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廣東開平花燈巡遊:泮村燈會?

廣東開平花燈巡遊:泮村燈會?

廣東開平是我國知名的重要僑鄉,也是名揚海內的建築、藝術之鄉,“碉樓之鄉”的美譽亦是聞名遐邇。而在這樣壹個文化交融之所在,也保留並傳承著獨特的民俗節日活動,那就是擁有數百年歷史的當地民間花燈巡遊:泮村燈會。

江門開平市水口鎮泮村鄉有壹個別具特色的民間花燈巡遊活動——泮村燈會。泮村燈會起源於明代,於明英宗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十三初次舉行,至今已有五百四十多年歷史。

相傳,因當地災禍連年,泮村鄺姓十三世祖健齋曾拜訪嶺南名儒陳白沙,以求消災避禍之法。陳白沙認為泮村有獅、虎、象、馬、牛五座黑石獸山鎮守村落,但因獅王昏睡未醒,其余四獸作亂而致使災禍連連,可掛燈鳴炮、敲鑼打鼓喚醒獅王以保地方平安,後逐漸延續成為當地習俗。

因泮村燈會始於甲申年,後光緒十年祖祠建成大慶亦為甲申年,故當地人決定以甲申為準,每年壹小舞、三年壹大舞,每六十年舉行壹次盛大慶典。因其全過程包括紮燈、送燈、起燈、舞燈、打燈,故擇其名為“泮村燈會”。

每年農歷正月十三,泮村鄉彩旗蔽日,炮竹聲聲,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當地群眾簇擁花燈,以羅傘開路、龍獅伴隨遊遍全鄉。泮村燈會有壹套相對固定的程序和儀式,其過程包括紮燈、送燈、起燈、舞燈、打燈等。

按照傳統習慣,每年燈會需紮制三個大花燈,規格為燈芯16尺、寬9尺,燈肚直徑5尺,燈腳寬3。2尺。紮燈由龍田、塘唇、書廈三個村負責,每村各紮制壹個花燈,須在正月十二中午前完成;當天下午,紮好的花燈由送燈隊伍護送,從書廈村出發,送至廳泉祖祠供奉,並舉行三牲醴酒拜神祭祖儀式。

正月十三早晨起燈,需先選出舞燈頭的村落,以金豬、生豬、生羊、鳳雞、果品等祭拜祖先,起燈地點分別位於泮村、大塘、以及塘唇、龍田和書廈三村之壹;起燈之後,三個彩燈以不同方向、不同路線,巡遊全鄉四十多條村,彩燈每到壹村,均交由該村村民舞動,花燈繞村場三周後再轉往別村。

舞燈過程中,以淌水進村、爬墻入宅和壹枝獨秀等舞技最為引人註目。巡遊所有村莊後,三個彩燈分別到固定的地點進行打燈儀式,打燈即將彩燈紮破,此時,村民們壹湧而上,爭搶燈紙和燈篾,作為吉祥物帶回家中保佑六畜興旺、出入平安。

相傳泮村地區有龜、鯉和龍三個精靈,人們借用三個精靈的靈珠為彩燈,故打燈儀式分別選在龜山附近的潭江村、鯉魚山附近的書廈坊和有沙龍的朝金村進行,以示歸還靈珠。

泮村燈會集舞蹈、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和民間藝術巡遊為壹體,整個燈會活動嚴格按照傳統的習慣和規矩進行,活動的每個環節,都被人們賦予特殊的文化含義,泮村燈會作為壹項獨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動,在嶺南地區具有廣泛的影響力。2008年,泮村燈會已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壹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壹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xz/

  • 上一篇:幼兒園冬日主題活動美篇
  • 下一篇:廣西南寧地區結婚有什麼婚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