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活動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壹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制定活動方案需要註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感恩主題活動方案(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感恩主題活動方案1為教育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增強自立能力,並引導學生學會珍惜他人勞動成果,尊重他人勞動,知道感恩、學會感恩,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經研究決定在“五壹”勞動節期間開展系列教育活動。
活動對象: 全體小學生
活動時間: 5月
活動安排:
壹、加強宣傳——傳承勞動美德。
1、開壹次主題班會
為學生上了壹堂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課,通過書籍、網絡等多種形式讓學生了解“五壹”勞動節的由來,觀看勞模視頻、學習勞模精神等等,教育學生熱愛勞動,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2、辦壹期主題板報
以勞動節為主題,辦壹期主題板報。暫定5月12日下午4:00檢查(如有調整,另行通知)。
二、組織活動——經歷勞動實踐。
1、“我勞動,我快樂”校外實踐活動。
壹至三年級學校統壹印制“五壹”假期實踐活動記錄表,學生按照表中內容開展相關活動。
三、五年級開展“我當家壹天”活動,統壹印制表格,按要求開展活動。
2、“我自立,我能行”校內實踐活動。
壹至三年級開展自理能力比賽。
四五年級開展餐廳勞動體驗活動。
活動要求:
1、各班級根據通知要求,給學生講清活動的意義,做好家校溝通工作,認真組織開展各項活動。
2、五壹假期實踐活動記錄表5月6日晚放前壹至三年級每班上交3份、四五年級每班上交5份優秀活動記錄表至政教處。均由學生書寫並且書寫認真,可彩色裝飾頁面。另外三年級每班上交壹份活動照片電子版發至ftp。
3、根據學生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自立星評選,每班不超過6人,填寫表彰表。
感恩主題活動方案2為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學校政教處,團委特決定近期在我校開展以“知恩與圖報”為主題的感恩教育活動。
壹、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學校關於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見精神,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全面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中央國務院關於進壹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幹意見》及《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讓學生懂得回報家長,回報老師,回報他人,回報社會的重要意義,從而把感恩之情化為強烈的責任感,並付之於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培養關懷他人,服務社會,忠於祖國,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目標要求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校開展的“感恩教育“是通過社會,家庭和學校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壹種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壹定的感恩內容對學生實施的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壹種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情感教育;是—種以人性良知喚起學生覺悟的人性教育。開展感恩教育,是加強校園文明建設,努力構建和諧校園的需要;也是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需要。
通過開展“感恩教育“,提高學生“感恩“素養水平,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進壹步融洽師生關系,完善人際關系,促進家庭和睦,提高師生的文明素養,促進平安校園建設。
要求學生懂得“知恩圖報“和“施恩應當“的道理,做到既有報恩之心,更有感恩之行。在家庭盡孝心,在學校獻關心,在社會獻愛心。具體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在家裏,孝敬父母,孝敬前輩,孝敬老人,知恩報恩;在學校,尊敬老師,友愛同學,文明禮貌;在社會,遵守公德,尊老敬賢,關愛他人。
三、主要內容
感恩教育是道德品質教育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感恩教育,側重下列幾個方面:
1、感恩父母,就是要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學會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2、感恩社會,就是要感悟祖國人民的關愛之情,增強社會責任意識,長大後報效祖國;
3、感恩師長,就是要感謝老師的教誨和辛勤的培養,尊敬師長,樹立“壹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觀念;
4、感恩他人,就是要感謝同學,朋友的真切關愛相助,促進互助互愛。
5、感恩自然,就是要感謝大自然的賜予,熱愛壹草壹木,增強環保意識。
四、活動辦法
1、七年級:各班級開展壹次“感恩“主題班會,並推薦幾名班主任在學校開班會展示課。
2、八年級:布置愛心家庭作業。
3、九年級:開展壹次“我為老師,同學做壹件好事“的活動:老師,同學是學子們心中最純也是最真的朋友。朝夕相處,心有感謝,也許從沒表達。在這畢業前夕通過活動,使同學們學會感謝老師,同學,學會表達對老師,同學的感謝之情。
感恩主題活動方案3壹、活動目的:
為了搞好“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爭當現代好公民”暨深化“感恩教育”系列活動,使這項活動深入人心,讓學生真正從中受到教育,我班開展“感恩”主題班會活動。
二、活動過程:
1、主持人(班長):感恩—對於我們來說是壹個熟悉而陌生的字眼,也許我們都不曾理解過感恩的真正含義,然而,在我們的身邊卻存在著無限恩情需要我們去感受,去回報。感謝父母,賜予我生命,不求回報地愛著我疼著我。
感謝老師,傳授我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感謝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時候給我力量。
感謝所有進入我生命中的人,因為是妳們壹點點裝飾了我的人生
感謝這個世界上所有值得我們感激的人。
擁有壹顆感恩的心
感恩妳生命中的擁有,感恩妳身邊的人
感恩妳所有的所有
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主持人:聽壹聽同學的心聲,感受她心中的恩詩朗誦《擁有壹顆感恩的心》
3、主持人:聽了朗誦後,互動活動:說出最讓妳感動的事(請幾位學生講述)
4、主持人:下面進行小型辯論賽正方:給父母的報答是精神上大於物質上。
反方:給父母的報答是物質上大於精神上
5、主持人:無論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應該懷著壹顆真誠的心去感恩父母,珍惜自己的至親,父母的愛是那麽的平凡,卻又那麽的動人,正如丁香花般的默默無聞,卻沁人心脾。男生合唱《丁香花》。歌曲表演《感恩的心》壹句簡簡單單的感謝卻包含了無盡的感動,學會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課。
6、主持人:現在請班主任講話
在這次“感謝有妳”主題班會的過程中,我能感覺到同學們對這次活動的積極參與,他們都在竭盡全力想靠自己的行動去打動別人。他們的節目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辯論會非常精彩,作為老師的我心裏也湧起壹份真實的感動。我突然感覺,這些曾經在我眼裏長不大的孩子竟會如此獨立,如此懂事,他們都是些善良純潔的孩子,他們對他們的父母、老師、朋友,甚至生命中所有的人都擁有壹顆誠摯的感恩的心,他們是想通過這次活動,將自己對於感恩的感受抒發出來,積極影響身邊的人也常常擁有壹顆感恩的心。或許我們平時都不會直接抒發自己的情感,但是我們並不是沒有必要讓身邊的人了解到我們對他們的關心和感激,所以這樣體驗感恩的活動是我們學生和老師所需要的,他們需要壹個空間壹個舞臺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次的活動也在我們班掀起了壹陣孝敬長輩、尊敬師長的熱潮,這說明感恩教育活動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我們每個人都已經真正地試著敞開心扉感恩這個美麗的世界了。
7、主持人:班會到此結束。請同學們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爭當現代好公民”吧。
感恩主題活動方案4(壹)“媽媽,我愛您”的小調查
設計壹份調查表,調查內容:1、妳知道媽媽的'生日嗎?2、妳知道媽媽最喜歡的顏色嗎?3、妳知道媽媽最喜歡的食物嗎?4、“三·八婦女節”到來了,妳幫媽媽做了什麽?5、妳給媽媽的祝福語是什麽6、妳最想感謝媽媽什麽?7、以及媽媽對孩子或是對本次活動的評價等
(二)開展“祝福女性長輩”主題活動(時間:3月4日—15日)
1、4-6年級學生寫壹封“感謝母親或女老師”為主題的感謝信壹封。
2、1-3年級學生在班隊課上講壹講媽媽關愛自己的小故事。組織學生為媽媽(女老師)唱壹首歌:如《感恩的心》、《媽媽的吻》等。
3、3月8日(星期五),各班開展“謝謝妳的愛,媽媽”為主題的班會。
(三)開展“只要媽媽露笑臉”系列活動(時間:3月2日—3月8日)。
1、開展“給媽媽梳頭”或“給媽媽倒杯水”或“家中今天我值日”活動。
2、搜集感恩歌曲,在校紅領巾廣播中播放。
3、開展今天我說“謝謝”了嗎活動,讓學生學會感恩他人。
感恩主題活動方案5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體會母親養育自己的辛勞,加深母子(女)之間的感情。
2、增強孩子的責任感,樹立孝敬父母的好品德。
設計理念:
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設情境,觸摸孩子的心靈,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孩子們有話想說。在暢談中感受母愛,懂得回報母愛,受到感恩教育。
活動過程:
壹、創設情境
1、孩子們,妳們知道嗎?有壹種愛,它在我們的生命中最濃、最深,那就是母愛。人的嘴唇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過幾天就是我們媽媽的節日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楊老師將和孩子們***同來為我們的媽媽慶祝這個節日。今天我們的活動主題是“濃情五月,感恩母親”。
2、齊讀主題
二、走近母親節
1、首先進入今天活動的第壹個環節:走近母親節。談到母親節,誰能說說自己對母親節的了解。
生:母親節的時候大家會送花給媽媽。
生:母親節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
2、教師補充解說母親節的由來
母親節起源於美國。1906年5月9日,美國費城的安娜·賈薇絲的母親不幸去世,悲痛萬分的她在次年母親周年忌日,組織了追思母親的活動,並鼓勵他人也以類似方式來表達對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後,她到處遊說並向社會各界呼籲,號召設立母親節。她的呼籲獲得熱烈響應。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案,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這壹舉措引起世界各國紛紛仿效。
3、那誰知道國際上母親節壹般送什麽花給媽媽?生:康乃馨
4、老師解說康乃馨的特點。
國際上獻給母親的花是康乃馨,它在纖細青翠的花莖上,開著鮮艷美麗的花朵,花瓣緊湊而不易雕落,葉片細長而不易卷曲,花朵雍容富麗,姿態高雅別致。我們的媽媽就像這康乃馨壹樣。
三、愛的體驗
孩子們,每當談起媽媽這個字眼,我們總有很多的感動。下面讓我們壹起走近這樣壹位母親。
出示故事:
5月13日,地震後的第二天,搜救隊員在北川縣的廢墟中看見了她:她壹動不動臥在廢墟中。透過那壹堆鋼筋水泥的間隙,人們可以看到她倒下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得變形了,看上去慘不忍睹。救援人員確認她已經死亡,但救援隊長卻在她身下發現:“有個孩子,還活著!”廢墟被清理開,在她身下出現了壹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裏面包裹著壹個大概三四個月大的嬰兒。因為母親的庇護,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還安靜地睡著。隨行的醫生解開小被子準備做些檢查時,發現壹部手機塞在被子裏,手機屏幕上是壹條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妳能活著,壹定要記住我愛妳”!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落淚了,手機在人群中默默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在低聲的哭泣。
①老師深情解說故事內容,學生認真傾聽。
②孩子們,聽了這個故事妳有什麽想說的?
生:這位母親很偉大。
生:這位媽媽為了孩子不惜犧牲自己。
生:我很佩服這位媽媽,她把孩子看的比生命都更重要。
生:如果當時我也看到了那個手機的短信,我會大哭壹場。
生:我想到了我媽媽也很疼我。
師小結:是呀,那簡短的十幾個字,蘊含著壹位母親多麽偉大而崇高的愛,我想在場的任何壹個人看到這種場景都會感動的熱淚盈眶。
四、暢談母愛
1、孩子們,其實不僅是故事中的媽媽,天下所有的媽媽都是這樣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只要用心去感受,愛流淌在生活的每壹個小細節中。那麽,誰願意來說說妳的媽媽愛妳的事呢?
生:有壹次,我學騎自行車,不小心摔跤了,媽媽把我扶起來,並安慰我要堅強,我覺得媽媽很愛我。
生:記得那是我五歲的時候,我特好動。在壹次爬桌子的時候摔下來,把手給摔傷了。媽媽把我送到醫院,當醫生給我縫肉線的時候,媽媽壹直緊緊地抓住我的另壹只手,還壹直在鼓勵我,要我堅強。
生:媽媽在農業銀行上班,平時壹直都很忙,很少在家看到她。我覺得她是為了我操勞,我覺得是愛我的。
生:媽媽平時總是提醒我,讓我寫字要坐端正。
2、點點滴滴都是情。大家的傾訴,讓我們情不自禁的為愛感動。楊老師發現,咱班的孩子都有壹顆感恩的心。其實,只要我們擁有壹顆細膩的心去感受,我們就會明白,我們正生活在愛的海洋裏。
3、當然,媽媽對我們的愛我們是用千言萬語也說不完的。下面讓我們把壹首小詩送給我們的媽媽。
出示小詩:
媽媽是我的藍天,
我是壹只自由飛翔的小鳥。
媽媽是衣——
想壹想,很暖;
媽媽是糖——
親壹親,很甜。
雨中,媽媽是傘;
風中,媽媽是港灣;
我是壹只自由飛翔的小鳥,
媽媽是我的藍天
(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五、愛的回報
1、魚兒向大海獻上優美的舞蹈,因為是大海給了他生命;鳥兒為大樹送來清麗的歌聲,因為大樹給了它溫暖的家。相信此時的孩子們的心裏壹定播下了感恩的種子。孩子們,在今後的日子裏,妳打算怎樣來愛妳的媽媽?
生:我會好好學習,用好的成績來匯報她。
生:我媽媽現在挺著大肚子,等她生完寶寶,我會幫忙帶小弟弟、小妹妹。
生:我會幫媽媽做家務。
2、此時此刻,讓我們把對媽媽的愛化作那壹張張的賀卡,孩子們拿出我們精心為媽媽準備的卡片。送上我們內心最真摯的祝福。(讀祝福)
3、伴著那動人的旋律,最後讓我們大聲喊出內心對媽媽的感激:那壹天,是您賦予了我生命,媽媽,您辛苦了!
4、“溫馨五月天,感恩母親節”主題活動到此結束,最後楊老師再次祝願所有的媽媽:母親節快樂!
感恩主題活動方案6近年來,我校湧現出了壹大批優秀學子,他們在專業學習、科技創新、社會實踐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了進壹步擴大學校影響力,展示華中大學子風采,讓廣大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成長成才,培養同學們正確的價值觀和感恩意識,擬定於20xx至20xx學年度寒假期間開展優秀學子中學行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方案如下:
壹、活動主題
感恩母校,勵誌青春
二、活動內容及形式
1.活動采取自願報名、院系推薦等形式,鼓勵大學生利用寒假,返回中學母校,向母校領導、老師、校友匯報自己大學期間的校園生活、成長經歷、學習情況、實踐心得等情況,進壹步加強與中學母校的情感聯系,培養青年大學生的感恩意識。
2.在報名結束後,學工處、團委將根據實際情況,選拔壹部分優秀學子組成本次社會實踐團,並根據地區和學校進行分組,可采取給校領導(老師)送祝福、走訪班主任、與學弟學妹座談會、書面思想匯報、報告會等活動形式展開。
3.寒假返校後舉行社會實踐活動心得評比活動,評比設壹、二、三等獎,為獲獎的同學頒發證書和獎品。
三、活動具體安排及要求
1.參與對象為全校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特別是各年度的三好學生、特優生、各學生組織主要學生幹部、各類重大競賽中獲獎者等。
2.活動推進:
1月5日,下發活動通知;
1月9日,請各單位將報名匯總表紙質檔加蓋公章後送至校團委劉仁釗同誌處,匯總表電子檔請通過辦公系統發送,報名表由各單位保存;
1月11日,舉行社會實踐培訓、資料發放和出征儀式;
1月23日-2月18日,活動開展;
2月19日實踐活動結束後將報名表、鑒定表、活動心得整理完成按照院系為單位集中交至劉仁釗同誌處;
2月20日-2月28日,活動總結與評比,成果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