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全球性知識的迅猛發展使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社會對人才提出更加嚴峻的挑戰。在未來社會中,我們的學生是否具有競爭力,是否具有巨大潛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時代輕車熟路、遊刃有余地駕馭知識的本領,從根本上講都取決於學生是否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並且新壹輪課程改革也明確提出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新的目標和任務,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要積極主動地探索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途徑、策略和方法。生物學屬於自然科學,同中學生日常生活聯系密切,中學生對生物學知識興趣濃厚。本文旨在針對生物學科自身的特點,在深入理解自主探究學習及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通過生物課堂教學實踐摸索和嘗試培養中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途徑、策略和方法,以期能夠切實培養中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使中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學習,夯實終身學習的基礎。
自主探究性學習是壹種在教師指導下的半獨立性的學習,它是為學生將來形成完全的自學能力作準備的。對自主探究性學習的研究和實踐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壹,行為自主探究性是人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必然,也是走向成熟的特征表現;其二,學習的自主探究性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三,自主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個性發展的必然走向。自主探究性學習能否順利開展,從教的角度來看,壹是指教師是否具有主體性教育教學思想和恰當的引導策略;二是能否喚醒或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三是能否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從學的角度看,主要是指學生能否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元認知策略,養成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自主探究性學習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現在主體性和參與性兩方面。主體性保證自己能動起來,有自覺性、積極性和預期性;參與性保證自主性不是任意而為的,而是與社會、集體和諧統壹的。有學者認為,自主探究性學習是以人格塑造為核心的教育文化模式,運用科學啟蒙(求真)、藝術陶冶(求美)、交往習得(求善)的教育策略,以真正達到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內在素質。
那麽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呢?本人以為,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壹、轉變教育觀念,建立學生自主發展的教學目標。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把學習建立在學習者的客體性、受動性和依賴性的基礎之上,忽視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探究性與獨立性。中國為什麽有持續幾千年“師道尊嚴”的歷史?僅僅用“封建思想”是難以全面解釋的,其中隱含了人們對“學習”本質的認識。正如赫爾巴特所指出的:學生在老師面前,天然應當保持壹種被動的狀態。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認識,實質就是認為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就是“接受”,“接受”當然就應當“被動”。
更新教學觀念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和內容,是教師角色轉換的前提條件。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和目標的指導下,認真審視自己的課堂角色定位,逐步由原來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點撥者”、“知識探索發現的導航者”、“組織者”,在課堂教學中放下架子和學生壹起探索知識,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引導學生學會提問、學會思考,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尋根究底、弄清事物的來龍去脈,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關註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首要原則。
二、創新教學方法,營造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過程
從某種意義說,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否發揮,主要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方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壹定要認真鉆研教材,研究學生,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和創新教學方法,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演示課件、觀看教學錄像,加強實驗教學,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開展課外實踐活動等等。這樣不僅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生動具體,增強教學內容的感知性與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以下談幾點如何營造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過程。
2.1敦促學生制定自主探究學習的目標
學生的自主探究性首先表現在具體學習活動開始之前,制定具體可行的學習目標和周詳的學習計劃上。有研究表明,與低成績的學生相比,高成績的學生更經常、更壹致地根據學習任務設置學習目標。這是因為學習目標能更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2重視課前預習,提高學生的自學探究能力
預習是學要提高學生的自學探究能力,就必須狠抓“預習”這壹環工作。預生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理解的過程,也就是自己學的過程。經過預習,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鍛煉,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正是生物教學的重要任務之壹。因此,預習是生物教學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之壹,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壹個重要環節。
2.3、作好課堂教學設計,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作準備
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不要壹味使學生被動接受,不要把學生視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要善於組織學生的學習,善於使他們的外來性動機向內在性動機轉化。那就是要善於利用教材、教法,使學生對所學的東西產生興趣,從而形成學生對知識的"內在誘因",使學生飽嘗學習成果的甜味,以構成他們自我強化的能力。因而在教學中,首先要做好教學設計,把握教學大綱和教材,使教師通過知識的了解,明晰、系統地把握教學尺度。這樣才能使自己在教學中做到遊刃有余。
2.4重視“問題情境”在課堂中的作用是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前提
教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不斷激發學生對新知學習的熱情,拉近學生與新知的距離,讓學生親近教學,使學生經常處於“憤悱”的狀態中,給學生提供學習目標和空間,自主探究學習才能真正成為可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或利用多媒體等,為學生創造適合教學情境。以創設趣味性問題情境,引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興趣;以創設開放性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以創設直觀性圖形情境,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生物概念;以創設新異懸念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以創設疑惑陷阱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討論;以創設已有知識的問題序列,引導學生自己獲取新知識的生長點。如:在教學提出“糖是不是都是甜的?甜的是不是都是糖”,“糖是碳水化合物嗎?碳水化合物都是糖嗎?”這些問題的提出是為了創設壹個開放性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積極探索、研究的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5教師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時候,要讓學生參與評價,形成學生自覺、主動、積極評價的教學民主風尚,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要引導學生學習評價,學會評自己、評同學、評教師、評結果、評過程、評方法。在教學中要多給學生參與評價的機會,如:在“細胞的分化”這節課上小組討論代表發言後,教師做點評前,讓學生先進行評價,學生們壹般都能做到客觀公正地給同學以評價。引導學生註意評價不僅要關註演講的水平、精彩程度,還需關註學習的態度、獲得的體驗、方法與技能、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否得以提高。同時,讓同學們學會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善意的給同學提出意見和建議,學會友好相處,大家壹起總結經驗與教訓,***同進步、***同提高。學生參與評價時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也培養了良好的心理素質。
2.6教師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時,要培養學生學會對知識的總結歸納。生物知識看似淩亂、繁多,其實內在都有緊密聯系。只有學生主動去總結歸納,才能有效地使知識變成自己的思維產物,才能深刻理解本質。否則教師講解的再詳盡清楚,也決不意味著學生能全部掌握。
2.7適時檢查、總結與評價,強化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學會自我評價,是自主探究學習的重要特征。這在傳統教學中是註意不夠的方面,即使是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的註意力也大多集中在課堂授課時學生主動性的發揮,較少註意課後學習的指導。新教材在每節後有練習,在每章結束時,都有簡約精煉的小結和有較豐富的、多形式的自我檢測。提供壹個自我評價的平臺,使自主學習延伸到課後,逐步養成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提升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三、教師進行學法指導。教師除了要通過豐富的語言藝術、生動感性的實例,深入淺出、突出重點、難點,註意與學生的雙向交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各種直觀教具和多媒體技術等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啟發式教學,講練結合,力爭課堂解決問題,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減輕學習負擔;還要常抓不懈對學生做好學法指導,包括制訂學習計劃,如何選參考書,如何掌握學習技巧(閱讀技巧、記憶方法、概括知識的方法、如何向老師提問等),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習起來就會主動、輕松、針對性強,學習效果大大提高,積極性也就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
四、改革作業方式。學生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能夠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是課內知識的繼續和發展。其目的是鞏固、消化所學的知識,使知識轉化成技能、技巧,教師布置作業合理、有趣、簡潔,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探究性的重要環節。教師要從實際出發,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有的放矢地布置作業。教師既要重視面向全班學生的集體作業,又要針對各個學生的不同特點輔以個別作業,對壹些後進生可利用他們好動手、喜歡標新立異的特點,布置小實驗、小創新等形式的實踐性作業,給他們展現自己智能的機會,發掘、發揚他們身上的積極因素。
五、註重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啟動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關鍵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正常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果的保證,對師生雙方良好品質的形成也起著重要作用。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對世界意義進行合作性建構的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同發展的過程,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過程。不和諧的師生關系,缺乏情感的維系,學生對教師總帶有壹種畏懼、戒備、冷漠等不正常心理。久而久之,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想也不敢回答問題或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那麽課堂效果自然也就無法得到提高。因此,要真正落實有效的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創新精神,就必須重新建立壹種新型師生關系,以營造壹種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平時註重與學生溝通,研究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了解其認知規律和興趣點,與學生交朋友、談心,進行書信交流溝通,使課堂氣氛和諧民主,給學生創造創新的環境,使其具備創新的品質,並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方案措施,遷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愛學,使學生能在自主開展研究性學習中大膽發言,大膽實踐,大膽創新。
六、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上網查找生物學資料,培養自主探究學習科學知識的能力。
只有掌握了了豐富的材料,擴大了知識面,思維才能活躍起來,才可能的產生創造性思維;沒有淵博的知識,創造思維是難以形成的。生物知識包羅萬象,教師應提醒學生重視生物知識素材的收集、整理。在教學中將平時收集的相關生物學資料打印出來,裝訂成冊,發放到每壹個班。例如在講《細胞中的糖類與脂質》時,讓學生在課前查找相關資料,了解糖尿病人的飲食,纖維素的作用,肥胖的原因等,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總之,生物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是逐步形成的,不能壹蹴而就。我們要遵循人的發展客觀規律,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並積極地創造有利於自主探究學習生物的條件和因素,逐步增強學習生物的獨立性,促進“教”學向“自”學轉化,促進生物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我們只有把生物課堂教學建立在自主探究學習的基礎上,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才能使生物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