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城市的發展概況
城市的發展演變,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反映。因此,了解我國古代城市的發展情況,對於了解古代人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義。鑒於中學歷史教材對城市發展概況的模糊描述,本文略作勾勒。
在我國古代,?城?與?市?是彼此分開,相互獨立的兩個不同概念。城就是城,是統治階級居住的地方;市則是人們交易的場所,開始並不在城內。從發展趨勢上看,中國古代城市主要沿著兩種不同、甚至是對立的方向發展。壹種方向是作為軍事堡壘、統治階級政治中心而發展起來的?城?,另壹種方向是作為商品交換中心而發展起來的?市?。其中前壹種方向是城市發展的主導面,城市因而具有濃厚的自然經濟色彩。從模式上看,中國傳統的城市往往以王宮或官行為中心,兩翼輔以東西兩市,文武雙廟。城市的居民以達官貴人以及為之服務的衙役、奴仆、兵弁等為主體。城市的商業主要供王室官府消費,也為奴仆和兵弁提供活動必需品。從條件上看,隨農業生產發展而引起的社會分工是城市發展的根本動力。因此,世界上首批城市壹般都誕生在那些具有較為有利的灌溉條件,農業生產發達,農產品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如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尼羅河流域中下遊的古埃及,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以及黃河流域的中國等地區。從時間上看,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城市蓬勃興起的階段。這壹時期,諸侯國崛起,各國紛紛建立自己的政治中心?都城,如戰國時期的臨淄、邯鄲、大梁、郢等。這些都城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經濟和文化中心。這些都城壹般都是商業興盛,交換的商品大多數都是貴族地主用的奢侈品(如北方的馬匹,南方的象牙,東方的魚鹽,西方的皮革等),與人民的日常生活不是很密切。而且各個諸侯國中流通的貨幣品種不壹,反映了封建社會初期的經濟特征。
隋唐時期,我國的軍事政治中心仍在關中,而經濟中心已移到江淮流域,出現了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分離的情況。隋唐時,大力修通大運河,主要目的在於解決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的聯系問題。大運河的開鑿促進了國內商業的流通,成為封建國家的經濟命脈。這壹時期,南方城市發展較快,長江中下遊地區、四川盆地和東南沿海地區,成為當時矚目的主要城市發展區。這與海外貿易的興起和發展以及大運河的開鑿有密切的關系。如當時號稱四大都市的淮安、揚州、蘇州、杭州都在運河沿線,隋朝東都洛陽因位於大運河的中心,商業盛極壹時。這壹時期最為突出的是都城的建設。如唐代長安城,既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又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是壹座國際性大都市。長安城建築規模宏大,布局合理,既反映了唐朝的國力和科技水平,也體現了唐朝前期封建統治井然有序,中央集權得到加強的政治面貌。特別是長安城的經濟布局突出了?坊?市?之分,?市?內店鋪林立,非常繁華。
宋代城市發展有兩大突出特點:壹是城市商業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北宋時的東京,商業繁榮,店鋪林立,突破了唐朝?市?的限制,出現了娛樂場所?瓦肆?,反映了北宋封建經濟在唐朝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二是鎮的興起和發展。鎮的設置始於北魏,主要出於軍事目的。北宋以後,因重文輕武,曾壹度廢除了很多這樣的軍事據點,從而使經濟基礎較好的地方鎮市完全蛻變為商業城市。這些新興鎮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水陸交通要道、沿海口岸、商旅舟車集中的地方,如密州板橋鎮、江西景德鎮等。
明代城市有較大的發展,工商業發達的城市前期有30多處,中葉以後發展達50多處。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江南、東南沿海、江北運河區等地區。如蘇州、杭州的絲織業發達;松江是棉織業為中心;景德鎮是著名的瓷都;成都為茶葉市場;武昌是木材市場;揚州是食鹽集散地;廣州、寧波、泉州、福州為對外貿易港口。
?
由此看來,明朝中後期的城市已不僅僅是封建統治中心,商業貿易的內容已經日益接近人民的日常生活,商品經濟開始侵蝕自然經濟,農民與市場的聯系開始逐漸密切起來。這時候已經出現了有壹定專業分工的商業城市,並在蘇州等地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反映了明朝中後期商品經濟活躍,封建經濟漸趨衰落的時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