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我國民間傳統工藝有哪些?

我國民間傳統工藝有哪些?

1、木版年畫

木版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有著壹千多年的歷史。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間年畫達到了鼎盛階段。

在中國民間,年畫就是年的象征,不貼年畫就不算過年。年畫已不僅是節日的裝飾品,它所具有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使它成為反映中國民間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木版年畫有大大小小幾十個產地,發源於河南朱仙鎮,其中著名的有:重慶梁平、天津楊柳青、河北武強、山東濰坊、蘇州桃花塢、河南朱仙鎮、四川綿竹等地。其中以河南朱仙鎮的木版年畫最為著名。清末民初年間,年畫的使用地區覆蓋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國各地,包括臺灣在內。

2、撲灰年畫

撲灰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山東高密地區漢族民間年畫中的壹個古老畫種,始見於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盛行於清代。

從現有的資料看,現在中國只有高密壹地存在這種年畫,主要集中在高密北鄉姜莊、夏莊壹帶三十多個村莊。所謂撲灰,即用柳枝燒灰,描線作底版,壹次復印多張。藝人繼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臉、手,敷彩,描金,勾線,最後在重點部位塗上明油即成。

3、紙馬

紙馬俗稱 ,中國民間祭祀財神、月神、竈神、壽星等神祗時所使用的物品。古人祭祀用牲幣,秦俗牲用馬,唐代玄宗以後始以紙馬祀鬼神。

紙馬的形式實質上就是木刻黑白版畫,因為它只存在於民間,為區別其它的書籍插圖版畫、佛、道經版畫等,我們稱它為民間版畫。

雲南有關民間美術研究的人士多稱其為"甲馬紙",這是根據最初收集這種民間版畫的保山、騰沖、大理等部分滇西地區的民間稱呼而來,於是沿襲成俗。

4、吹糖人

吹糖人是舊時北京的壹個行業,北京話為“吹糖人兒”,中國民間手工藝品之壹。小販們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壹頭是壹個帶架的長方櫃,櫃子下面有壹個半圓形開口木圓籠,裏面有壹個小炭爐,爐上的壹個大勺裏放滿了糖稀(是麥芽糖溶化所得)。

據傳,吹糖人兒祖師爺是明朝宰相劉伯溫。

5、皮影戲

皮影戲(Shadow Puppets),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壹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

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壹邊操縱影人,壹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百度百科-木版年畫

百度百科-撲灰年畫

百度百科-紙馬

百度百科-吹糖人

百度百科-皮影戲

  • 上一篇:高考藝考冷門樂器
  • 下一篇: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有哪些動物活動?(全面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