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衛星傳送技術的崛起,中央電視臺在保留出國片機制的同時,開始嘗試通過通信衛星來實現與外國新聞機構的契約式節目交換。
這壹時期中央電視臺建立的較為成熟的新聞交換機制有兩個:壹是與長期為其提供國際新聞的維斯新聞社和合眾獨立新聞社建立了新聞互購關系,這兩家外國新聞機構可以通過設在香港的衛星接收站收錄《新聞聯播》節目,並進行有選擇的發行;二是加入了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簡稱"亞廣聯")於1984年1月開辦的電視新聞交換網,該網絡分為A區(東亞地區)和B區(東盟國家為主),中央電視臺所在的A區每周進行5次交換活動,中央電視臺對外發出新聞的頻率是每天2條,此舉不但進壹步豐富了中國電視新聞國際報道的內容和種類,而且也為中央電視臺提供了壹個對外傳播的出口。
此外,中央電視臺還與海外華僑或外籍華人開辦的商業電視機構進行接觸和合作,促進其節目通過這些電視臺實現在其他國家的"落地",合作方包括美國的紐約宏聲傳播事業公司、舊金山華聲傳播公司、洛杉磯斯揚傳播公司,以及加拿大的多倫多中文電視臺和溫哥華國泰華語電視臺等。這些地處北美的華語電視臺雖然對西方觀眾沒有什麽影響力,但卻使中央電視臺制作的中文節目得以被廣大華人華僑接收和觀看,間接擴大了中央電視臺的國際知名度,並為其20世紀90年代進壹步在北美市場擴大覆蓋面打下了基礎。
與此同時,中央電視臺還從1985年開始開設了壹些帶有對外傳播色彩的欄目。創辦於1985年3月7日的《華夏掠影》被認為是中國第壹個對外專題欄目,但實際上它是各地方電視臺和地方政府宣傳部門向中央電視臺提供的各種出國片的綜合播出平臺,內容多為各地攝制的人文風光片或建設成就宣傳片。由於中央電視臺在這壹時期並沒有專門的對外傳播頻道,因此《華夏掠影》也並不能真正實現對外播出。但該欄目的設置極大調動了地方電視臺制作出國片的熱情,也在運作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對外傳播理念的探討和對外傳播人才的培養。開辦於1986年12月30日的《英語新聞》欄目是中央電視臺第壹個真正意義上面對外國受眾的新聞欄目。
在開播之日,廣電部部長艾知生先用英文向觀眾致辭,其後相繼是國際新聞、國內新聞和天氣預報板塊,總時長為15分鐘。欄目甫壹播出,就受到在華外國專家、外交人員和外商的熱烈歡迎,中央電視臺為此收到大量觀眾來信。同時,該欄目采用歐美國家流行的雙主播和口播導語等形態,亦獲得良好反響,並成為包括《新聞聯播》在內的其他新聞欄目效法的對象。其實,中央電視臺並不是國內首個開播英語新聞節目的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先行壹步,在1986年10月開辦了中國第壹個英語新聞欄目《英語新聞》。
這壹時期對於西方人看待中國的觀點和態度產生最大影響的電視欄目是美國公***廣播公司(PBS)制作的《看東方》,這檔用了三分之壹的篇幅介紹中國的電視節目通過衛星總***被全美48個州的518個電視臺播出,成為1985年度全美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之壹。
其主持人為出生於中國桂林的美籍華人靳羽西,她因該欄目在促進美國人了解、認識中國上的巨大成功而被媒體譽為"現代的馬可?波羅"。[649]隨後,靳羽西與中央電視臺簽訂合同,開始為其制作壹套名為《看世界》的節目,主要內容為向中國介紹世界其他國家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合作的方式在當時看來對中央電視臺十分劃算:靳羽西無償提供電視片,中國免費播放;節目總***包括52集短片(實際播出了48集),每集15分鐘,分別在每星期日下午和晚上播出英文版和中文版,大約壹年播完;每次播出前有3分鐘廣告時間,其收入雙方對半分成。
靳羽西曾希望將欄目名稱定為"壹個世界"(One World),取儒家文化"天下大同"之意,但最終經協商,還是將節目納入了中央電視臺已有的《世界各地》欄目,從1986年2月23日開始播出。盡管《看世界》在中國的影響力不及《看東方》在美國的影響力,但這還是令靳羽西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成為極受中國觀眾歡迎的外籍電視人。1988年2月19日《人民日報》刊登的壹條新聞稱:"靳羽西女士在中國大陸已幾乎家喻戶曉,她為中國觀眾制作的《世界各地》受到將近三億中國電視觀眾的熱烈歡迎。"
靳羽西在美國和中國取得的成績固然不能算是中國對外傳播事業的壹部分,但她被行業和輿論打造為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西方電視文化交流的壹個象征符號這壹事實,昭示著這壹時期無論電視從業者還是電視觀眾均對"開眼看世界"和"讓世界了解中國"有了更為強烈的欲望。從中日合拍《絲綢之路》取得巨大成功開始,中國電視從業者深刻認識到自身與發達國家同行之間的巨大差距。
對於此時的電視從業者來說,與西方電視機構進行廣泛而持續的交流與合作不但是履行對外傳播職能的政治需要,也是自身拓寬視野、提升能力的業務需要。正如曾任《中國日報(英文版)》副總編輯的著名國際新聞記者於友所感慨的那樣:我以為,靳羽西這樣的華裔能做的事情,我們也應該能做到,我們和靳羽西同是黃帝子孫,我們也有壹些業務經驗,包括運用現代化新聞工作技術的經驗,我們生活在中國,對自己的國家有較多的了解,包括思想意識上的要求。我們有的新聞工作人員有條件像靳羽西壹樣做好《世界各地》般的報道,關鍵是也要有靳羽西那樣的誌願,掌握到豐富的知識和文藝才能,積極肯幹,不怕辛苦。
因此,對於這壹時期的電視對外傳播來說,當務之急並不是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是在與外國同行的密切交流中汲取前沿的理念與方法。中央電視臺20世紀80年代廣泛與知名外國電視機構合作(參見表4.5),並在這種合作關系中不斷虛心學習和提高;對海外華人開設的電視機構的供片則以免費提供或低價銷售為主。地方電視臺也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可能地與西方電視機構保持接觸與合作,如1987年江蘇電視臺與聯邦德國南德意誌電視臺建立了節目交換關系,雙方還曾合辦過《閃閃發光的中國》電視晚會,晚會在聯邦德國三套節目的黃金時間播出,吸引了大約2000萬觀眾。
總體而言,這壹時期中國電視業的對外傳播實踐體現出壹種較為溫和的面貌,與國內電視新聞的喧囂形成鮮明的對照。這壹方面是由於對外傳播作為壹項極為昂貴的工程需要強大的資金和人才支持,而這壹點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無法得到滿足,故從業者只能采用壹些"迂回"和"巧妙"的辦法,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中國電視機構只能居於輔助性的地位,難以將國家意圖明確地註入節目內容,這顯然不完全符合黨和國家在80年代初啟動外宣工程的初衷。
另壹方面,在80年代中後期,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極大改善,與美國、日本和許多歐洲國家的關系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與蘇聯的關系也在戈爾巴喬夫上臺後得以緩和,這使得國家層面上的對外傳播的緊迫性有所松緩,外宣工作者獲得了寶貴的學習與思考時間。對於宣傳的"內外有別"和"外外有別"原則,以及對海外受眾調查的重視,均已經在這壹時期外宣工作者的觀念中得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