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面粉、面團的特性,了解發酵粉的作用。
2、初步學習用搓、拉、壓、卷的技能制作點心,探索和出軟硬適度的面團。
3、培養幼兒制作點心的興趣,體驗制作成功的喜悅。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點心。
5、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面粉、面團、發酵粉、水、芝麻、餡、各種面粉制成的點心。
2、搟面杖、圓形筷子、盆子若幹。
3、課前組織幼兒洗手,進行桌面消毒。
三、活動過程:
(壹)通過回憶,引起幼兒制作點心的興趣。
小朋友們看,盆子裏有什麽?面粉可以做什麽?妳吃過哪些用面粉做成的.點心呢?(教師出示幼兒說到的點心)今天,我們就壹起來學做點心。
(二)感知面粉的特性,了解發酵粉的作用。
1、觀察面粉請妳們將面粉捏壹捏、聞壹聞、看壹看,然後告訴大家面粉是什麽樣的?
(1)幼兒觀察,自由交談。(提醒幼兒不要將面粉撒了)
(2)小結:面粉是白白的、細細的、軟軟的、沒有氣味,它象糖、象鹽、還象雪花。
2、介紹發酵粉的作用。
(1)出示發酵粉,引導幼兒觀察。
這是什麽?請妳們看壹看、捏壹捏、聞壹聞。
(2)介紹作用:
做點心時加入發酵粉,可以使做出來的點心既蓬松又柔軟。
(3)引導幼兒按壹定比例放入發酵粉。
(三)感知面團特性。
有什麽方法可以使這些幹的面粉變濕呢?
1 、請幼兒示範,觀察水量和面粉濕度的關系。
幹面粉加入少量水壹揉,變成了什麽?水加得越多,面團越是怎麽樣呢?
2 、幼兒操作,探索和面的方法。
鼓勵幼兒邊和面邊交流和面的感受,如:加水時要壹點壹點,慢慢的,邊和邊加;面粉太濕就會導致太軟而不成形;面粉太幹就會導致太硬而不易揉捏。
3、了解使幹面團變濕、濕面團變幹的辦法。有什麽辦法可以使幹面團變濕、濕面團變幹?
幼兒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4、幼兒繼續操作,和出軟硬適度,有壹定彈性的面團。
(四)學習制作花卷的技能。
1、出示花卷,引導幼兒觀察。
(1)小朋友們猜猜,花卷是怎麽做出來的?
(2)幼兒自由討論,集體交流。
2、小結示範:先把和好的面團拉長,搓圓後壓扁,從壹頭小心地卷起。
3、全體幼兒操作,重點輔導能力弱的幼兒掌握花卷的制作技能。
(五)自由想象、創造性地制作點心。
妳還想用面團做什麽?
1、幼兒操作:自由玩面團,鼓勵他們邊玩邊交流,引導他們相互學習。
2、交流經驗: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
幼兒成果:
(1)將面團搓成球,滾上芝麻,做成麻團。
(2)將三根搓長的面條絞在壹起,變成麻花或油條。
(3)將面團搓成圓球,用搟面杖壓扁,包上餡做成包子或餃子。
3、欣賞制作成果:鼓勵幼兒自由走動,互相觀摩成果,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活動延伸:
將幼兒制作的點心拿到食堂加工蒸熟,給幼兒品嘗。
五、活動建議:
活動前請幼兒在家觀察媽媽和奶奶是怎樣做點心的。
六、活動反思:
孩子們在玩橡皮泥的時候,最愛做花卷、饅頭等點心,在捶打、揉捏橡皮泥的過程中,他們體驗到了動手制作的樂趣。設計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學做簡單的點心,以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
本次活動不是簡單滿足於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面粉的特性,而是在幼兒目睹面粉加水和成面團的全過程後,讓幼兒親手揉面團,運用搓、拉、壓、卷等技能熟悉面粉的特性制作面食,使幼兒獲得利用面粉特性進行制作的技能,從而使幼兒在自我發現的基礎上將科學、技術較好地結合起來。幼兒制作點心,更是讓幼兒體驗到了制作點心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