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忠信花燈節的文化內涵

忠信花燈節的文化內涵

壹直以來,忠信花燈秉承著中原花燈藝術之精華,經過歷代老藝人的實踐創作,使得忠信花燈具有獨特的風格。忠信花燈蘊含了漢民族文化的精髓,洋溢著濃郁的山鄉民俗風情,是難得的漢族傳統文化財富。 忠信花燈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忠信花燈的結構下圓上方,方的燈蓋,有四角、八角、十二角之分,寓意四通八達;圓的燈身,寓意團團圓圓。忠信花燈的紋樣有“山水花鳥”、“連年有余”、“龍鳳呈祥”、“金雞報喜”、“和合美滿”、“喜鵲登梅”、“麒麟送子”、“竹報平安”等等傳統題材,寄寓了漢族民眾的美好願望和祈盼,期盼國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壽年豐。

忠信上燈習俗裏蘊藏著人類繁衍的內涵,充分體現了忠信花燈的人文價值。以客家方言“燈”“丁”諧音,寓意“添子添丁”。中山大學康保成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說:“忠信的上燈習俗雖有壹定程度上的迷信,但這是民間百姓的信仰,應理性、寬容地對待這些問題。” 忠信的上燈習俗專為男子舉行,女子無緣介入,這裏體現了儒家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舊時上燈習俗對女子的排斥,隱隱透露出忠信客家人骨子裏的某些思想意識。

中國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重男輕女思想早在西周時期便已出現。儒家文化崇尚以男性為主導的家族和權威力量,傳統文化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育觀念。戰國末年的韓非甚至把重男輕女從壹種思想意識發展到“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之”的地步。客家先民輾轉遷徙過程中,生存環境非常惡劣,他們認為男丁是最重要的;所以極力渴望神的力量能夠保護他們,便把這種意識形態寄托在花燈上。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世襲的傳承觀念慢慢發生變化,沿襲了幾百年的古老習俗才打破了唯有男子才上燈的陳規,使新生的女子也得到隆重的祝福。但是在忠信地區的壹些周邊農村,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仍較為嚴重。忠信古老的上燈習俗只有加入創新的內容,才能得到更有力的保護,才能延續不衰。但如前輩們文章中所說,在新婚嫁娶、喬遷新居、升學、就業、參軍、祝壽、開業等都進行隆重的吊燈儀式,這未免有點泛濫成災,扭曲了上燈的意義所在,忠信上燈是為保護生命而進行的儀式。

新時代,我們急需把傳統習俗裏的舊思想剔除,首當其沖的是刪除儒家文化男尊女卑的思想,重新註入新鮮文化。把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和孝文化註入忠信上燈習俗裏,這種區域的漢族民俗才能長存不衰。因為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有助於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後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系,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這也是壹個節日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花燈作為壹種文化產品,雖然大部分花燈和花燈展示不進入流通領域,但花燈節作為壹種民間活動,也需要壹定的物質基礎。為此忠信政府采取“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的方式,加大財力、物力、人力確保每年花燈節如期舉辦,不斷提升花燈的數量和質量。

雖然客家花燈對客家經濟發展僅僅是附比功能,但花燈文化活動營造了客家地域的節日氛圍,給客家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提供了壹個空間,也帶來了節日經濟效應,使人們從中感受到農耕文明狀態下客家民系文化與經濟的單簡、調和式的演進。2007年舉辦的第七屆忠信花燈節演出可謂氣勢非凡,連平縣政府聯手央視舉辦《激情廣場》大型歌會,央視3套直播全場活動盛況,以此品牌活動為載體,提高了忠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了招商引資和旅遊事業的發展,推進了忠信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 上一篇:彰明鎮的鄉鎮建設
  • 下一篇:怎麽用寫信的格式寫我想對您說?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