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擴大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使傳統節日與時俱進,使之符合新的歷史時期的要求。比如在新的時期,可以淡化端午節辟邪的傳統節日文化,著重開發愛國的文化內核,甚至可以創造性地開發壹些新的節日習俗,比如網上祭掃屈原等等,將端午節發揚光大。
要保護好傳統節日文化,使傳統節日重新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要素,就要實現傳統節日的與時俱進,而不是固步自封、壹成不變。讓傳統節日適應新的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的需要,才能讓節日文化被大眾所接受,才能實現傳統節日的傳承、發展,乃至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是民族不忘本而又面向未來而為今天的美好人生而奮鬥的基本標誌和重要體現是凝聚,這種文化使團結民族的力量爭取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極為重要的方式也是我們要記住的文化傳統,這是壹個民族自尊自重自愛和自強的表現和希望也是我們發展的希望。
擴展資料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壹。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節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端午節俗以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祈福納祥類習俗主要有劃龍舟與祭龍,壓邪攘災類習俗主要有掛艾草、浸龍舟水、洗草藥水、拴五色彩線等,節慶食品主要有粽子、五黃等。
端午節是古已有之的民俗大節,起源於中國,比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早,最初是我國古代江浙地區吳越部族崇拜龍圖騰並以龍舟競渡形式祭龍祖的節日?。亦有起源於惡月惡日、夏季時令、蓄蘭沐浴以及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總的來說,端午起源於我國南方吳越壹帶?,把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註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附會紀念屈原跳江自盡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如今端午節文化內涵。?
百度百科-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