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藏刀裝飾紋樣的形成和發展與它所處的 環境和創作它的人的心理、 文化、思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白玉縣,系藏語的譯音,意為“吉祥盛德的地方”。該縣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部,地處橫斷山區北段,金沙江上遊,東為新龍縣,北為甘孜、德格縣,南為巴塘、理塘縣,西與西藏隔江相望。 此地據《清實錄》記載為:“山暗巴地方系通藏大道”[1](P.856) ,即康區通往西藏的重要通道,具有重 要的戰略地位。 《隋書·附國傳》中說:“王與酋帥,金為首飾, 胸前懸壹金花” [2](P.858)。這說明當時白玉所屬附國的金屬工藝已相當發達,具有傳統金屬手工藝基礎。公元7世紀,藏王為了加強軍事力量,屯兵於此,傳入藏刀工藝。文成公主進藏時,途經今白玉地區,隨同進藏的冶煉師和刀劍工匠帶來了漢地金玉飾物的裝飾風格, 其中卷草紋和魚子紋對白玉藏刀的裝飾產生了較大影響,以至延用至今。北宋時期,霍嶺大戰中格薩爾王打敗了霍爾白帳王, 霍爾部落的壹大批藝人逃到白玉河坡鄉居住下來。為戰事所需,格薩爾王“強令霍爾部落著名鐵工曲打帶徒傳藝” [3](P.153) ,為嶺國打造武器,建造 “格薩爾兵器庫”。霍爾部落“從公元7世紀開始到宋代為止。藏族稱回鶻(回紇)為‘霍爾’(Hor)”。[4](P.49) “回紇人的金屬工藝帶有明顯‘草原藝術’、動物風格或‘斯基泰’藝術風格的影響”。[5](P.31)因此,霍爾部落“著名鐵工曲打帶徒傳藝”使霍爾部落的金屬手工藝技術和裝飾藝術風格得以傳承。
白玉藏刀註重刀柄首神獸紋的裝飾和刀鞘鷹、 狼和鹿等動物紋的裝飾就體現了這壹特點。此外,格薩爾時期的圖騰群鵬、龍、獅、虎、象、鷂鷹、雕、狼等在白玉藏刀上也烙下了深深的印跡。白玉藏區隨著戰爭的平息和藏傳佛教思想的廣泛傳播,當地人生活的中心由戰事轉向了佛事, 白玉藏刀的功能也發生了變化。從前作為兵器的白玉藏刀變成了佛教的供奉物、藏族的生活用具和裝飾品。紋飾主題也有了更多的吉祥八寶紋、七珍寶等藏傳佛教紋樣。從南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在白玉河坡鄉修建嘎拖寺起到明代,嘎拖寺請來了大量中原工匠,並從河坡鄉派大量藏族工匠到內地學習金屬工藝。藏漢工匠***修殿堂,合建寶庫。作為藏傳佛教供奉物的白玉藏刀從形制到裝飾也不斷受到南宋、元代和明代金屬工藝裝飾紋樣、裝飾技藝、裝飾風格的影響,大量使用龍紋、如意雲型,結構趨向繁密,細線鏨刻,浮雕凸花,珠寶鑲嵌。至清代,白玉藏刀名揚康區和整個藏區。
從唐宋到清代,白玉與中原壹直保持著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聯系。這種聯系直接影響了白玉藏刀裝飾紋樣的發展。可以說,白玉藏 刀裝飾紋樣的形成與發展與白玉藏族社會、 政治、經濟和宗教的發展密不可分,它承載著白玉藏族豐厚的文化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