,現住居民中百分之九十為清初“湖廣填四川”時移民來的巴人後裔——土家族人漢化後的漢人,另有少量的回民插居於漢人區之中。
巴中地處秦巴山區的米倉山之南,境內巴渝二水下通重慶,巴方巴人建成的迄今有3000余年歷史的米倉古道(巴嶺路,大行道)是上連關中平原長安、下連蜀地成都的重要通道,因此這裏也是黃河流域北方文化與長江流域南方文化的交匯之地。 巴中的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全市***有摩崖造像100處,多為唐代所造。其中,南龕、西龕、北龕、水寧寺造像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巖造像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巴州區的南龕造像156龕2100余身;水寧寺造像27龕300余身;西龕山造像59龕1900余身;北龕造像24龕300余身。通江的千佛崖造像51龕3000余身,白乳溪魯班寺造像20龕,184身。以上6處造像規模較大,影響深遠,價值不凡。另外,還有道教故事造像壹處,為巴州曾口鎮臥牛山造像6龕12身。
巴中摩崖造像特點甚多,造型精美,工藝細致,集聚了佛教各種派別的造像。以南龕摩崖造像為例,不僅有形式多樣的窟楣和邊飾雕刻,而且還飾以五顏六色的集束貫珠,帷幕流蘇,更顯示出了宗教神秘的色彩。有較多的飛天使樂,不僅樂器品牌眾多,而且飛天姿態各異,是巴中唐代宗教文化的集中反映。在工藝制作上以寫實手法為主,形象逼真,姿態婀娜,可與敦煌壁畫媲美。造像藝術較為民族化,世俗化,以豐滿健壯為美,服飾由佛教的“偏袒右肩式”、“通肩式”發展為中國式的“冤服式”。水寧寺造像全部采用高浮雕和圓雕的技法,表現出了人體形態的線條美,使造像顯得更為精美,1992年中國敦煌藝術研究院教授段文傑先生考察巴州石刻造像後題詞贊美:“水寧盛唐彩雕全國第壹”,“巴中石窟、國之瑰寶”。 巴中的民族民間文化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價值極高。如“巴山民歌”,僅公開出版的民歌就達3000余首。既有專唱生產勞動為主的勞動歌,也有教誨兒童的兒歌,既有在庭院休閑唱的小調故事歌,也有莊重嚴肅的祀典儀式歌。總之,下田有田歌,薅草有薅草鑼鼓,薅秧有薅秧歌。有修房造屋過程中石匠、土匠、木匠吟誦的各類儀式歌,有專用於婚嫁習俗的哭嫁、坐歌堂歌,支客司押禮先生吟誦的酒禮儀式歌和報送各類柬文的禮儀歌,有用於喪葬習俗的祭奠歌、孝歌,殺豬匠獻剛鬣儀式中用的儀式歌,有擡行的報路歌,有背夫的巴山背二歌,還有請雨儀式歌,春官說春歌,騙豬騙牛止血歌,燒香拜佛的佛歌,巫師的訣術歌,嫁毛蟲、燒土蠶、送疙虱等兒童民俗歌……總之,在巴中七十二行行行都有歌可唱。其中歌唱愛情生活的茅山歌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在民俗儀式歌中,祀典歌、訣術歌歷史最為悠久。在祀典儀式中特別強調語言的力量,在使用中必須用原創的語言,不允許即興創作,否則神靈聽不懂,達不到祀典的目的,巴中喪俗儀式中使用的各類禮儀文、出堂三獻和對靈三獻儀式均為明代抄本,所用的勸孝、教孝等各類孝文與《詩經》中的詩壹字不差,如“蓼蓼者莪,匪我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距今約3000年之久。巴中民歌中最多的七言格律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31年的《巴謠歌》,距今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歌詞:以規整的七言格律詩為主,五言也有,較少。如“賢妹長得白漂漂,好像豆腐才開包;才開包的嫩豆腐,輕輕壹壓水長滮”。其表現手法采用傳統的賦、比、興,選用巴山人生活中最典型的事物,加以藝術化的高度概括和描寫,樸實自然,毫不雕琢,淺顯易懂。如“妹是鮮花香千裏,哥是蜜蜂萬裏來,蜜蜂見花團團轉,花見蜜蜂朵朵開”,用鮮花和蜜蜂這壹特殊關系來比喻愛情是相互平等的,顯得十分切貼,生動而又十分準確。如巴山背二哥們在中午肚餓疲勞,爬坡走不動時,領隊便打柱放腔:“叫聲腳桿妳莫火巴,上坎就到涼風埡,店老板娘等著妳,敞開胸懷餵娃娃,妳要想吃她那熱饅頭,就慢步慢步往上爬”!
巴山民歌歌詞創作手法之高,想象之奇特,比喻之巧妙,韻律之和諧,音節之宏亮、自然,是與那些用助詞、嘆詞等虛詞押韻的花兒、《蓮花山情歌》、布依族《浪哨歌》、納西族《玉龍山情歌》根本不相同的,巴山民歌禁止用虛詞押韻。如“郎是蜜蜂飛上天,姐是蛛絲網屋檐,蜜蜂撲在蛛絲上,郎要高飛姐要纏”。又如:“河裏漲水沙浪沙,妹過跳蹬眼發花,妳是哪家小大姐,要不要我來把妳拉?對門哥哥莫來拉,我是蜜蜂撲過的花,我已開花結過果,莫在我身上想辦法!”巴山民歌抒發情感大膽直接、熱烈奔放、淳樸自然,這是其他民歌中少見的,如“陪郎玩耍五更天,懷抱小郎把氣嘆,閏年閏月樣樣有,為何不閏五更天!”,真是“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誌,莫非自然”。明代李開先在《市井艷詞序》中寫到“真詩還在民間”,巴山民歌就是印證。
襯詞:在民歌中常見的襯詞總為虛詞,即主體“歌詞”加“虛詞”,其目的或達到字正腔圓或增其詠嘆意韻。巴山民歌的襯詞與眾不同,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實詞實句作襯詞襯句,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甚至某些民歌的主題全靠襯句來表現,這是其他地方民歌中找不到的,如《問郎幾時來》,主體歌詞為“太陽落坡四山黃,唱起山歌送情郎,情郎回家慢慢走,妹兒眼淚濕衣裳”。其主體歌詞和傳統襯句“花花扇兒搖”、“紅花對牡丹”、“十把紅筷子”、“繡球花兒紅”等有機地融為壹體,妙趣橫生地表達出愛情主題。在歌曲結尾處出現了副歌:“抓住郎腰帶,問郎幾時來;今天不得空,明天要砍柴,後天才到小妹山上來!”這五句是緊跟主體歌詞最後壹句“妹兒眼淚濕衣裳”分手時真情實感的描寫,回答了“問郎幾時來”的問題,好似川劇幫腔,達到深化、渲染主題的作用。
曲調:巴山民歌的曲調由宮、商、角、徵、羽五聲調式或“羽徵交替調式”上下兩個樂句構成。徵調式民歌主要是大調式大聲韻山歌。這種表現樸實、明快的大調山歌從北到南逐漸減弱。反映了北方大調式民歌對巴山民歌的影響。羽調式民歌從南到北逐漸減弱。反映了南方小調式民歌對巴山民歌的影響。交替調式是巴山民歌的最大特點,特別是羽徵交替調式最為普遍,這是南方小調民歌與北方大調民歌交融後的產物,如上個世紀50年代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得金獎的通江民歌《豆芽兒蔥蒜葉》,就是壹首典型的羽徵交替式,它與米倉山南廣為流傳的《送太陽》同曲異詞,是我國南北民歌交融形成的典範。
巴中民族民間文化還體現在許多古風古俗上,有創世神話《女媧補天》,有愛情故事《牛郎織女》、《董永》,有歷史人物傳說《章懷太子》等,也有史實傳說,如唐貞觀年間鎮壓巴人起義的《斬巴蛇》等等,更有歲時節令習俗中的春節,燈火節(元宵節)、清明節、端陽節、正月十六登高節,中元節(月半節)、中秋節、重陽節(老年節)以及民間宗教廟會:文昌會、觀音會、老君會、蟠桃會、佛祖會等;有人生禮俗中的“打三朝”、“辦滿月酒”、“開暈”、“拜幹爹”、剃頭禮,以六禮迎親的婚俗、坐花轎、支客司押禮先生的各種禮儀,辦生與祝壽、辦學酒等;喪葬禮俗仍保持傳統的“喪禮”和“葬禮”兩大程序,喪俗基本上是春秋時的遺風,其喪服、孝服、祭奠方式、屍體處理、入棺程序、陪葬物品、棺材格局等都保留了傳統的習俗,其葬法有“塞甘石巖”的“巖穴葬”、“吊棺葬”(懸棺葬)和“洞穴葬”。土葬有將屍體入棺土埋(墓坑葬)、墓穴吊棺葬(先用石頭修好墓穴,屍體入棺後用鐵鏈懸吊於墓穴壁上,上用石頭起拱後埋土),城市用公墓土葬骨灰盒的二次葬屬於火葬後的土葬;修建住房仍保留“看宅下基”、“架板築墻”、“上梁立柱”、“開門掃壩”、“祭祀新房”等壹整套與自然崇拜、植物崇拜等相關的古老風俗儀式。其房屋格局有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三合院和大量的幹欄式吊腳樓房、茅草土墻房,個別地方還有半洞穴半幹欄式房屋。城市中還保留不少由傳統的櫃坊、門、天井、廳堂、廊、廡式和青瓦粉壁組成的壹進三退堂的四合院住房;民間飲食習俗中有烤制丁缸酒、醪糟酒;煮老鷹茶、釅茶、烤茶、糖茶等;還有民間普遍風行“十大碗”的宴客風俗;食品儲藏仍保留了民間的煙熏臘肉習俗;手工技藝中的土法造紙在民間普遍流行,個別地方還有撞桿榨油、絞車榨油(俗稱“小榨油”,價格偏貴)。還有傳統印花布的印染技術、傳統竹編技術和石刻技術等。恩陽河的泥塑,通江的剪紙,通江、南江、巴州的根雕也比較有名。民間燒造技藝在巴中市普遍保留,南江的土漆加工技術,巴州鎮的土墨加工技術仍然存在;民間戲曲中的“爨壇戲”加“古彩戲法”表演在南江、通江、巴州民間流傳;四川最好、最活躍的皮影劇團及皮影制作在巴州(李玉湘皮影劇團、張學林皮影劇團);巴州棗林的民間曲藝說春是我國這壹曲種僅存的種子,說春的人——“春官”現仍在巴中、陜南壹帶活動。
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是巴中文化的基因文化。 綿延千裏的大巴山,曾是壹片風雲叠起的熱土,曾是壹片血肉澆鑄的聖地。1932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從鄂豫皖向西實行戰略轉移,12月中旬抵達四川省通江縣,在此後的27個月時間裏,建立了以通、南、巴、平為中心的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巴中革命歷史光輝燦爛,革命文物豐富珍貴,革命精神代代傳承。當年有12萬巴中兒女參加紅軍,4萬多人壯烈犧牲,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這塊紅色的土地上***產生了27名***和國將軍、128名省部級幹部,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徐向前、陳昌浩、李先念、張琴秋、廖承誌、劉瑞龍、吳瑞林、傅崇碧等曾在這裏浴血奮戰。全市現有館藏革命文物10619件,其中壹級文物13件,二級文物132件,三級文物2926件,壹般文物7648件。全市現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單位13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3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2處。另據2004年調查,全市有紅軍石刻和壁書標語、文獻、對聯、布告等文物802幅。
全市現有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劉伯堅烈士紀念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川陜蘇區將帥碑林、巴山遊擊隊紀念館、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川陜省第四次黨代會舊址展覽館等壹批紅軍文物展示陣地,其展覽館已達到9個,其中“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3個、“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個。2004年,國家啟動了“紅色旅遊”工程,巴中被列入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和30條紅色旅遊線路之壹(名稱為“川陜蘇區——紅巖精神”),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劉伯堅烈士紀念館、巴山遊擊隊指揮部舊址被列入全國100個經典紅色景區。紅軍文化不僅成為了融入巴中人民靈魂深處的重要文化,也成為了巴中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主體文化,並正以閃光的文化精神特質代代傳承。
積澱豐厚的歷史文化、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和光輝燦爛的紅軍文化構成了獨特的巴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