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天,要找離岸賬戶6米之外和水位2~3.5米,有石頭的陡岸、樹墩橋樁、且暗光地區或土坎的避陽處下竿。
2、下午5時後到天黑前的這壹段時間,鯉魚有靠右邊巡街吃食的習慣,這時候適合在3~5米的近海找水草散生的彎道,狹小的水面等地區做些。
3、若遇發大水,只要流水不是很急,很渾,更是釣鯉魚的關鍵時期。不過釣位的選擇又較平常不同,關鍵應從冒水處找流進江河的進排水口,水塘,上堰,下堰回水灣這些地區,且宜近勿遠,壹般2~3米水位才是他們避開激流的安全海港。
二、註重餵料長效保窩1、“早”是指提早餵窩引魚。離江河就近而有條件的釣魚愛好者,在選定某地作釣位時,可堅持“四三兩餵法”保窩。即前四天,每日傍晚定時餵;後三天除了傍晚定時餵,還需次日早上再餵,那樣經幾日三番五次的把窩裏的魚培養就餌的條件刺激,慢慢地使魚產生有規律“用餐”的地區。
2、“雜”是指餌料不能單壹,可用小麥粒、碎玉米、紅薯塊、小米、剩飯、玉米粑、麩皮團等混和撒窩。若用腥餌可用碎螺拌釣魚場的沙質土揉成“草泥餌團”做窩吸引力更強。
3、“多”是指餌料量要大,若只靠壹把把麥麩,壹坨面糊是無法誘鯉魚進窩的。要在江河中釣鯉魚,撒窩的使用量壹般要比平常做窩釣大魚時的用量更大,才能發揮出它留魚的效果。
三、註重偏愛巧用釣餌1、素餌。
除產品餌外,溫度較強的夏秋時節可采用嫩玉米、剛註漿的小麥粒、浸酒稻米、紅薯塊、土豆等,自身就含微甜味的傳統釣植物餌,在穿餌掛勾時還應註意:嫩玉米若已幹癟務必浸泡,每次只需壹粒;麥子3~4粒豎掛,從每片的上方掛勾,重生成珍珠串;紅薯、土豆蒸熟後切成小三角,也從上方壹角掛勾,但鉤尖要外露。
2、葷餌:溫度較低的季節可選用含高蛋白的泥鰍、地蠶、面包蟲、菜紅線蟲等為關鍵釣餌,或是選用含有動物蛋白的的產品鯉魚餌料搭配鄉味產品底料。蟲餌穿鉤時既要確保鮮活,使之蠕動引魚,又不能由於總體穿掛過多,而堵住鉤門,導致脫鉤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