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急求,類似“伯牙摔琴”這類中國古代經典故事

急求,類似“伯牙摔琴”這類中國古代經典故事

寬容

三尺巷的故事

說的是相鄰的兩戶人家,壹家在外地做官,另壹家是本城的商賈。兩家都在建房子,房子建得差不多了,在砌圍墻時,雙方為地界發生了爭議。泰州人素來就有“寸土必爭”的老傳統,不要說鄰裏之間,就是兄弟之間為了祖業也是吵得不可開交,鬧到最終,“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為了區區三尺地,無論是官宦人家還是商賈大戶各不相讓。做官的那壹家,拿出殺手鐧——連忙去信給官人告狀。

隔不了多久,官人來了回信,信上說:“來信為爭三尺房,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信上說的很明白,官人既來信,遵信所囑,在離原地界退後三尺砌上圍墻。對面那壹商家,看到此景,深受感動,也在原地界退後三尺砌上圍墻。這兩道圍墻中間形成壹條巷子,後人就給這條巷子取名為“三尺巷”。“三尺巷”的寬度,不是三尺而是六尺寬。

這個故事壹直流傳下來,留給後人很多令人深思的啟示。

卑梁之釁

據《史記·楚世家》記載:春秋後期,吳國的邊境城邑卑梁和楚國的城邑鐘離壹界之隔,雞犬相聞。壹天,卑梁與鐘離的兩個女孩壹起采桑葉時,因爭搶桑葉發生了口角。兩家大人聽說後隨即趕到了出事地點,先是相互指責對方,既而大打出手,結果鐘離的人打死了卑梁的人。為此,卑梁的百姓怒不可遏,守城的長官還帶領大兵掃蕩了鐘離。楚平王接到鐘離遭到攻擊的報告後,不問曲直是非,當即調撥軍隊攻占了卑梁。而吳王僚對楚國領土早有覬覦之心,正愁沒有進攻的借口,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出兵機會,於是派公子光率領大軍進攻楚國。最後,吳軍攻占了鐘離和楚國的另壹重鎮居巢。由此,後人把這場因爭搶桑葉而引起的大規模的征戰,稱為“卑梁之釁”,借以諷喻因無謂的小事而引起的爭端和殺戮。

以史為鏡,可知是非;以事為鏡,可戒後人。“卑梁之釁、血流吳楚”的典故,應為後人所警戒。

愛國

燭之武退秦師

九月甲午,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經沒有用應有的禮儀來接待他,並且在依附於晉國的同時又依附於楚國。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南。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於危險之中,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見秦伯,壹定能說服他們撤軍。”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成什麽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墻上放下去,去拜見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即將要滅亡了。如果使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怎敢拿亡鄭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別國(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件事是困難的,為什麽要使鄭國滅亡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放棄滅鄭,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國使節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麽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過黃河回到晉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有什麽滿足的(時候)呢?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後,又想往西擴大疆域。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怎麽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希望您好好考慮考慮吧!”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並派杞子、逢孫、楊孫幫鄭國守衛,就撤軍回國。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到不了今天這個地步。借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相攻代替聯合壹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撤離了鄭國。[2] 第二段段解寫燭之武臨危受命。他在鄭伯壹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下,拋開個人感傷和利益,承擔起關系國生死存亡的重任,體現燭之武的深明大義。 這篇文章,贊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去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來源百度百科/view/403435.htm

蘇武牧羊

/view/21433.htm蘇武牧羊,歷史典故之壹。匈奴單於為了逼迫蘇武投降,開始時將他幽禁在大窖中,蘇武饑渴難忍,就吃雪和旃毛維生,但絕不投降。單於又把他弄到北海,蘇武更是不為所動,依舊手持漢朝符節,牧羊為生,表現了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氣節。

蘇武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勸降》、《逼降》表現他拒絕敵人的威逼利誘,義正詞嚴,不可侵犯。《吃雪》、《牧羊》描寫他在冰天雪地中茹苦含辛、不屈不撓的意誌。《望鄉》、《告雁》抒發他思君念母的深情。劇中寫了衛律、李陵兩個降臣,其思想、品格卻不壹樣。衛律貪圖富貴、降順匈奴,他的貪婪無恥、陰險狡詐受到嘲諷和鞭撻。李陵由於孤軍無援,兵敗被俘。作者對他的投降有所批判,又較細致地描寫了他內心的矛盾和痛苦,表現了壹定程度的同情。

曳尾塗中

壹天,莊子正在渦水垂釣。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來聘請他道:“

莊子夢蝶吾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為君王分憂,下以為黎民謀福。”莊子持竿不顧,淡然說道:“我聽說楚國有只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錦緞,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二大夫,此龜是寧願死後留骨而貴,還是寧願生時在泥水中潛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願活著在泥水中搖尾而行啦。”莊子說:“二位大夫請回去吧我也願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引申為莊子不願為人所用,寧可在山林中艱苦生活也不想失掉自由自在的生活,以達到自己追求的逍遙遊。

  • 上一篇:好看的麻花辮怎麽編
  • 下一篇:我美麗的家鄉——潛江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