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莫爾於1478年2月7日出生於英國倫敦壹個富裕的家庭,他的父親曾擔任過英國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
12歲時,按照當時給名人當侍從的社會風氣,莫爾被父親送到坎特伯雷大主教約翰?摩頓家當侍從。摩頓既是學識淵博的學者、律師、建築師,又是閱歷豐富的政治家、外交家。
莫爾耳濡目染,再加上他聰明伶俐,勤奮好學,進步非常快。摩頓曾向他的朋友說:“在我們桌子旁服侍的這個孩子將會成為壹個出類拔萃的人物。”
當時拉丁文是通往上層社會的通行證,所以14歲時,莫爾又被送到倫敦的聖安東尼學校學習拉丁文。1492年,莫爾進入牛津大學攻讀古典文學。
他在這裏廣泛閱讀了很多古希臘哲學家和當代人文主義者的作品,其中柏拉圖的思想對莫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他成為了壹個人文主義者。後來莫爾轉學法律,成為壹名正直的律師,獲得了很高威望並當選為議員。
此後,莫爾步步髙升,被封為爵士,擔任過下院議長、英國大法官,成為僅次於英國國王的重要人物。 後來由於莫爾反對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成為英國宗教領袖而被處死。
莫爾所處時代的英國處於亨利八世的統治之下,王室貪得無厭,對外侵略擴張;官員欺上瞞下, *** 成風;貴族和大商人勾結 *** ,欺壓百姓。當時貴族和大商人為了養羊獲取高額利潤,將成千上萬的農民趕走,霸占他們的土地。
被驅趕的老百姓到處流浪,不是被餓死,就是淪為強盜。莫爾對社會現狀極為不滿,於是就寫了《烏托邦》壹書來諷刺黑暗的現實並寄托自己的理想。
《烏托邦》的全名是《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書》,“烏托邦”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意思是“沒有的地方”。 這本書采用了莫爾和壹個水手對話的形式,講述水手在奇異的島國——烏托邦的生動有趣的見聞。
烏托邦是個大島嶼,全島有54個城市,每個城市分4個區,各個區中每30戶選舉壹名低級官員,再從10名低級官員中選舉壹名髙級官員。烏托邦的首都亞馬烏羅提城在島的中央,這樣便於各個城市的代表開會。
烏托邦的全國最高機構是元老院,代表由島上54座城市派出3名經驗豐富的公民組成,每年更換壹次,商討關系到全島公***利益的事務。元老院選舉壹人擔任國王,國王是終身制,但如果國王虐待人民,可以彈劾他。
*** 除了偶爾組織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外,其余職能都是組織社會生產勞動和安排人民生活。 各級官員除了調解民事糾紛外,也要參加勞動。
烏托邦的土地、生產工具、房屋、財產歸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在平等基礎上實行生產公有和消費公有。
烏托邦男女平等,婦女有受教育權、婚姻自 *** ,和男子壹樣參加社會勞動,享有和男子壹樣的政治權利。在烏托邦,農業受到髙度重視,但農業不是壹種職業,而是壹種義務勞動。
烏托邦的每個公民都必須從事兩年的義務勞動,然後回到城市從事壹門手藝。只有特別喜歡和擅長農業勞動的人才能申請延長勞動時間。
但如果碰上農忙,就要安排城裏的人去鄉村勞動。他們每天工作6個小時,其余的時間歸個人支配。
人們的服裝樣式基本上都壹樣,只有男式女式、已婚未婚的分別。 公民就餐在公***食堂,看病到公***醫院。
烏托邦物資充足,生潔富裕,這裏沒有盜賊,也沒有乞丐。烏托邦的人勤奮敬業,生活簡樸,遵守法令,樂於助人,鄙視遊手好閑和奢侈腐化。
烏托邦禁止嫖賭、飲酒、欺騙、陰謀、虐待等惡行。烏托邦沒有貨幣,沒有商品,人們視金銀如糞土,把金銀做成糞桶溺盆等。
在信仰方面,烏托邦信仰自由。 烏托邦還非常重視教育和科學研究,每個兒童必須上學,不僅要對兒童進行知識方面的培養,還要進行道德方面的培養。
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可以不參加勞動,但如果不能勝任,就要被安排去勞動。相反,如果從事勞動的人有特長,那麽也可以去參加科學研究。
《烏托邦》是世界上第壹部空想社會主義名著,影響了後來的傅立葉、聖西門和歐文等空想社會主義者。空想社會主義也是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來源之壹。
。
二、《烏托邦》的歷史意義烏托邦主義是社會理論的壹種,它試圖藉由將若幹可欲的價值和實踐呈現於壹理想的國家或社會,而促成這些價值和實踐。
壹般而言,烏托邦的作者並不認為這樣的國家可能實現,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繪的形態付諸實現。但是他們並非在做壹項僅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烏托邦主義這個詞匯的通俗用法所指的壹般。
如同柏拉圖《理想國》(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烏托邦)中所顯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擴大描繪某壹概念(正義或自由),以基於這種概念而建構之理想社群的形式,來展現該概念的若幹根本性質。在某些其他的場合,例如摩爾(Sir Thomas More)的《烏托邦》(Utopia,1516),其目標則主要是批判和諷刺:將烏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當時社會的罪惡作巧妙的對比,而藉之譴責後者。
只有極少數的烏托邦作者——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顧》(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圖根據其烏托邦中所認真規劃的藍圖來改造社會。就其本質而言,烏托邦的功能乃是啟發性的。
三、烏托邦的來歷,含義,要詳細烏托邦是人類對美好社會的憧憬,是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會主義”。
西方壹位學者提出的空想社會主義社會,美好,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就像世外桃源。烏托邦式的愛情也是美好至極的 。
烏托邦主義是社會理論的壹種,它試圖藉由將若幹可欲的價值和實踐呈現於壹理想的國家或社會,而促成這些價值和實踐。壹般而言,烏托邦的作者並不認為這樣的國家可能實現,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繪的形態付諸實現。
但是他們並非在做壹項僅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烏托邦主義這個詞匯的通俗用法所指的壹般。如同柏拉圖《理想國》(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烏托邦)中所顯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擴大描繪某壹概念(正義或自由),以基於這種概念而建構之理想社群的形式,來展現該概念的若幹根本性質。
在某些其他的場合,例如摩爾(Sir Thomas More)的《烏托邦》(Utopia,1516),其目標則主要是批判和諷刺:將烏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當時社會的罪惡作巧妙的對比,而藉之譴責後者。只有極少數的烏托邦作者——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顧》(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圖根據其烏托邦中所認真規劃的藍圖來改造社會。
就其本質而言,烏托邦的功能乃是啟發性的。 直到十七世紀之前,烏托邦壹般均被置於地理上遙遠的國度;十六與十七世紀歐洲航海探險的發現,使人們大為熟悉這個世界,因而使此壹有用的設計銷聲匿跡。
自彼時起,烏托邦所處的空間或移到外太空(十七世紀開始有月球之旅)、或海底(像經常發現的傳說中沈沒於大西洋的大陸文明)、或者地殼底下的深處。然而漸漸地烏托邦就由空間的轉置變成時間的轉置,這壹進展最初是由十七世紀的進步觀念所鼓舞,之後則被李爾(Lyell)的新地質學和達爾文(Darwin)的新生物學中鉅幅擴張的時間觀念所鼓舞。
,烏托邦不再是較好的空間,而是較好的時間。威爾斯(H.G.Wells)乘著他的時光旅行家航向數十億年後的未來,史德普頓(Olaf Stapledon)在《人之始未》(Last & First Men,1930)中,則用二十億年的時間比例來表示人類朝向全然烏托邦境界的攀升。
從空間到時間的轉置也使烏托邦中產生了壹種新的社會學的現實主義。烏托邦此時被置於歷史中,然而無論距離烏托邦的極致之境是何等遙遠,它至少可呈現出:人類或許是無可避免地正朝向它發展的光景。
十七世紀科學和技術的聯結加強了這個動向,例如培根(Bacon)的《新大西洋大陸》(New Atlantis,1627)和康帕內拉(Campanella)的《太陽之都》(City of the Sun,1637)中所表現者。隨著十九世紀社會主義(它本身即深具烏托邦色彩)的興起,.烏托邦主義便逐漸變成關於社會主義之實現可能性的辯論。
貝拉密以及威爾斯的烏托邦(《現代烏托邦》〔Modern Utopia,1905〕)皆是為正統社會主義辯護的有力著作;但是摩裏斯(William Morris)則在《來自烏有之鄉的消息》(News form Nowhere,1890)中提出了另壹種吸引人的訟法。這個異種的替代說法乃因“反烏托邦”(dystopia 或 anti utopia)的發明而出現,此乃對所有烏托邦希望的逆轉和猛烈的批評。
這個觀念由巴特勒(Samuel Butler)反達爾文主義的《烏有之鄉》(Erewhon,1872)壹書所預示,而在1930和1940年代達到了頂點,尤其表現於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1932)和歐威爾(Gee Orwell)的《壹九八四》(Nieen Eighty-Four,1949)這兩本書中。在這暗淡的年代理,只有史基納(B.F.Skinner)的《桃源二村》(Walden Two,1948)維護著烏托邦的火炬使之不熄,然而仍有許多人在這個行為工程(behavioural engineering)的,烏托邦中察覺到比最黑暗的反烏托邦更可怕的夢魘。
但是烏托邦主義卻在1960年代強而有力地復活,例如像馬孤哲(Herbert Marcuse)的《論解放》(An Essay on Liberation,1969)這樣的著作;而在未來學和生態學的運動中也可見其蓬勃的生氣。 或許烏托邦主義是人類情境所固有的,也許它只內在於那些受古典和基督教傳統影響的文化之中;但是我們大可同意王爾德(Oscar Wilde)的話:壹張沒有烏托邦的世界地圖是絲毫不值得壹顧的。
四、烏托邦思想的三種歷史形態與三種現代形態知識社會學證明了人類社會“意識形態”與“烏托邦”這兩種形態,“前者的功能在於維護現行秩序,後者則在於反對這種秩序,人類歷史的更替和演進在觀念的維度上可以表達為意識形態與烏托邦之間的振蕩,在烏托邦取代意識形態之後,自己亦相應地成為了意識形態,並創造自己的對立面”。
所謂意識形態,是指“維持現行秩序活動的那些思想體系”,所謂烏托邦,是指“產生改變現行秩序活動的那些思想體系”按照曼海姆的思路,即探尋人類“思想混亂的基本因素及其過程”。為此曼海姆首先探討了認識論的基本問題何以成為壹個問題。
這次人類思想史上的壹個重大節點的出現,源於人們對教會設立的“客觀世界秩序”的價值觀念的崩潰。對存在與意識關系的探尋,在對客觀世界秩序產生抵觸之後,走向了客觀世界的另壹極,即是偏向主體的壹極,即走向以主體為出發點的人類認知行動。
從此,人類開始有了強烈的主休意識,也開始了對世界的發現之旅。這壹主體性意識的生成,最終成為理性主義思潮的源起。
之後的人類,似乎是對偏向主體的模式的矯枉過正,於是又回到了偏向客體的道路。這壹次從主體壹極向客體壹極的偏移,見證了自然科學逐漸崛起的歷程。
偏向客體的道路受到好評的原因,使人們開始認識到主體也不完全是安全的出發點。 [1] 在分別經歷了從客體到主體,再從主體到客體的偏離之後,又壹個重要的思想史節點開始成型:人類認識世界和自身的起點,究竟應該是偏向客觀世界,還是偏向主體認識,開始模糊不清。
這種模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體現在隨後崛起的心理學科內部認知取向完全不同的分支的呈現。在這個深刻的斷裂處,曼海姆認為走出這種認識困境的前提是認識到這樣壹種實際情形:“外部客體的世界與心理體驗的世界處於連續流動之中”。
著重研究個體的心理學,已經無法對這種流動狀態的世界給予分析。在此背景之下,社會學作為壹門學科得以崛起。
它的長處在於,它能將作為個體的群體生活的背景嵌入以求對流動的事件的理解,即是說,社會學誕生的理由和它努力的方向,是想在主體偏向和客體偏向的非此即彼的認識關系中,加入第三種辦法,這種辦法看似是壹種折中,其實更是壹項思想史上的重大發明,它標誌著壹種新的探尋社會和人類自身的方式,終止了作為個體的人類在思考時習慣於將自身思考經歷和經驗與群體相分離的做法。由社會學得以發生的理由,曼海姆提出了壹個重要的觀點:即思想史要著力解決的問題,不是靠對客體的不同偏見,而是要發現為何關於客體的觀點會各不相同。
因此,曼海姆 *** 社會科學純粹在外部可以測算的關系上下工夫的研究取向。在此基礎上,曼海姆給出了對社會科學的基本命題的理解:“構成壹件事的各種因素的相互依賴關系較之全然地外部形式化的因素的相互依賴關系在本質上更易於理解”。
這就既否定了壹些人認為他的觀點是相對主義思想的指責,又表明了曼海姆本人相信研究中個人態度與意誌的介入對於理解世界的來源的可能性。 [1] 曼海姆認為,任何的觀念都有其誕生的土壤,而不僅僅是個人化的創造。
正是在這樣壹種邏輯之下,曼海姆在第壹章以後的幾個章節中,開始了他對幾個世紀以來人類思想歷程的分析。在第二章對意識形態與烏托邦的分析中,他提倡避免從心理學的層面去分析作為以刻意的謊言而存在的特殊的意識形態學說,而應該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考察作為總體性概念而存在的意識形態這個概念。
在這裏,曼海姆試圖展示他所倡導的知識社會學的研究路徑。任何壹個研究者,在進人這個路徑時,都必須意識到,自己的帶有價值預設的立場,並不壹定就比自己對立的價值立場更高明。
因此,曼海姆把知識社會學看做是對“懷疑的系統化”。曼海姆在梳理意識形態何以成為意識形態時,也是從“意識自身”得以萌芽的啟蒙時代開始追溯的。
這壹構成意識形態總體概念的雛形是總體的意識形態概念發展的第壹階段。意識形態概念發展的第二階段,是由黑格爾來完成的。
他在這個普遍性的概念中註人了民族精神這壹成分,於是思想史上開始有了被區分的意識成分。於是“民族精神”這壹觀念,開始進入歷史。
第三階段意識形態概念的成型,則是緣於法國大革命時期意識自身開始向更具體的主體過渡。民族精神的觀念日漸深入人心。
第四階段才是人們較為熟悉的階段。此時,“階級”取代了“民族”,成為更為重要的決定社會結構的基本單位。
這個過程,清晰地展示了作為壹個總體觀念的“意識形態”是如何進入歷史,又是如何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被不同的人群所感知。展示這個源流,是理解當今所有意識形態爭端的基礎和前提。
[1] 在該書的第三章裏,曼海姆以科學政治學的前景題目,做了壹個詳盡的個案分析,以求厘清社會理論和政治實踐之間的關系。他認為以行為科學誕生所需的前提來看,政治科學研究者觀點背後的動機和利益無法與研究對象分離,導致了專門的政治科學沒有可能,是因為它的建立違背了基本假設,即研究者思想的不同結構要獨立於被研究的行為。
他分析了19世紀和加世紀最重要的五個理想類型,剖析了它們背後的政治和社會決定因素。
五、我理想中的烏托邦 800字作文題目33位諾貝爾獎得主,7位美國總統,多年獨攬世界大學排行第壹的桂冠,記錄了壹所先鋒大學的輝煌。
——題記在1929年到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之中胡佛政權岌岌可危,1933年羅斯福等實幹家繼往開來從而美國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保持了幾十年。二戰期間,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日本軍艦開回了日本本土。
是不是美國忘記了珍珠港的記憶;是不是企業號那堆廢鐵賣了幾億美元;“最大的光榮是使失敗者不感到恥辱並有卷土重來的勇氣﹔,是不是這個民族病了。不,他們沒有。
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教育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後備力量。正由此我國的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孕育而生。
通過這種鞭策,他們領先了。天上不會掉餡餅,良機不會從天而降。
機緣小偷,來時無聲無息,去時總喜歡讓妳損失慘重。歷史不會等人,我們只有創造歷史。
當良機到來的時候,我們也要有能力利用它。弱者錯失良機;中者等待良機;強者抓住良機的同時創造良機。
哈佛的博士生告訴我們他的經歷,三天“啃”下壹本書,每本書有幾百頁,還要交上閱讀報告,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為此我們對美國大發戰爭橫財的思維該改變了。
至少,應換壹種角度。( 文章閱讀網:sanwen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我哪裏比別人聰明,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
漢文化中關於時間警句的比比皆是,可我們……唉,時間總是壹分壹秒的到來也是壹分壹秒的逝去,我們卻總喜歡把這漫不經心的壹分壹秒揮霍,如果我們建壹座高聳入雲的大廈,如果我們對每壹塊磚,每壹粒沙石,每壹根鋼筋都隨意的揮霍,那麽,高樓還有嗎?那因蟻穴而潰的千裏長堤似乎在告訴我妳什麽。投資未來的人是忠於現實的人,雙手都揣在口袋裏的人是爬不上成功的天梯的,哈佛學生在哈佛的醫院裏,即使有許多人在候診,但也無壹說話,他們不是在閱讀就是在記錄,他們是夢的追逐者,在校園裏,沒有人吞雲吐霧,他們不著華麗衣著,不化妝,更不見晃裏晃外,只有匆實的腳步,他們不因過去的輝煌而止步不前,他們看不見他們那光榮的歷史,他們只有奮鬥,再奮鬥來兌現壹張張空頭支票。
因為他們知道工程造就不了壹個美好的社會。中國夢,誰的夢?夢是什麽?怎麽把夢變為現實?忠心的希望妳能聽到邊城的吶喊,誰都不想仿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