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如何從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汲取營養為現代設計服務

如何從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汲取營養為現代設計服務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設計藝術對現代社會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尤其進入二十壹世紀,設計藝術的發展進入到了空前繁榮的時期。信息時代的到來使設計藝術的交流如河同水密,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湧現使我們目不暇接。盡管設計師對於設計元素的運用百卉含英,豐富多彩,但是,受思維定式的潛在影響,設計師的思路總習慣於以當代的視覺元素作為設計創意的敲門磚,進而忽略了傳統元素對現代設計藝術的啟示。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傳承文化,祖先為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元素。每壹個傳統元素都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都鐫刻著深深的民族烙印,這些文化所構成的美的元素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博大而精深。有人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雖然,這種論調至今仍在不斷爭論之中,不可否認的是,世界各國對本民族文化的挖掘和重視已經達到空前未有的狀態。在當今“文化快餐”“文化滲透”等文化無國界的大環境中,各國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傳統元素愈加顯示出彌足珍貴的價值。

在中國現代設計領域,由於國外各種新思潮的湧入和滲透,隨之而來的新思想、新觀念,動搖著我們固有的價值觀與審美觀,使我們喪失了自身的話語權,設計作品也越來越遠離民族個性。如何認識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的***生關系,使其在現代設計藝術中的應用更加廣泛和深入;如何將傳統的中國元素妙手天成地與現代設計藝術合理結合,既要尊重民族藝術的獨特性,又體現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又能反映現代人的內在精神追求,是新壹代設計師們所追求和面臨的重要課題。

1、 現代設計藝術的創意思維與設計元素

設計藝術中不能缺少創意,創意是壹種心智的感悟歷程。“設計創意的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它貫穿於整個設計活動的始終。‘創造’的意義在於突破已有事物的束縛,以獨創性、新穎性的嶄新觀念或形式體現人類主動地改造客觀世界,開拓新的價值體系和生活方式的有目的的活動。”[①]

創意的過程是壹連串設計元素的重組和創新思考。設計師在接到設計任務時首先想到的是設計的目標,進而考慮如何實現確定的目標,通過創意的醞釀、頓悟來實現設計的超越和升華。設計的創意過程往往不是壹帆風順的,經常出現“山窮水盡”的現象,甚至到了“衣袋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的境況。[②]我們經常在設計實踐中這樣總結,設計師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即設計師如何超越自己,如何突破自己的思維定式。

在2007中國·武漢藝術教育高峰論壇上,中央美術學院的許平教授指出壹個社會不健康的邏輯:“設計就是工業的,工業的就是西方的,西方的就是現代的,現代的就是科學的,科學的就是進步的”。甚至有人認為:“中國設計發展水平滯後,是因為西方設計傳播受阻”等等類似的論調和思維比比皆是。我們在國內的平面廣告設計中,經常出現全英文的廣告語和文案,壹些設計師片面地認為設計作品加上中文就土氣,有的作品明知面對的都是中國觀眾,還是堆砌壹些英文單詞或字母的組合,有的為了“嘩眾取寵”甚至湊上些漢語拼音,認為通過這樣,作品就能洋氣起來。其實,我們自己守著個金山還在到處找錢,很多時候國外設計師反而是從東方、從中國元素中尋找靈感。

剛剛在中央臺黃金頻道播出的壹個古裝戲電視連續劇,我特別註意到演員表的字幕中,在壹個中國著名演員的名字後面加了壹個括弧、括弧裏特意註明“英國籍”,與以前許多該演員出演過的節目相比,這個小小的變動,在這個沒有壹個“外賓”出演的劇中,顯得尤其紮眼。我們暫且不去分析該演員的是否因為某種原因真的加入了英國籍,這個“外賓”的的出現,也折射出壹個社會現象——崇洋媚外。設計界更是如此,我們周圍經常有人炫耀自己的設計風格出自學習日本設計,把某某日本設計師奉為祖師爺,卻沒有從根本上認識日本設計師的文化底蘊還是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深刻影響。習慣於從西方的審美思想鏡子中照出自己模仿格調的壹臉無奈正是當下設計創意思維的困惑。

中國現代美術教育家陳之佛在《談工藝美術設計的幾個問題》中提到:“壹切藝術創作或工藝設計,不能擺脫舊套的束縛,不能突破陳規,獨具風格,熟而不生,這是不符合藝術創作要求的。”[③]我們所處的是壹個高度現代化、信息化的時代,新材料、新發明、新技術的不斷湧現使我們目不暇接,在這種局面下面,面對著壹個如何認識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的關系的問題,也是我們在現代藝術創意中如何繼承和發揚優秀民族傳統元素的問題。從壹個嶄新的角度,跳脫理智、邏輯、直線的思考,擺脫思維慣性,把中國傳統元素重新組合,在同中求異,在異中求同,即舊元素,新組合、新創意、新突破。

2、 設計文脈中的中國傳統元素

尹定邦教授在他所著的《設計學概論》的序言中提到:“自古以來,人類智慧的基點不外兩個方面:壹個是物質方面,靠造型設計去實施;另壹個是非物質方面,靠思想、制度、輿論和禮儀去實現。如果還有第三個方面那就是兩方面的綜合。”[④] 通過以上的三個方面,物質是基礎,需要靠設計來具體實施,足以看出設計對整個世界文明及其發展的巨大影響。

最近幾年,從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到建築設計領域,中國傳統元素的應用越來越多,在設計文脈中究竟有哪些東西能代表中國傳統元素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元素就是符號,符號是負載和傳遞信息的媒介,是認識事物的壹種簡化手段。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傳統文化元素自然也是浩如煙海。從文化層面上看,“文化是人類活動的各種方式和產品的總和,包括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藝術生產的範圍,即包括社會的人的能動性形式的全部豐富性。”[⑤]人類學家弗郎茲·博阿茲曾從文化結構的角度,把文化分為三類:

(1) 物質文化——食物的獲得、保存、加工,房屋,衣服,制造工藝的過程,物產,運輸法等。

(2) 社會關系——壹般性經濟狀態,財產權,戰爭,和平時的部落關系,部落內的個人地位、部落、氏族、家族組織、通訊形態、性別和年齡上的個人關系。

(3) 藝術、宗教、倫理——裝飾、繪畫、雕刻、歌謠、故事、舞蹈,對照自然狀態、神聖存在狀態的態度及行動等。[⑥]

從以上文脈中理出設計文脈中的中國傳統元素,可謂是只鱗片甲。傳統文化元素自然也包羅很廣,我們只能如藝海拾貝似的羅列壹小部分元素如:

中國畫、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敦煌壁畫、文房四寶(硯臺、毛筆、宣紙、墨);

秦磚漢瓦、兵馬俑;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中國結、紅燈籠(宮燈、紗燈);

木版水印、鐘鼎文、漢代竹簡、甲骨文 、鐘鼎文、漢代竹簡、豎排線裝書;

唐裝、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 、祥雲圖案、中國織繡(刺繡等);

中國漆器、剪紙、風箏、筷子;

彩陶、紫砂壺、中國瓷器;

對聯、門神、年畫、 鞭炮、謎語、石獅、舞獅;

華表、牌坊、長城;

中秋月餅、餃子、粽子、糖葫蘆;

金元寶、玉石、如意、八卦等等……

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難以壹壹例舉。幾千年的文明史給我們留下了壹個多姿多彩的藝術寶庫,在我國這麽深厚的文化背景下,設計師從中獲取的設計源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它也許經常給妳壹種意想不到的設計感悟。

3、 設計文脈中的中國傳統元素對現代設計藝術的啟示

我國當代藝術學家張道壹先生曾提到:“張果老倒騎驢,騎在驢上向後看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裏,形形色色,五花八門,在比較中鑒別,在現象中歸綱,理出壹條思路,驢兒馱著往前走,走向新的時代,不是固守於舊的迂腐不化,而是創造者新的去開拓未來。”[⑦]

作為千年流傳下來中國的傳統元素,我們如何使它們能夠很好的被繼承、被利用,成為對現代設計藝術有益的啟示。這些東西是在中華民族千百年的中積澱下來的文化,帶有濃厚的東方色彩,在現代設計中可以找到很多利用它的位置,通過智慧的創意思維,使其衍變成為新的設計元素,為我們現代藝術設計服務。

即將在北京舉行的北京2008年夏季奧運會,為中國設計師迎來了千載難逢的設計機會,在普通民眾的潛意識裏,為奧運會的系列設計壹定是具有國際視野,與國際設計思潮接軌的設計風格。當壹個個被國際奧組委認可的設計項目逐漸浮出水面時,我們驀然發現,為奧運會的系列設計作品裏骨子裏流淌的還是華夏民族的血。從陳少華與韓美林合作設計的北京申奧標識“太極拳”開始,北京奧運會的系列設計成了中國元素的試驗場。

北京申奧標誌采用奧林匹克五環標誌的典型顏色,以生動的圖形表現了壹個人打太極拳的動感姿態,又是壹幅中國傳統手工藝品圖案,即“同心結”或“中國結”,它以其簡潔的流動線條蘊涵著優美、和諧及動感,寓意著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團結、合作和交流。(見圖1)正是該作品裏的中國元素深深地打動了奧組委的每壹位官員,成為申奧成功的最大的視覺功臣。也引導了中國民眾對“中國結”空前熱愛的壹個社會潮流。

接下來,在億萬民眾的期待中,誕生了北京2008奧運標識“舞動的北京”——中國印。該標誌以獨特的、具有五千年歷史的中國篆刻印章的形式,結合中國傳統書法的神韻,把中國傳統元素和現代奧林匹克精神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了2008北京奧運會的主題內涵,這個設計也使“中國印”從中國舞動著走向世界各地。

北京2008奧運獎牌的設計,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中央美術學院的設計組經過了長時間的醞釀、探索、構思,最終確立了以中國玉配的形式,得到了奧運組委會和社會的壹致好評。

北京奧運會火炬創意也是中國文化符號成功地運用於現代設計的典型案例,這款火炬是由聯想集團創新設計中心集體設計的,靈感來自在我國歷史已經非常悠久的“祥雲”圖案,祥雲代表著“淵源***生,和諧***融”,它也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傳統符號之壹。火炬的造型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壹,隨著紙的出現人類文明才得以傳播。

“眾裏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⑧]沒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不會有驀然的頓悟和理解。以上設計之所以能在設計中體現出本民族的文化內涵,把中國元素巧妙地融進設計中去,關鍵是設計者的知識背景和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以及對民族文化理解後的自然的情感流露,同時反映出中國元素帶給設計領域的文化靈感。

國際著名汽車設計大師喬治·亞羅說過:“設計的內涵就是文化”,設計文脈中中國傳統元素對現代設計的啟示,不應該僅僅體現在設計作品的外表上,整個設計、生產、制造、消費以及使用體驗的過程都應該感受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存在,這個過程需要的就是經驗的積累,和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主題透徹的理解和新穎獨特的思維角度。

對設計文脈中的中國傳統元素的借鑒和運用,並非生搬硬湊、搬用原形,而是以現代構成原理進行解構後的重新組合和搭配,傳統元素、事物的再認識,再理解可以帶來新的思維方式,進而提高現代設計者的設計思維和創意能力。我們深信,在中國深深的文化底蘊中成長起來的當代設計師們,只要在設計中握住了中國人的智慧與能力中的優勢基因,憑借著對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設計壹定會屹立於世界之顛。

  • 上一篇:弟子規屬於傳統文化經典篇目嗎
  • 下一篇:快速緩解牙疼的八個簡單方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