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我國傳統節日的起源古老,堪稱與中國歷史同步,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從西周後期開始,將壹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時,每時分為孟仲季三個月,***十二個月,是歲時風俗的雛形期。而到了秦漢時期,節日基本定型,漢代是中國統壹後第壹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我國大部分傳統節日此時已經形成,與之相關的習俗也已經產生。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風俗中加入了更多人文因素,節日活動從最早的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到了隋唐宋元時期,節日風俗基本定型。縱觀我國傳統節日的發展線索,不難看出節日的日期壹旦固定下來,千古不變,盡管伴隨著王朝的更叠、時代的轉換,但是節日的時間始終不變。由於起源久遠,很多節日起源的具體時間和原因都很難說清楚,這也是中國傳統節日的壹大特點。
2、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傳統歲時節日在民眾的時間分類中,被區分為人、鬼、神三類。人節有春節、端午、中秋,重在人倫活動。鬼節有清明節、中元節、十月壹,為追懷亡靈。神節有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重在祭祀天神。我國的傳統節日根據節日的類型又可分為農事節日、祭祀節日、慶賀節日、娛樂節日等。
我國傳統節日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還體現在節日的時間上,每月的朔望日多為節日,像正月初壹為春節,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十月十五日下元節等。月日數字重復的日子常被確定為節日,如正月初壹的春節,二月二的春龍節,三月三的上巳節,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六月六的姑姑節,七月七日的七夕,九月九日的重陽節等。
傳統節日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體體現在:清明節是中國人掃墓祭祖的日子,在這壹天,人們緬懷先輩,激勵後人;端午節源於屈原投江的傳說,有濃重的愛國主義色彩;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有“慶豐收”、“人團圓”之意,並以賞月吃月餅的形式,把中華傳統民族的真善美發揮到了極致;元宵節和重陽節則充分體現了保持家庭和睦、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3、重倫理觀念禮節儀式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民族成員如果有對倫理性禮節的***同人文精神,有對民族、社會、家庭的責任感,有自我約束品格和遵紀守法的習慣,就能夠保證行為選擇的正確性和進步性,也就有利於協調人際關系,增強民族成員之間的親和力與民族整體的向心力。”
我國是壹個重人倫、貴親情的國度。祭祖是春節習俗中最古老的內容之壹。春節祭祖是壹年裏規模最大的祭祖活動。節前要把宗祠裏全部祖先畫像或牌位整理好。春節前,或初壹,擺上祭品,集體祭祀全體祖先。回家還要分別祭祀自家的直系祖先。祭祖的目的是感謝祖先功德(所謂“慎終追遠”),並祈求祖先的靈魂在新的壹年裏保佑全家幸福。也有團結家族力量、加強家庭關系的作用。在辭舊迎新的時刻,重申人和神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春節各種民俗儀式中經常看到祭神的內容。臘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竈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間解釋為迎接竈神、財神等等。生活中總有個人無法應付的困難,他們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幫助。所以,人們希望在新年到來時拜祭諸神,以獲得精神支持。
4、尚鬼神迷信
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低下,原始人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戰勝自然,他們認為有壹種超自然的力量主宰著自然,主宰著這個社會,於是他們把希望寄托在天、神之上,以乞求保佑。最早的節俗活動,意在敬天、祈年、驅災、避邪。節日的歌舞狂歡,意在娛神;以時品上供,旨在賄神;制作、佩帶各種飾物,則是為了驅鬼。
最具有典型意義的就是春節貼春聯、年畫、燃放爆竹的習俗。春聯、年畫都起源於上古時代的驅鬼習俗。漢魏六朝時代,每至春節,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立桃人,畫神荼、郁壘驅鬼。神荼、郁壘是我國最早的門神。關於此二神的故事首見於王充《論衡·定鬼》所引《山海經》:“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裏,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壹曰神荼,二曰郁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郁壘與虎,懸葦索以禦兇魅。” 神荼、郁壘能捉鬼的故事傳揚開來,人們過年時在門的兩邊掛上兩塊木桃板,寫著二神的名字,以驅鬼避邪,這就是早期的桃符,後來發展為門神年畫。此後隨著民間造神運動的發展,自漢代開始,又創造出許多門神,如慶成、秦叔寶、尉遲敬德、鐘馗、嶽飛、趙雲、趙公明、常遇春、徐達等。其中以鐘馗的形象最為典型,相貌猙獰恐怖,是唐以後才創造出的專門捉鬼、食鬼的神。宋代木版年畫開始流行,年畫的內容擴大,至今仍保存下來的《四美圖》就是當時的年畫。
關於爆竹的最早可靠記載見於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壹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春節燃放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驅逐鬼怪,或迎神。後來以其強烈的喜慶色彩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征符號,成為最能代表新年到來時刻的民俗標誌。
5、講究節日飲食
民以食為天,飲食在人們生活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我國又是壹個傳統的農業大國,飲食文化便具有更加特殊的意義。壹方面,滿足人們的生存需要。另壹方面,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從而具備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人們在飲食上寄托了種種美好的祝願。
每壹個節日都有壹套特定的飲食習俗,這些習俗互不重復,各具特色,使中國傳統節日的內容豐富多彩。春節吃年糕餃子。年糕,又名粘粘糕,諧音“年年高”,包含著人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希望。在南方比較興盛。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餃子,又名水餃、角子、扁食。對於餃子的文化象征意義,壹般的解釋是:“角子”、“餃子”諧音“交子”,即交子時的意思。就是象征春節的到來。所以,子時壹過,人們立刻開始煮水餃,使之成為新年第壹頓飯。餃子這種普通食物被人民創造為文化象征符號,體現了人民群眾不斷的文化創造力。中秋節令食品是月餅,月餅在民間稱為“團圓餅”,具有濃厚的象征意義。中秋時節正是收獲的季節,人們為了加強家族、社會成員之間的聯系,互相饋贈禮物,月餅就成為人們相互交流的信物與吉祥的象征。在我國的某些地區還有重陽節吃重陽糕的習俗,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皆高(糕),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壹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其他的節令食品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冬至的餃子,臘八的粥,元宵節的元宵,都是與我國的傳統節日相互依存的。節日飲食是節日文化的壹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特點。
6、傳承性
民俗的傳承性是指民俗文化現象在空間上的傳播和時間上的傳承。任何壹項民俗活動壹經產生,必然要在壹定範圍的群體中擴散,並在壹定的時間階段中反復再現,不斷復制,經過世世代代的流傳,變成了壹種固定的形式,制約著壹個地區或民族的人們,使他們***同遵守而不可逾越,由此形成了節日的傳承性。內容和形式上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是民俗傳承性的主要表現。
比如歲時節日習俗,農歷正月十五的元宵燈會和吃元宵,三月清明節的祭祖掃墓和踏青郊遊,五月初五端午節的菖蒲艾葉、賽龍舟及吃粽子、飲雄黃酒,八月十五的中秋賞月和吃月餅及除夕辭歲的年祭和吃團圓飯,都是傳襲了千年以上的歲時習俗,都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有繼往開來,慎重追遠的作用。它秉承先人,教育後人傳承這些古老的精神文明,推動時代的前進。在傳承的過程中,各民族的節日風俗相互影響、吸收和融合,形成了今天的節日體系。
7、變異性
節日民俗事象在流傳的過程中,由於受社會的、政治的、生活的種種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了內容和形式上的壹系列的變化。人們生活的地域環境不同,生產和生活方式有異,決定了節日習俗在發展過程中會因地域不同而發生變化,再加上中華民族的幾次大融合以及社會的發展,這些都導致了民俗的變異。
民俗的變異性是與傳承性相對而言的特征。只有傳承基礎上的變異和變異過程中的傳承,絕對沒有只傳承不變異或壹味變革而沒有傳承的民俗事項。究其變異方式不外三種類型:其壹是累積沈澱,即民俗事項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充增多。其二是除舊立新,即剔除不適應新形勢的舊俗,使原有的民俗或整體或局部地發生變異。其三是完全消亡,即壹些舊時代的民俗由於不符合新時代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而被新的文化體系所淘汰。中國民間流傳的節日從古代傳承下來,但又同原有的內容與形式不完全壹樣了,或多或少的發生了變異。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風俗,在全國各地、各個民族中,都普遍的流傳著。但由於民族不同,地區差異,同樣的節日風俗,在傳承的過程中,發生了不同的變異。七夕是乞巧節,同樣是乞巧,但乞巧的方式卻是多種多樣的,各地並不相同。有禱而乞巧、穿針乞巧、漂針乞巧、漂芽乞巧、蜘蛛結網乞巧、磨碗乞巧、食餃子得巧度巧、種芽乞巧、遊針乞巧等等。山西永濟的“穿針乞巧”較為獨特,在十幾天前,姑娘們把綠豆浸於杯中,精心灌溉,到“七夕”時,芽可長至二尺左右,謂之“巧芽”,姑娘們端杯聚在壹起,比賽看誰的巧芽長,借以乞巧。陜西洛川“磨碗乞巧”的習俗也很有趣,在七夕晚,母親拿只新碗在女兒的耳畔徐徐摩擦直至女兒入睡,父母親再把她叫醒,當地相信這樣就可以使女兒變的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