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遺存最豐富、最具民族品格的藝術形式之壹,戲曲集中華文化之大成,在世界藝術之林獨樹壹幟。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戲曲藝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許多劇種正在逐步消失。據中國藝術研究院介紹,我國戲曲劇種已由20世紀60年代初的367個,銳減到目前的267個。
近年來,說起戲曲,總能聽到壹聲聲的長嘆短籲。中國是個戲曲大國,壹代又壹代人從戲曲藝術中汲取營養,戲曲有過的輝煌,讓人難忘。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戲曲的不斷繁榮和發展,豐富了民族文化的藝術寶庫。
如今,戲曲已經風光不再,戲曲統領城鄉文化娛樂盟主的地位,亦不復存在。與此相伴隨,戲曲劇種的處境則越來越令人擔憂,而壹些地方劇種,尤其是小劇種、稀有劇種瀕臨消亡或已經消亡的現象,更是引起廣泛關註。
20年消失了上百個劇種
據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國家中心提供的壹項最新調查資料表明,有文字記載和演出活動的劇種,1982年我國尚有394種,到了目前,還在舞臺上演出的劇種只有100多種,能為大家稍稍熟知的劇種則不到50種。以戲曲資源豐富的山西省為例,新中國成立之初,這個省尚有54個地方劇種,但目前只有碗碗腔、眉戶、道情、武鄉秧歌、上黨梆子、大同耍孩、河曲二人臺等10多個劇種有專業劇團,其余只存在於民間班社,逢年過節,當地百姓操持吹打,自娛自樂。有些連民間班社也絕跡,像青陽腔、目連戲、賽戲、平陽花鼓戲、弦子腔等地方劇種永遠退出了舞臺,成為寫在紙上的史料。
今年壹直在福建、陜西、湖北等地調研全國劇種現狀的劉文峰,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戲曲的專家,近日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全國戲曲劇種流失的速度驚人,有的地區平均2—3年就消失壹個。許多地方,尤其是城市,很難聽到、看到當地的戲曲演出,有的僅能從廟會上壹睹芳容。在西安,八百裏秦川滋養出的秦腔,是陜西的主要劇種,今天很難聽到。“漢調桄桄”曾是陜西的9大劇種之壹,原來流行於漢中、安康、川北、隴東壹帶,現在這裏20歲以下的年輕人,不知當地還有這個劇種。在太原,也很難看到晉劇的演出。劉文峰說,不少劇種目前僅剩下壹個劇團,這“天下第壹團”的隊伍逐漸擴大,而且是多年不從事商業演出,有的長達10年之久沒有過完整的演出。大劇種尚且步履蹣跚,小劇種更是舉步維艱,“梨園戲”幾盡鼓絕,“打成戲”難以為繼,“儺戲”鮮聞其音。
再過幾年,幾十年,許多劇種或許都只作為壹種歷史、壹種博物館裏的紙上藝術留在人們的記憶中,原生態的藝術形式則難覓其蹤。
中國傳統戲曲路在何方?
近來,中國媒體上有關傳統戲曲的新聞多了起來。先是有新版的昆曲《1699·桃花扇》在北京亮相,這部戲改編自300年前的傳統戲劇名著,以其動人的情節以及現代的舞臺設計而引起轟動;接著,越劇在其誕生地----浙江迎來了百年誕辰,精彩的演出在當地掀起了不小的“越劇熱”。不過,在看到傳統戲曲在局部領域復興的同時,中國戲曲界更為關心的話題是,傳統戲劇怎樣發展,才能迎合更多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下面,我們就來聽聽戲曲專家們是如何評說的。
昆曲、越劇都產生於中國的南方,而在中國傳統戲曲中影響最大的京劇,則誕生於北方。京劇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它不斷吸納其它藝術門類的精華,因而在全國廣為流行,並被人們譽為“國劇”。
不可否認的是,“國劇”在今天依然面臨著觀眾稀缺、特別是年輕觀眾不感興趣的嚴峻局面,這也影響著青年藝人的擇業取向,京劇人才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後繼乏人的問題。北京京劇院院長王玉珍女士認為,傳統戲曲要想在現代社會中獲得新生,必須借鑒和嘗試新的藝術手法。她說:
“作為京劇藝術來說,應該與時俱進。我們北京京劇院(也在)考慮如何使古老的傳統的藝術能夠跟上今天的時代的脈搏,這個也是我們京劇人探索的壹個比較重大的課題。”
而中國京劇院二團的團長於魁智先生則認為,培養年輕觀眾群的問題尤為重要:
“藝術要發展,要流傳,演員隊伍的接班人很重要,觀眾‘接班’其實更為重要。具體來說,35歲以下的人很多對京劇是不了解的,怎樣去宣傳、去普及、去推廣,去讓他們對京劇不能說愛好,起碼讓他們產生點興趣,這是我們這代京劇演員應該做的。”
我們剛才提到的在北京上演的昆曲《1699·桃花扇》,可以視為傳統戲曲進行創新的壹個例子。《桃花扇》是清代戲劇家孔尚任的作品,“1699”正是它的創作年代。《桃花扇》這部戲,反映的是改朝換代歲月裏青年男女悲歡離合的故事,這樣的情節,是很容易打動當代觀眾的。
去年,臺灣作家白先勇先生針對大學生觀眾,打造了壹個“青春版”的昆曲《牡丹亭》,著力渲染昆曲柔美的旋律和劇情中的愛情線索,在北京上演時頗受年輕人的歡迎。上個月,更新版本的《1699·桃花扇》上演了,這部戲在舞臺視覺、服裝設計上更加考究,舞臺設計更讓人有了壹種耳目壹新的感覺。
該劇導演田沁鑫女士說,戲曲創作應該在傳統與現代融合上富於新意,尤其是在舞臺空間處理上應有新的手法,新版的《1699·桃花扇》在唱腔上保持了傳統,但在視覺形象、舞臺造型方面邁出了探索的壹步。她說:
“我還是希望在舞臺視覺上有所突破,包括舞臺的空間結構上有所突破。同時,在內容上我們更可能(做)的是,幫助《桃花扇》來尋找和挖掘出它已經散落或失傳的古老唱段,努力把它補充起來,爭取做到分寸適宜。”
昆曲的歷史,至今已有600多年,被中國人稱為“百戲之祖”,中國許多傳統戲曲劇種的形成和發展,都受到過它的影響。昆曲的唱詞華美,唱腔典雅,表演性強,19世紀以後,它發展成南方文人士大夫所喜愛的“高雅劇種”,但昆曲也因此脫離市民階層,漸漸衰落。2001年5月,昆曲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首批“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談到《1699·桃花扇》所作的創新嘗試時,昆曲研究專家陳兆弘先生做了充分肯定。他認為,昆劇今天的創新會成為“明天的傳統”。
“我們就要把昆曲原汁原味地在壹部分劇團中保留下來,另壹方面,我們要隨著時代要創新,要革新。還要吸收我們現代新的劇種優秀的東西,甚至於國外戲曲的東西。(否則,昆曲)壹旦失去群眾的青睞,藝術再高雅,也沒有生命力。”
與昆曲高雅的傳統相反,同樣誕生於南方的越劇,壹直走的是“平民路線”。這點,即使到了今天也不例外----當昆曲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城市觀眾的時候,越劇則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農村觀眾身上。
杭州越劇院是壹支充滿活力的越劇團,上個世紀末,在越劇發展壹度十分低靡的情況下,該劇團嘗試“平民戲曲”的發展之路,特別註意到基層村鎮中去培養觀眾群。杭州越劇院的院長侯軍先生說:
“我們的立院之本就是打響‘平民戲曲’的品牌,堅持為觀眾演戲,讓(基層)觀眾看到滿意的好戲。我們選擇的藝術道路是:面向演出市場,盡量滿足不同層次觀眾的需要,既尊重老觀眾的欣賞習慣,又致力於爭取新觀眾。”
壹百年前,越劇誕生於浙江的農村地區,後來,壹度在大都市上海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現在,越劇在許多大城市中的演出少人問津,而在農村地區的演出卻非常火爆。』這也引發了戲曲界的思考:戲曲藝術的復興,是應該定位在城市?還是應該定位在農村?
戲曲評論家、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周華斌先生認為,戲曲是壹門大眾藝術,在高雅與通俗的取向上不應有界線,各個劇種可根據自身特點尋找出路。他說:
“中國戲曲是全民族的,全民族的就是要面對全體群眾的,農民有農民的需求,城市有城市的需求。今天,(傳統戲曲)面對大眾,按照不同的受眾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因為現在的文化,包括戲曲在內,是多元的時代,那麽戲曲也可以朝多元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