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多元思考法”,就是每件事情不要期待只有壹種答案,而應多方面思考,創造復數的解決可能性。習慣多元思考法的人,不論面對任何問題都能從不同角度與觀點分析,則即使再大的難題,也能找出解決辦法。
那麽,該如何培養多元思考能力?以下是三個不錯的辦法。
●提醒自己不可變成“被煮熟的青蛙”
有個童話故事,主角是壹只青蛙。這只青蛙不小心掉進火爐上的鍋子中,因為水溫20度,青蛙覺得很舒服。但慢慢的水溫提高,30度、40度漸漸升上去。然而,因為水溫變化緩慢,雖然覺得愈來愈熱,已經習慣了的青蛙卻懶得跳出來。結果,這只青蛙最後被煮熟了。
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其實也有類似狀況。壹旦適應了,即使環境惡化,也會認為“只要忍壹忍就好”。久而久之感覺麻痹,等到問題嚴重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就已回天乏術。
所以,工作出現警訊時,妳必須嚴格提醒自己,絕對不可變成“被煮熟的青蛙”。
●從不同立場進行思考
壹般人其實都有相當固定的思考模式。但事情壹固定,就會顧此失彼,失去多元創意的彈性。
想要鍛煉多元思考能力的,拋棄過去習慣、換個角度重新思考,是最根本步驟。
●養成邊寫邊思考的習慣
有好想法、好點子時隨時記錄下來,也是培養多元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
只在腦袋中想像,思考容易偏差、窄化。寫下來則可讓自己更容易掌握整體圖象,發現缺點與不足之處。
2.提高邏輯思考能力
所謂“思考論理能力”,簡單講就是面對問題時不可壹相情願地埋頭苦幹。
至於具體的論理思考訓練法,則有三種——“由宏觀到微觀”、“MECE”、“邏輯樹狀圖”。
●“由宏觀到微觀”思考法
所謂“瞎子摸象”,指沒辦法整體掌握事情輪廓,只好以偏蓋全地錯誤想像。
●MECE思考法
養成“由宏觀到微觀”的思考習慣之後,不妨進壹步學習“MECE”思考模式。簡單講,所謂“MECE”就是,處理事情能夠毫無遺漏、毫無重復。有“遺漏”就會錯失機會;“重復”則白白浪費力氣。
●使用邏輯樹狀圖
“邏輯樹狀圖”可說是邏輯思考方法的集大成。其特點主要是能有效處理事情的“大小關系”、“因果關系”與“階層關系”。
3.提高創造思考能力
點子不多、思考能力不強的人在企業界很容易被淘汰。如何提升自己的創造與思考能力呢?以下是三種不錯的做法。
●經常腦力激蕩
壹般人之所以點子不夠多,主要是受“常識”與“成見”不當影響。而破除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活用“腦力激蕩”。
許多企業喜歡用腦力激蕩方式,推出新的工作方案,規劃未來發展方向。
進行腦力激蕩時必須:壹、就讓各種點子盡量跑出來,二、模仿“接龍”方式,局部改良別人點子,形成新的創意。比如,討論“空罐子的使用方式”這個課題時,有人說用來“裝水”、當作茶杯。此時就可從“裝”這個字延伸想到不只“裝水”,也可“裝土”,也就是當作盆栽。然後同樣的道理,也能用來裝煙灰,變成“煙灰缸”……可能性其實是無限的。
●點子壹出來,就加以整理
根據研究,思考新點子,可讓右腦活性化;整理點子的過程屬於論理,則能促進左腦活潑。因此,想出點子之後加以整理,即可同時訓練左腦與右腦。
更何況,點子必須經過評量以及其他人的考驗。如果沒有記錄、整理,便會失去接受考驗的機會。這樣的點子通常用處不高。
●進行“重點化”與“分類”
活用點子,壹定要經過“重點化”與“分類化”過程。
“重點化”方面,首先應區別“有用的點子”和“沒用的點子”,並且將各種點子排定優先順位,最有用的先挑出來。
其次,“分類”必須把性質類似的點子放在壹起,如此才能清楚呈現點子的特色。
腦力激蕩是否壹定要聚集許多人在壹起才能操作?其實不然,即使壹個人也能達成腦力激蕩的效果。
當然,壹個人進行腦力激蕩,難度較高。所以必須養成習慣,比如,不妨每天用5分鐘練習腦力激蕩思考法,針對壹個主題,3分鐘之內想出20個解決辦法,5分鐘之內想出30個解決途徑等等。總而言之,養成腦力激蕩的習慣,思考與創造能力自然壹級棒補充:怎樣才能學好數學
★怎樣才能學好數學?
要回答這個似乎非常簡單:把定理、公式都記住,勤思好問,多做幾道題,不就行了。
事實上並非如此,比如:有的同學把書上的黑體字都能壹字不落地背下來,可就是不會用;有的同學不重視知識、方法的產生過程,死記結論,生搬硬套;有的同學眼高手低,“想”和“說”都沒問題,壹到“寫”和“算”,就漏洞百出,錯誤連篇;有的同學懶得做題,覺得做題太辛苦,太枯燥,負擔太重;也有的同學題做了不少,輔導書也看了不少,成績就是上不去,還有的同學復習不得力,學壹段、丟壹段。
究其原因有兩個:壹是學習態度問題:有的同學在學習上態度曖昧,說不清楚是進取還是退縮,是堅持還是放棄,是維持還是改進,他們勤奮學習的決心經常動搖,投入學習的精力也非常有限,思維通常也是被動的、淺層的和粗放的,學習成績也總是徘徊不前。反之,有的同學學習目的明確,學習動力強勁,他們擁有堅韌不拔的意誌、刻苦鉆研的精神和自主學習的意識,他們總是想方設法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主動向同學、老師求教,具有良好的自我認識能力和創造學習條件的能力。二是學習方法問題:有的同學根本就不琢磨學習方法,被動地跟著老師走,上課記筆記,下課寫作業,機械應付,效果平平;有的同學今天試這種方法、明天試那種方法,“病急亂投醫”,從不認真領會學習方法的實質,更不會將多種學習方法融入自己的日常學習環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多的同學對學習方法存在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理解,比如,什麽叫“會了”?是“聽懂了”還是“能寫了”,或者是“會講了”?這種帶有評價性的體驗,對不同的學生來說,差異是非常大的,這種差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其效果。
由此可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好數學的兩大基石。這兩大基石的形成又離不開平時的數學學習實踐,下面就幾個數學學習實踐中的具體問題談壹談如何學好數學。
壹、數學運算
運算是學好數學的基本功。初中階段是培養數學運算能力的黃金時期,初中代數的主要內容都和運算有關,如有理數的運算、整式的運算、因式分解、分式的運算、根式的運算和解方程。初中運算能力不過關,會直接影響高中數學的學習:從目前的數學評價來說,運算準確還是壹個很重要的方面,運算屢屢出錯會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從個性品質上說,運算能力差的同學往往粗枝大葉、不求甚解、眼高手低,從而阻礙了數學思維的進壹步發展。從學生試卷的自我分析上看,會做而做錯的題不在少數,且出錯之處大部分是運算錯誤,並且是壹些極其簡單的小運算,如71-19=68,(3+3)2=81等,錯誤雖小,但決不可等閑視之,決不能讓壹句“馬虎”掩蓋了其背後的真正原因。幫助學生認真分析運算出錯的具體原因,是提高學生運算能力的有效手段之壹。在面對復雜運算的時候,常常要註意以下兩點:
①情緒穩定,算理明確,過程合理,速度均勻,結果準確;
②要自信,爭取壹次做對;慢壹點,想清楚再寫;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紙上也要寫清楚。
二、數學基礎知識
理解和記憶數學基礎知識是學好數學的前提。
★什麽是理解?
按照建構主義的觀點,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話去解釋事物的意義,同壹個數學概念,在不同學生的頭腦中存在的形態是不壹樣的。所以理解是個體對外部或內部信息進行主動的再加工過程,是壹種創造性的“勞動”。
理解的標準是“準確”、“簡單”和“全面”。“準確”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質;“簡單”就是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全面”則是“既見樹木,又見森林”,不重不漏。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可以分為兩個層面:壹是知識的形成過程和表述;二是知識的引申及其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方法。
★什麽是記憶?
壹般地說,記憶是個體對其經驗的識記、保持和再現,是信息的輸入、編碼、儲存和提取。借助關鍵詞或提示語嘗試回憶的方法是壹種比較有效的記憶方法,比如,看到“拋物線”三個字,妳就會想到:拋物線的定義是什麽?標準方程是什麽?拋物線有幾個方面的性質?關於拋物線有哪些典型的數學問題?不妨先寫下所想到的內容,再去查找、對照,這樣印象就會更加深刻。另外,在數學學習中,要把記憶和推理緊密結合起來,比如在三角函數壹章中,所有的公式都是以三角函數定義和加法定理為基礎的,如果能在記憶公式的同時,掌握推導公式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防止遺忘。
總之,分階段地整理數學基礎知識,並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可以極大地促進數學的學習。
三、數學解題
學數學沒有捷徑可走,保證做題的數量和質量是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
1、如何保證數量?
① 選準壹本與教材同步的輔導書或練習冊。
② 做完壹節的全部練習後,對照答案進行批改。千萬別做壹道對壹道的答案,因為這樣會造成思維中斷和對答案的依賴心理;先易後難,遇到不會的題壹定要先跳過去,以平穩的速度過壹遍所有題目,先徹底解決會做的題;不會的題過多時,千萬別急躁、泄氣,其實妳認為困難的題,對其他人來講也是如此,只不過需要點時間和耐心;對於例題,有兩種處理方式:“先做後看”與“先看後測”。
③選擇有思考價值的題,與同學、老師交流,並把心得記在自習本上。
④每天保證1小時左右的練習時間。
2、如何保證質量?
①題不在多,而在於精,學會“解剖麻雀”。充分理解題意,註意對整個問題的轉譯,深化對題中某個條件的認識;看看與哪些數學基礎知識相聯系,有沒有出現壹些新的功能或用途?再現思維活動經過,分析想法的產生及錯因的由來,要求用口語化的語言真實地敘述自己的做題經過和感想,想到什麽就寫什麽,以便挖掘出壹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方法;壹題多解,壹題多變,多元歸壹。
②落實:不僅要落實思維過程,而且要落實解答過程。
③復習:“溫故而知新”,把壹些比較“經典”的題重做幾遍,把做錯的題當作壹面“鏡子”進行自我反思,也是壹種高效率的、針對性較強的學習方法。
四、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與哲學思想的融合是學好數學的高層次要求。比如,數學思維方法都不是單獨存在的,都有其對立面,並且兩者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相互轉換、相互補充,如直覺與邏輯,發散與定向、宏觀與微觀、順向與逆向等等,如果我們能夠在壹種方法受阻的情況下自覺地轉向與其對立的另壹種方法,或許就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的感覺。比如,在壹些數列問題中,求通項公式和前n項和公式的方法,除了演繹推理外,還可用歸納推理。應該說,領悟數學思維中的哲學思想和在哲學思想的指導下進行數學思維,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方法。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重視運算能力的培養,紮紮實實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學會聰明地做題,並且能夠站到哲學的高度去反思自己的數學思維活動,我們就壹定能早日進入數學學習的自由王國。
很多人在考試時總考不出自己的實際水平,拿不到理想的分數,究其原因,就是心理素質不過硬,考試時過於緊張的緣故,還有就是把考試的分數看得太重,所以才會導致考試失利,妳要學會換壹種方式來考慮問題,妳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人們常說,考試考得三分是水平,七分是心理,過於地追求往往就會失去,就是這個緣故;不要把分數看得太重,即把考試當成壹般的作業,理清自己的思路,認真對付每壹道題,妳就壹定會考出好成績的;妳要學會超越自我,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心裏不要總想著分數、總想著名次;只要我這次考試的成績比我上壹次考試的成績有所提高,哪怕是只高壹分,那我也是超越了自我;這也就是說,不與別人比成績,就與自己比,這樣妳的心態就會平和許多,就會感到沒有那麽大的壓力,學習與考試時就會感到輕松自如的;妳試著按照這種方式來調整自己,妳就會發現,在不經意中,妳的成績就會提高許多!