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我國對外貿易發展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我國對外貿易發展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挑戰:

1.我國出口效益不高

我國出口效益不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壹方面,我國出口大部分為加工貿易出口,所得只是壹點微薄的加工費而已。盡管近年來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異軍突起,但其中很大壹部分是為壹些跨國巨頭所做的貼牌加工,自主品牌產品所占比重仍低於10%;另壹方面,由於我國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值出口商品,也由於指導思想片面追求出口創匯,競相殺價出口,成為我國出口貿易久治不愈的痼疾。因此,出現了壹部分產品貿易量增加多,但貿易值增加少的現象。

2.外貿增長方式以數量型、粗放型擴張為主

3.貿易方式不合理

2000年以前,壹般貿易壹直是我國對外貿易的主體,2000年我國加工貿易在對外貿易總額中達到48.54%,占據半壁江山,此後基本保持穩定上升,占出口貿易總額54% 左右。由於通過加工貿易我國只能賺取增加值,雖然對我國貿易規模的擴大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但我國從中所獲取的經濟利益卻較少。另壹方面,我國外資企業加工貿易進出口平均占比75%,而國有企業僅占10%~15%,民營企業所占比重更小。

4.出口市場過於集中,貿易摩擦頻繁

應對策略:

1.澄清認識,把外貿發展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第壹要務來抓。

壹種觀點認為,“我國出口依存度太高會影響國家的經濟安全或造成出口貧困化增長”。其實,合理的出口依存度的界限要看出口是否有效益,如果出口企業不虧損,國家也不補貼,在這壹前提下,只要國際市場上有需求,出口產品賣價又合理,我們就應當鼓勵多出口,這樣做就不會影響國家的經濟安全,也不會造成出口貧困化增長。另壹種觀點是只強調擴大內需而忽視外需的作用,這是不科學的。誠然,我國是發展中的大國,擴大內需是我們長期應堅持的正確方針。但是,在開放經濟條件下,任何時候都不應忽視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應始終如壹地堅持投資、消費、出口需求的三輪推動作用。還有壹種觀點認為,加工貿易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價值低,走私猖獗,不宜大力發展。這種認識也是片面的,應當強調,發展加工貿易是我國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的客觀需要,有利於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擴大社會就業,彌補國內短缺資源。只要搞好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鼓勵國內廠商技術創新,提高加工深度和技術含量,由外商委托制造向委托設計制造和自主品牌加工方向發展,加工貿易也會延伸鏈條,增加附加價值,加工貿易也會向高層次發展。

2.制定新時期的外貿發展戰略。

改革開放以來的不同時期,我國曾經制定了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大經貿、科技興貿等外貿發展戰略。21世紀初期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的主要著力點和戰略重點應該是對國際貿易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具體來說,(1)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外貿易。高技術產業貿易是跨國公司企業間貿易的主要形式,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2)擴展貿易空間,加強對發展中國家市場的開拓。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是我國的主要出口市場,是我們應首先關註和重視的市場。發展中國家裏那些經濟發展較快、貿易環境相對穩定、市場潛力巨大或具有戰略前景的市場是我們今後應特別關註和加大開拓力度的市場,也是國家政策應重點支持的市場。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對這些市場已展開強大攻勢,甚至結成了區域經濟集團,如果我們不積極參與其中,將可能失去重大市場機遇。(3)創造競爭優勢,重視企業制度創新。鼓勵各類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在競爭中不斷提高實力。無論是政策的制定還是實施都應該圍繞是否能夠調動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積極性,是否能夠幫助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來進行。在未來幾年裏,對外貿易戰略應把側重點從主要依*政府財政支持和政策優惠轉向大力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上來,從根本上解決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問題。現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壟斷條件下的集團競爭,而我國外貿企業結構迄今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存在著缺乏主導產業、無長遠規劃、缺乏開拓新市場的能力等缺點。因此,要大力發展我國的外貿事業就必須向大型化、實業化方向發展。(4)增強環保意識,努力占領國際綠色市場。政府應通過壹系列法規、制度,使企業改變傳統的局限於企業內部利潤的最大化或成本的最小化的經營決策,將環境成本納入企業效益評價體系之中,采用社會經營決策,統籌協調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之間的關系;應認真研究各種重要的國際標準並加以宣傳、推廣,保證我國出口商品在技術、安全、衛生、環保各方面接近或達到國際標準的要求,減少貿易摩擦;應努力提高環保技術,不斷開發綠色產品,避免綠色貿易壁壘的不利影響。

  • 上一篇:怎樣拒絕提供銀行流水?
  • 下一篇:扣肉怎麽做?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