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天津發布啟動促進消費恢復提振若幹措施意見公告

天津發布啟動促進消費恢復提振若幹措施意見公告

8月4日,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壹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國辦發〔2022〕9號)有關要求,市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單位在認真研究基礎上形成了《天津市關於促進消費恢復提振的若幹措施》(征求意見稿)。意見就汽車消費、家電消費、住房家居消費、文旅體消費、夜間消費、農村消費、會展消費、新型消費及優化消費環境等九大板塊,提出了20點針對性措施意見,以致力於大力促進消費恢復和潛力釋放,提振我市的消費信心。

以下為天津市關於促進消費恢復提振的若幹措施(征求意見稿)詳細內容: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壹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國辦發〔2022〕9號)等文件精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抓住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利契機,大力促進消費恢復和潛力釋放,提振消費信心,特制定以下措施。

壹、鼓勵汽車消費

1.增加個人專項搖號指標。定向投放2萬個個人普通車增量指標,通過專項搖號活動,面向仍在搖號且已累計參加60期以上(含60期)的“未中簽”申請人進行配置,中簽者須在我市購置新車。(市交通運輸委負責)

2.加大新能源車推廣應用。鼓勵有條件的區對個人購買新能源車給予更大的支持力度。用好用足中央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充電設施獎補資金,加大對小區公***充電樁等領域支持力度。鼓勵新增或更新的出租汽車(巡遊車、網約車)、公交、環衛、城市物流配送(接入城配平臺)等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探索氫能交通領域創新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氫燃料電池車在我市大型鋼鐵生產企業、運輸企業、網路貨運平臺企業等領域推廣應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商務局、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搞活二手車市場。推動二手車交易市場接入線上交易平臺,擴大線上交易規模。鼓勵新車銷售企業開展二手車經銷業務,發揮企業品牌優勢,推出符合企業標準的二手車。落實國家部署,對符合國五排放標準小型非營運二手車,取消遷入限制,促進二手車自由流通和企業跨區域經營。(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公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促進家電消費

4.強化家電消費扶持。用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專項資金,針對濱海新區、武清區、寶坻區、寧河區、靜海區、薊州區等縣域六區,對改造提升家電銷售網絡、倉儲配送中心、售後維修和家電回收等服務網點給予財政資金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區對消費者購置節能、智能型家電產品給予適當支持,引導消費者更新淘汰能耗高、安全性差的電冰箱、空調、電視機、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5.鼓勵開展家電促銷活動。積極舉辦“惠民補貼消費月”“家電購物節”“暖心家裝節”等活動,鼓勵大型商場、家電生產企業、電商平臺等企業以打折、補貼等方式開展家電以舊換新、綠色智能家電和電子消費產品促銷。(市商務局、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擴大住房家居消費

6.穩定住房消費。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支持分區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優化個人購房信貸政策,引導金融機構下調住房貸款利率,降低住房商業貸款首付比例,保障住房剛性需求,合理支持改善型需求。(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金融局、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天津銀保監局、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7.擴大家居消費。鼓勵舉辦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房地產暨家裝展示交易會,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開展賣房加贈家裝、家具、家電等活動,釋放消費潛力。(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拓展文旅體消費

8.打造精品旅遊線路。整合優化我市在河、海、港、洋樓以及海鮮美食、跨境電商等方面優勢資源,拓展海河遊、鄉村遊、非遺遊等,串聯“吃住行遊購娛”多種業態,精心設計親海體驗、休閑露營、洋樓打卡、鄉村休閑、酷享悅動、舌尖食趣等壹批主題旅遊消費路線。(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委、各區人民政按職責分工負責)

9.強化文旅市場線上線下合作。加強與大型網絡直播平臺合作,開展天津文旅產品的直播帶貨活動,免費在線促銷吃住行遊購娛等相關產品。高水平開展“妳好天津”系列直播活動,做好“天津有禮”線上線下全方位宣傳,打造“天津有禮”禮盒套裝。引導品牌主體創新開展旅遊商品線上營銷,支持開辦電子商務平臺旗艦店。(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商務局、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0.構建文旅消費新場景。充分利用東疆港水域,發揮船艇運動協會作用,打造東疆港海上運動基地。依托東麗湖優美自然風光,打造東麗湖露營基地。持續開發V1汽車世界,建設集名車展銷、駕駛體驗、賽車駕訓、專業汽車賽事等於壹體的汽車產業特色項目。加大對薊州民宿等特色消費場所的宣傳推介,舉辦五大道咖啡節、東麗湖文化旅遊體育節等品牌活動。(市文化旅遊局、市體育局、市商務局、市委宣傳部、有關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繁榮夜間消費

11.打響“夜津城”品牌。打造“夜購津貨”“夜品津味”“夜遊海河”“夜賞津曲”“夜嗨津城”“夜讀津城”六張名片,引導全市重點商場、商業街、夜市、文旅、餐飲等商戶推出形式多樣的夜間優惠折扣、新品發布、燈光秀、藝術品鑒賞等活動。支持各區舉辦夜市、啤酒節、美食節、音樂節等夜間促消費活動。(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2.豐富夜間活動內涵。繼續推進有條件的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以及旅遊景區等場所延長開放時間,開設夜間藝術講座、沙龍、分享會、遊園會等。鼓勵海河遊船在周末和節假日延長營業時間。發布《天津深夜食堂地圖(3.0版)》,建立深夜食堂聯盟,打造最美“夜津城”好去處、最美夜購門店、最美夜逛商圈。(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商務局、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激活農村消費

13.加快開展消費品下鄉。組織日用消費品、家電、家居、汽車等企業舉辦“品質消費農村行”活動,促進農村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引導壹批實力強、信譽好的商貿流通企業通過流動售貨車送貨下鄉等形式,為農村居民提供食品、日用品、小家電、農資等各類商品。(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4.推進農產品進城。引導電商平臺加大“津農精品”采銷力度,推進“互聯網 ”農產品出村進城。組織更多品牌農業企業通過參加全國綜合性展會、舉辦地方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會、直播帶貨等形式,拓展銷售渠道,打造“津品出津”品牌。(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委、有關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做強會展消費

15.安全有序恢復展會活動。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有序恢復舉辦會議、展覽、展銷等活動,助力消費市場恢復。(市商務局、有關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6.強化展銷聯動。加快引進具有國際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的展會項目,按照展覽面積,對展覽主辦單位給予財政資金支持,吸引展會向天津集聚。利用自行車、家具、食品等消費品展會打響天津消費品產品知名度,提振消費信心。高水平舉辦世界智能大會、夏季達沃斯論壇、中國北方國際自行車電動車展覽會、中國(天津)國際汽車展覽會等展會,提升影響力。(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有關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培育新型消費

17.創新消費業態和模式。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加快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培育壯大“互聯網 ”旅遊、養老、家政、體育、健康、托育等消費新業態。鼓勵傳統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改造,引導餐飲、商超、菜市場、藥店等拓展線上渠道,打造“雲上商店”、“雲上街區”。引導實體商家利用達人探店、博主種草、用戶點評等方式吸引線上客流轉化為現實購買力。拓展無接觸式消費體驗,鼓勵商業街區、旅遊景區、居民社區布局智慧商店、智慧餐廳、智慧驛站、智慧書店等智慧門店。(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民政局、市體育局、市衛生健康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優化消費環境

18.開展消費促進活動。打響海河國際消費季品牌,實行“壹區壹主題”、“壹業壹方案”,構建“周周有精彩、月月有新意”的豐富場景。開展“津樂購”消費券發放活動,強化市區聯動、政銀聯手、區域協同,圍繞百貨、家電、汽車、餐飲等商品開展打折促銷。用好寒暑假及勞動節、中秋節、國慶節等重點節假日,鼓勵開展周末周邊、母嬰親子、餐飲美食、民俗集市、夜間消費、文博文創、新品首發首秀等各種形式消費促進活動,支持各類線下實體和線上平臺舉辦店慶、周年慶、網購節等優惠促銷。深入開展振興老字號行動,支持消費品老字號建設旗艦店、體驗店,鼓勵老字號打造“天津禮物”品牌,做大做強老字號品牌。(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9.優化消費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圍繞大宗消費、新型消費、服務消費等重點領域創新消費信貸產品,提供個性化金融產品,支持新型業態發展。推廣“商圈融資”模式,鼓勵銀行機構延期還本付息,向零售、餐飲等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企業發放貸款,提供專屬金融服務方案。充分發揮天津市信用信息***享平臺作用,加強公***信用信息與金融信息***享整合,推廣“渤銀E貸—海河貸”,運用信用手段釋放消費潛力。(市金融局、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天津銀保監局、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0.營造放心消費環境。嚴格落實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制度,鼓勵引導企業建立線下無理由退換貨機制和賠償先付制度。加強在線消費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建立消費維權綠色通道,降低消費維權成本,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強化公***服務質量監測結果運用,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市市場監管委、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本措施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文件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本措施中有明確施行期限或其他文件另有規定的除外。

來源: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服務業消費處

  • 上一篇:情緒實驗研究的傳統方法是什麽?
  • 下一篇:我國古代取得的重要科技成就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