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的城市,主要有以下特點:
(壹)城市數量增多,人口密集度空前提高
據《帝王世紀》估計,戰國中期中原地區人口總數約1000余萬。最大的都城有7個,略小的都城有10個左右,各國都城人口總數當在200萬左右,其中最繁華的是齊國國都臨淄,人口高達三四十萬,各國***有郡城三四十個,每郡城平均人口亦當有數萬,此外,還有近800個縣城,每縣城人口也不下數千。這表明,戰國時期整個中原地區總人口的1/3以上,都集中居住於城市之內。另外,從考古發掘的遺址來看,除燕下都西城外,各城城內基本上已連成壹片,不再有人稀地曠的現象。這在我國歷史上是僅見的。
(二)城市規模和城墻範圍有所擴大
戰國時期的大小城市,四周均有城墻及護城河,但面積較前有所擴大。除早在春秋末期就已高度發展的齊都臨淄外,其他都城壹般在15平方公裏以上。如燕昭王營建於公元前311年的燕下都(河北易縣),由兩個方形城池聯結而成。城墻東西長8公裏,南北寬約4公裏,面積達30余平方公裏。趙敬侯於公元前386年徙都邯鄲後新建的都城,由宮城和郭城***同組成,宮城由3個呈“品”字形的堅固小方城組成,面積約3平方公裏;郭城為長方形,東西寬3公裏,南北長約5公裏,面積約15平方公裏,總計面積約18平方公裏。魏國前期都城安邑(山西夏縣),由內、外兩方形城組成,宮城周長約3公裏,在郭城中間,郭城周長約15.5公裏,面積也達15平方公裏以上。這些遺址完全反映出戰國大城市的整個面貌。至於壹般郡、縣等小城,也大都超過或等於所謂“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的範圍。
燕下都平面圖
(三)城內布局有壹定規劃
戰國時期的城市,如趙奢所說:“今千丈之城、萬家之邑相望也”。這些文明繁華的城市,在建設布局和居民的活動區域方面,已有壹定的規劃區分。都城均由宮城和郭城兩大部分組成。宮城不止壹個,有的在郭城內,有的與郭城聯結,但郭城只有壹個。郭城內包括有官署、居民區、手工業作坊區及由官府管理的商業區——市。《左傳》、《管子》、《周禮》等書,均有關於商業市場的記載。城內居民基本上按規劃分區居住生活。
(四)城墻厚度、高度增加,宮城位於制高點
西周時期的城墻,其夯土主墻,壹般均厚10米左右,夯層大體厚10厘米;至春秋後期、特別是至戰國時期所築城墻,壹般均已增厚至20米左右,有的達40米,夯層也增為20厘米。這說明夯築技術有所提高。從發掘的魯國都城曲阜城,城墻剖面夯土可以明顯看出,該城經過五期夯築加修。第壹期即始建時的夯土,並不怎麽厚,以後又增築4次,至第四期、即戰國時,已增厚至20米以上,有的地方厚達40米左右。城墻增厚,有利於防禦敵軍破壞城墻。例如敵軍若以“穴攻”手段,挖空城基使城墻倒塌時,因城墻厚度大,敵軍進行地道作業就需要很長時間,守軍可以充裕地對付敵人;即使敵軍能夠挖空壹段城基,由於墻厚,也只會平均下沈,且易於修補,而不致像單薄的城墻那樣,因墻基被毀失去重心而倒塌。敵軍若以水淹城時,厚墻就成為堅固的堤壩,不致在短時間內因水浸而崩塌。
春秋以前城墻的高度,壹般在10~12米左右,至戰國時,多數城墻已增高至15米以上。以新鄭韓都故城(原為鄭都,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後遷都於此,故壹般稱之為“鄭韓故城”)為例,現存城墻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夯築而成,至今殘高尚有15~18米高。再如趙都邯鄲,現存部分城墻,仍有殘高12米以上。宮城,特別是宮殿位置,壹般都設於制高點上,以便於瞰制全城。而宮殿又都是築建於夯土高臺之上,如趙都邯鄲宮城西城的宮殿土臺遺址,長寬各260米,高出地表面達19米,這當然不僅僅是為了表示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